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对联的特点】对联有哪些特点举例子并分析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8 12:19
【对联的特点】对联有哪些特点举例子并分析
最佳答案
【答案】 最佳答案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因多用于张贴、悬挂、雕刻在厅堂门柱上).当代联人 陆伟廉将它定义为:对联是由两组文义相关的对句所组成的联合体.其中,第一组称上联,第二组称下联.与骈文、格律诗词一样,对联也是我国汉文学所特有的一种文学 形式. 如***著名汉学家盐谷温博士所说,对联是中国文学的特产物.汉字为表意文字,通称方块字,具有一字一体一音一义的独立语特征 (少数异体字、多音字、多义字,并不否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汉字只能是一字一体一音一义),故由汉字构成的汉文学,独具对称均匀之美.从文字的运用来看,对联不愧是开在汉文学之树上的一朵奇葩.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汉字的特色, 是汉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和文化现象,对联基本上只存在于汉民族文化圈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对联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学形式,不管是典雅的、通俗的还是雅俗共赏的对联, 将其张贴、悬挂、雕刻在门柱厅堂,都能营造出一种祥和、喜庆,或者高雅、庄严的气 氛与格调. 因此,自从对联产生时起,它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逐渐融入了 中国人的民间习俗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般认为,最早出现的对联是春联,而春联起源于桃符.从晋代至唐代,对联这一文学形式便已经萌芽并逐渐发展.不过,人们通常将五代时蜀后主孟昶于公元963年岁除日题在桃符板上的一副春联: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作为春联之发轫. 直至明清,对联逐渐盛行,并延续至今.总之,浓厚的传统性与实用 性,是对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不仅实用性很强,而且艺术要求也很高.其文学艺术风格总的来说可概括为”短小精悍”.对联的篇幅往往不长,单边字数多为几个字到十几个字,上百字、上千字的长联,并不多见.正因如此,一方面,它在格律上要求非常严谨, 不是随便两组字数相等的话就能凑成的. 如果没有严谨的格律,那么,作为一种独特文学形式的对联,其独特性、艺术性将荡然无存,其艺术生命力也难以持久.因为对联最本质的艺术特征是其对称性,而只有严谨的格律,才能保证它的对称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形式小巧的文学体裁,其内容应当是精悍的,应当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思想涵义.在这个意义上,一副对联如果仅有形式而缺乏内涵,那么,就难免沦为一种”文字游戏”、”雕虫小技”.反过来,好的对联则有”诗中之诗” 的美誉.总之,形式与内容的精炼性是对联又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
  另外,对联还是一种具有较强的启蒙性的文学形式.学习写对联,对于我们学习 汉语言文学,特别是有关字音、韵律、词性、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欣赏与写作对联,是学习汉语的好形式.
  总之,对联的文化艺术特征大体上可概括为:民族性,传统性,实用性,对称性,精炼性,启蒙性,等.
  (二)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以下几点: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从字数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论多少字数均可.如上下联各四个字,则称四言联, 等等.但在实践中, 多为四字以上,因汉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组成句子.从内容上看,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也就是意思要相互衬托或相互衔接,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大多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
  属于互相衬托的关系.这种衬托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互相对照(即所谓反对),正对如:
  心莲清净
  性海圆融(注:所引对联未注明作者或出处的,均出自本书,下同.)
  反对如:
  心平积福
  欲重招殃
  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称流水对),也就是上下联两个分句共同构成一个复句,上下联存在一种连贯、 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复合关系.当然,这种互相衔接同时也是互相衬托的.如:
  若无前世心中毒
  哪有今生意外灾
  又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生硬与滑稽,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
  除非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 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并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如: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常用联)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常用联)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常用联)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联)
  2.词性相当、概念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称.
  所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从严格意义上说,是每个字的词性)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连词对连词、 副词对副词,等等.如:
  大行绝俗忘荣辱
  至道无情空是非
  如果从每个字来看,大与至、 荣与是、辱与非是形容词,行与道、 俗与情是名词,绝与无、忘与空是动词. 但在实践中,对虚词的要求比较 宽松,一般能够虚词对虚词即可.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词性不同一般不能相对.但那些词性比较接近的、或者词性能够兼通的实词,也还是允许相对的,如名词和代词、某些动词和形容词之间.当然,词性相同属工对,词性相近或相通属宽对.
  更严格一点说,不但词性要相当,而且词语所代表的概念也要相当,也即要尽可能相类似或相对衬.这也涉及到对联的宽工问题.若上下联两个词语共同所属概念的范畴越小,对仗就越工,反之则越宽.如:中国对雄鸡,其共同范畴是事物;晓日对雄鸡,就缩小为自然物;小草对雄鸡,就缩小为生物;骏马对雄鸡,就缩小为动物;老鸭对雄鸡,就缩小为鸟纲以至家禽.再者,若上下联两个词语之间,概念关系越互相矛盾(即所谓矛盾概念),对仗就越工,有对无、真对假、生 对死、物质对精神、自然对社会等,就属于工对.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相同或相似,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 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
  胜行严佛土
  正法利人间
  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胜行”对”正法”、”佛土”对”人间”,又皆为 偏正结构.再如:
  软首妙光,威名显赫
  雄狮利剑,宝相庄严
  软首妙光对雄狮利剑,皆为并列结构;威名显赫对宝相庄严,皆为主谓结构;软首对雄狮、妙光与利剑、威名对宝相,又皆为偏正结构.
  另外,上下联之间还应当节奏相称.对联行文多以二字(有时也以一字或三字)为 一节奏.节奏相称,就是应当尽可能同步.如:
  漏尽-飞身-去
  心空-及第-归
  又如: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总之,上下联的用词造句,在词性、语法结构和节奏上,应尽量相当或相称,以保持形式上的协调与工整.但这些要求在实践中还是允许适当放宽的.个别情况下,还可以有所变通.如:
  五十三参,遍访良师求正智
  百城烟水,广行悲愿践初心
  其中,”五十三参”对百城烟水”,是以同一个典故的两个常用语相对. 单从词性、 结构等形式方面来看,严格说是不合联律,但从内容来看,则属于义对,是允许的.
  3.平仄协调.
  平仄协调,狭义地说,就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区分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这又有两种划分标准.在对联创作中,一般是运用”古四声, 即古汉语将音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外,上声、去声、入声皆为仄声.现在,也有少数人运用”新四声”,即现代汉语将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两种声韵的不同,关键在于入声字.入声字的掌握和识别,大体上还是有规律可循,在此恕不赘述. 对初学者来说,
  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先在运用时借助工具书.据作者个人的经验,在运用中比较容易熟悉入声字.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两种用法可并行不悖,但在同一副对联中,不能同时混用.
  现在再回过头来谈平仄协调的问题.所谓平仄相对, 就是上下联的音步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反之,如果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就叫平仄失对,又叫同声相对.音步与节奏大体上是同一概念,一般来说,一个节奏即是一个音步.由于对联脱胎于格律诗,因此,在平仄方面,对联与格律诗中的对仗句基本相同.而且,对音步的安排也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在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而只是要求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等字数.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
  悲欣交集
  事理双行(注:平声用 表示,仄声用 表示,下同.)
  又如:
  火移薪尽业犹在
  身坏神迷行不亡
  其中,一三五不一定平仄相对,二四六皆平仄相对,即属工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格式除了以律诗中的对仗句式为主以外,还有词曲文赋等格式以及领字的存在.如:
  厌娑婆苦域
  弘净土法门
  观美女华瓶盛粪
  叹凡夫甘愿投泥
  直心乃万行之本
  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义
  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讲到平仄相对,必须提一下对联的句脚.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也不管倒数第二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最后一个字(句脚)应当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更不能同声收尾.另外,由多个短句组成的长联,还要注意每个短句的句脚不能全都是仄声或全都是平声,而应当有所错落,
  至于这种错落具体如何安排,则尚无定论.不过,运用马蹄韵撰长联是一种比较好的句脚安排方式.
  所谓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的是一个句子自身的音步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否则就是平仄失替.只有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句脚),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佛身远过世间望
  妙法不堪小智听
  又如:
  无所从来何有相
  得成于忍不生心
  在平仄问题上还有一些禁忌,如忌三平尾或三仄尾,忌孤平或孤仄等,留待下面再谈.
  总的来看,对联在平仄协调方面是有讲究的,写作对联不能不讲平仄.如果说,字 数相等、词性与概念相当、语法结构与节奏相称,赋予了对联整齐美、严谨美、对衬美、结构美、节奏美等审美特征的话, 那么,平仄协调则赋予了对联音韵美这个重要审美特征.当然,有时为了不以辞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
  4.几个禁忌.
  除了以上三个基本要求外,对联在格律上还有几个禁忌,即几种应尽量避免的情况:
  三平尾或三仄尾;孤平或孤仄;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同义相对;等等.
  三平尾或三仄尾,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 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变成了三仄尾.又如缘深因厚坐莲台,若将坐改为登,就变成了三平尾.
  孤平或孤仄,指的是在五个字以上的句子中, 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如无言乃入门,若改为无言而入门,就是孤仄;又如大日心光遍照,若改为大日智光遍照,就是孤平(全平格或全仄格例外).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 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 惟觉者能听能会对 叹醉人不醒不知.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 就是以同一个字在同一个位置相对,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不过,有些虚词(之乎者也之类)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诸佛洞观实相而无住
  众生游戏虚空而不知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如:
  见诸法空虚,此身去直超彼岸
  念众生平等,三人行必有我师
  若将上联的直超彼岸改为已无后有,就与下联必有我师的有异位重字.又如:
  .若陶匠抟泥,掌中视果
  .胜樵夫观弈,梦里入槐
  若将上联的掌中视果改为掌中观果,就与下联樵夫观弈的观异位重字.当然, 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如:
  万法一心,空不异色
  一心万法,色即是空
  联中的一与万、心与法、空与色,便是异位互重格式.
  所谓同义相对,通常又称为合掌,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意思完全雷同,如赤县 对神州、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
  5.其它.
  对联的写作与欣赏,还有一些相对次要的格律和比较独特的修辞方法,如借对、自对、嵌字、回文、集句,以及对联的横批、对联书写和张贴的格式,等等.下面对以上提到的问题逐一做个简单的介绍.
  借对又称假对,这是词性上宽工转化的一种方法, 指句中词性和词语的含义虽非工对,但借助其另外的词性和含义,则成工对.如:
  洒渍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七律中之颔联)
  寻常在此为普通之意,属形容词,但古制寻、常又皆为度量单位,属量词,借用此含义,则与数词七十相对为工.又如,大而言之对志于道者,其中,言'与道在联中的含义分别是作为动词和名词的,但言亦有作为名词之含义,道亦有作为动词之含义,二者相对仍属工整.不过,借对在对联中用得不多, 只是在需要变通时不得已而为之.
  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和下联自身之中(句中)也存在对仗.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如真妄对终,真与妄、始与终,就是句中自对.又如,智愚对行止、荣辱对'是非、微言大义对正法妙心、至高无上对微妙甚深、山色溪声 对晨钟暮鼓、烦恼即菩提对微尘含刹土、如秤锤落井、砺石潭对纵仙术隐 空、 神通入海等,不仅上下联相对,而且句中也都有自对. 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 (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
  嵌字,也叫嵌名,指将特定的名称(多为人名、地名、事物名等专用名称)嵌入对联中一定的位置.这是一种运用得比较广泛的方法.其具体方式很多,不下五十种.嵌字可分为整嵌和分嵌.整嵌,就是将一个名称不拆开而完整地嵌入,如
  一联:
  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中.又如
  一联:
  金刚手握持秘密
  勇猛心摧破无明
  回文,又称卷帘, 指的是使用恰当的词语构成对句,使之既能顺读,又能倒读.由于回文格难度较大, 因而运用得不太广泛,但这种格式很能体现汉字的独立语特点.回文格的具体方式也多种多样. 比较常见的有当句回文、倒句回文、倒章回文,等.当句回文,即顺读与倒读完全一样,如: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佚名题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又如:
  净心真实真心净
  圆觉妙明妙觉圆
  倒句回文,即将同一句子倒读,而上下联不变,如:
  结同心果 果心同结
  开并蒂花(常用婚联),倒读即为: 花蒂并开
  倒章回文,即通联倒读,下联变为上联,上联变为下联,如:
  迢迢绿树江天晓 晴日海霞红霭霭
  霭霭红霞海日晴(佚名题武汉龟山联),倒读即为: 晓天江树绿迢迢
  集句,指将现存的分散的句子,组合成对句.如果整副对联(多为短联)完全由现存的句子组成,称完全集句.如:
  鹿归于野
  色即是空
  上联集自,下联集自,就是完全集句.又如: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佚名集唐诗联, 上联自王维,下联自李白)
  反之,则称不全集句或单边集句.如:
  司马不来,相逢何必曾相识
  佳人安在,此时无声胜有声(当代联人罗元贞题九江琵琶亭联)
  上下联中分别只有后半句是现存句子(引自白居易之诗), 因此是不完全集句.又如:
  世界微尘里
  人生大梦中
  只有单边是现存句子(上联引自李商隐之诗),因此是单边集句.严格来说,只有完全集句才能称为集句联.
  ( 三 )
  在着重介绍了对联格律方面的一些要求后,接下来谈谈对联分类的问题.对联分类的标准可以有多种,实践中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对联的字数多少与句式结构,分成短联和长联.上下联皆由两个以上短句组成且字数较多的对联,称长联;上下联皆由一个短句组成的对联,称短联.一般来说,长联与短联在字数上并无绝对的界限.二是根据对联的内容和用途划分.从理论上看,这种划分更是难以严格而完全.依本人管见,大体上可分成春联、贺联、挽联、专门联四大类.
  春联,指的是用于春节,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祝愿.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贺联,指的是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节庆联,以及其它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等. 贺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贺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庄严的.当然,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以上三种对联是运用得最广泛, 最具有群众性、民族性、传统性、时节性和实用性的.此外,可以将那些内容和用途比较专门的对联,笼而统之地归纳成专门联这一类.
  比如行业联、名胜联、带有某种特定题赠性质的题赠联,以及带有学术性质或文学创作性质的学术联等.当然,行业联、名胜联、题赠联、学术联等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如佛教对联,可以看成是一种学术联,若是将其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也可以 看成名胜联.
  另外,根据对联的写作技巧或修辞手法,也可以将对联分成嵌字联、回文联、谜语 联、 集句联、谐趣联等等.但严格说,应分别称之为嵌字格、回文格、谜语格、集句集句格、谐趣格等
全部回答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华为荣耀7手机短信删除了怎么恢复
如图所示 电阻r1等于10欧r2等于15欧电源 电压
玻其湾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2x+3y=11,3x+2y=9求解
cf客户端怎样取消自动更新?
华为手机杂志解锁如何关闭
庄稼宴怎么去啊,有知道地址的么
安徽泾县桃花潭是李白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
125*9.7—12.5*17怎么简便运算
三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
一个球、一把长度大约是球的直径2/3长度的直
沙城哪有洗澡的?
农合十五种大病都包括那些
从厦门想去龙岩龙崆洞和冠豸山!求攻略! 2日游
小吃小喝饺子馆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去处理事
推荐资讯
为什么现在好多微博都是心灵鸡汤
(1).甲乙丙原各有同样多本书,甲把自己的一些
繁星直播间wei-味味本人是谁
用C#做RFID就餐卡充值系统,如何将读卡器读出
新装的cpu是不是一定要涂散热膏?
【沉沦是什么意思】以后/我依旧沉沦这句话什
不约而同地什么
汽油中加清洗剂能清除积炭和油路吗?谢谢大家
鹰潭市图书馆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办事,
小题,但是解题步骤让我忘了,
向阳区佳木斯汇金KTV(外滩店)地址是什么,有
沾芭泰式家居馆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去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