老子《道德经》中的'道'与'德'究竟是什么含义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05:34
- 提问者网友:我一贱你就笑
- 2021-01-02 13:38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与'德'究竟是什么含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摆渡翁
- 2021-01-02 14:52
【道】是与【器】相对而立名的概念。
《易经·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所谓【形而下者】指的是万物,涵盖现今我们所说的一切物质范畴和意识范畴。
所谓【形而上者】指万物体性,也是宇宙生命的本来面目。
真实的【形而上者】远离一切物相、文字、言说、思辨、逻辑、推论、想象。
但是为了弘道,老子又不得不借助于人类所熟悉的文字和语言来讲述。
勉强把那个不可思议的【形而上者】叫做【大道】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德】是与【失】相对而立名的概念。
当我们执着和迷失于【形而下】的万物时,即称为【失】。
当我们通过学习经典并依教修行,宇宙生命的本来面目渐渐显现,即称为【德】。
一旦修行到宇宙生命的本来面目圆满显现,即称为【明德】【孔德】【上德】。
此时的状态是全德无失,既然没有了【失】,那么与之相对而立名的【德】也消亡。
所以说【上德不德】。
《易经·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所谓【形而下者】指的是万物,涵盖现今我们所说的一切物质范畴和意识范畴。
所谓【形而上者】指万物体性,也是宇宙生命的本来面目。
真实的【形而上者】远离一切物相、文字、言说、思辨、逻辑、推论、想象。
但是为了弘道,老子又不得不借助于人类所熟悉的文字和语言来讲述。
勉强把那个不可思议的【形而上者】叫做【大道】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德】是与【失】相对而立名的概念。
当我们执着和迷失于【形而下】的万物时,即称为【失】。
当我们通过学习经典并依教修行,宇宙生命的本来面目渐渐显现,即称为【德】。
一旦修行到宇宙生命的本来面目圆满显现,即称为【明德】【孔德】【上德】。
此时的状态是全德无失,既然没有了【失】,那么与之相对而立名的【德】也消亡。
所以说【上德不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鸠书
- 2021-01-02 15:12
关于道与德的关系问题,老子的意见是:“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道”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道”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就是表现了它的“德”,在人生现实问题上,“道”体现为“德”。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