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士地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2 15:32
- 提问者网友:咪咪
- 2021-03-21 21:30
阅读艾青的诗《我爱这士地》及其评价文字,完成1~5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 《我爱这土地》作于抗战初期。诗以“假如”开头,这个头开得突兀、新奇,不禁令人驻足观望,凝神沉思。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它不像历代诗人所反复咏唱的杜鹃、鹧鸪那样,稍一点染,即刻具有一种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蕴,而是全靠诗人在无所依傍的情况下作出新的艺术追求。再则,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也和古典诗词中栖枝的黄莺、啼血的杜鹃、冲天的白鹭等大异其趣,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诗人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诗人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作为抒情的艺术,诗歌作品需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人非鸟兽,不言自明,此诗偏以“假如”开头,这是第一层强化。谁不知道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相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光有这两层强化还不够,于是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描写这些对象时达到了穷形极相、淋漓酣畅的地步,充分体现了这位自由体诗人的艺术特色。我们知道,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体作品不必谈了,就是自由诗创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一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是艾青的自由诗创作不同于其他自由诗作者(如田间)的一个重要特色。《我爱这土地》自然也不例外,试看诗人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样的中心词语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愤的”“激烈的”“温柔的”等许多修饰语,就不难窥见其中的奥秘了。 以上所说的这些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可说是第三层强化。正当读者为诗人不断的歌唱——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著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念兹在兹,至死不渝! 没有疑问,最强的风到后来也会变弱,最硬的箭到头来也会落下。诗人们写诗,可说是一边在强化自己的感情,一边也在为自己设置难题:这样写下去能否后来居上,余味不尽,还是变得难以为继,语完意尽?《我爱这土地》好在没有沿着原先的路子走下去,它在隔开一行,作了必要的间歇和停顿之后,开始转换角度,由比而赋,由穷形极相的描绘转变为质朴遒劲的直抒,就像一个高明的歌唱家,充分理解乐谱最后一个休止符的意义,他吸够了气,蓄足了势,终于唱出了最高的一个音符。 不用说,在国难当头、山河论亡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1.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诗中的“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根据“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这些意象的定语,概括诗人所要歌颂的是什么样的对象?3.评论文字中提到古诗中的杜鹃、鹧鸪、黄莺和白鹭等意象有什么作用?4.评论文字说诗的破折号前后是一个对比,你对这个说法如何理解?你同意评论文字的说法吗?为什么?5.“最强的风到后来也会变弱,最硬的箭到头来也会落下。”这两个比喻在文章中是为了说明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3-21 22:34
答案:解析: 1.是一个热爱着祖国、愿意为祖国奉献出一切的形象。 2.诗人歌颂的是遭受蹂躏和践踏、饱经忧患和永远不屈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 3.通过比较说明诗人成功地刻画了“鸟”的形象,是由诗人特殊的气质、个性和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所决定的。 4.这是一道开放题。说是对比,主要指诗抒情节奏在这里出现了一个突然的转折。说不是对比也可以,因为正如评论文字所说,前后的思想感情是完全一致的,并不存在对立的关系。 5.是为了说明这首诗结尾的巧妙,把抒情推向了高潮,十分高明。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3-21 22:41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