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琴的结局?
- 提问者网友:雾里闻花香
- 2021-03-16 19:24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3-16 20:14
- 1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3-16 20:44
第一种结局,嫁给了梅翰林之子。
书中从薛宝琴一出场,就交代了她许了梅翰林之子。在高鄂续本中只有由王夫人交待几句:“那琴姑娘,梅家娶了去,听见说丰衣足食,很好。”
单就薛宝琴个人性格方面说吧。与宝钗相比,世俗的礼教观念对她约束较少,思想自由,天真纯净。有她做的诗《蒲东寺怀古》、《梅花观怀古》为证。这两首诗借怀古之名,歌颂了主人公爱情故事,反映了宝琴的自由爱情的追求。我个人认为嫁给了梅翰林之子不符合曹雪芹原意,也不符合《红楼梦》整体结局,也不符合薛宝琴个人性格。而从小许于梅翰林之子,应是父母之命吧。如果嫁与梅家,怎么能体现出爱情的悲剧?当然,事事不能全料。尽管薛家败落,或许梅翰林之子并非是王仁之流,依旧按婚约娶了宝琴也是大有可能。
第二种结局:与柳湘莲海外仙游
书中暗有交代,她那首吟柳絮的《西江月》词中有句曰“明月梅花一梦”,恐怕是暗示着她最后并未能如约嫁到梅家。我认为她那十首怀古诗的最后一首恰是说她自己的:“不在梅边在柳边”,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之“冷”(指冷二郎)和“香”(谐音“湘”),也就是说,她最后的归宿,竟是与柳湘莲结合了。然而又一想,尤三姐为情而屈死后,柳湘莲随跛足道人出家云游四方。由此说是嫁与柳湘莲大约不可能。更应该是薛宝琴与柳湘莲出家, 云游四方。其实书中早有暗示:说宝琴出身在一个豪商之家,从小跟着父亲走遍三山五岳,到西海沿子上买过洋货,还接触过真真国的女孩子。这是不是命中早就注定是漂泊呢?
不过这种推断,也有些牵强之意。
第三种结局:嫁与花自芳。
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宝琴作了一首《咏红梅花得“花”字》的七律诗。请注意,宝琴与“‘花’字”有关。无独有偶,同回再次说到了“‘花’字”。李纨出了个“萤”字谜让众人猜射一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
这里,作者再次点出宝琴与“‘花’字”有关。我想,“‘花’字”就是宝琴结局的重要暗示,她的夫婿姓名中应有一个“‘花’字”。遍查红楼中所有男性,有“‘花’字”的只有袭人之兄花自芳。
宝琴最后与花自芳结缘,这有可能吗?此事说来“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据脂批透露,贾府败落后袭人与蒋玉菡夫妇救济宝玉与宝钗夫妇,宝琴乃宝钗之妹,花自芳乃袭人之兄。三春去尽之后,宝琴也同样伦落了,由袭人牵线将她与自家亲哥哥结缘,似乎顺理成章了。
第四种结局:嫁与贾宝玉。
在第五十回,贾母有意为宝玉求配宝琴。书中这样写:“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因贾母尚未明说……”
不仅贾母有意,就是王夫人也是十分喜欢宝琴的,并将她认作干妇儿。咱们再看宝玉眼中的宝琴。“后宝玉忙忙来至怡红院中,向袭人,麝月,晴雯等笑道:‘你们还不快看人去!谁知宝姐姐的亲哥哥是那个样子,他这叔伯兄弟形容举止另是一样了,倒象是宝姐姐的同胞弟兄似的。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更有他总是与宝琴形影查随,一同赏梅花。
另外,第五十三回写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按说薛宝琴是外姓女子,又没有嫁到贾家为媳,她是不该在场的;倘若她可以在场,那么为什么薛宝钗、邢岫烟等不去参观?但书中却写到偏只有她一个外姓女子随着贾氏诸人进入了祠堂,从容旁观。早在清代就有评家指出这样的描写不合当时的风俗礼仪。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处理?难道是疏忽,还是暗指以后嫁给宝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