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颜氏家训·教子第二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7 10:1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选自《颜氏家训·教子第二》有删节)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庶纵不能尔 尔:这样 B.宜诫翻奖,应呵反笑 翻:反而 C.当以疾病为谕 谕:劝告 D.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衅:涂抹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B
最佳答案
9.C 10.B都作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 11.C 12.①译文:我看世上,父母不知教育而是一味溺爱子女的,往往不能这样。 ②译文:又应该想一想勤于督促训诫子女的父母,难道他们愿意苛刻地虐待自己的骨肉至亲吗? ③译文:聪明漂亮的孩子,当然值得赏识喜爱;愚蠢迟钝的孩子,也应该同情怜悯。 13.重要性:不对子女进行教育,子女们就不能明白事理。(或“不教不知也”)(2分) 举例论证的特点:①正反两面对举。王大司马的母亲魏老夫人教子和梁元帝时一学士父亲教子之例。②以同类型连举。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2分,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③有详有略。王大司马的母亲魏老夫人教子和梁元帝时一学士父亲教子之例详写,“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之例略写。 解析: 9.谕:比喻。 10.A项第一个“于”是介词,可译为“在”,第二个“于”也是介词,可译为“被”;C项第一个“也”是助词,句尾表语气,第二个“也”也是助词,句中表停顿;D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第二个“而”是代词,可译为“你”。 11.“不能赞誉”错,梁元帝时一学士父亲教育孩子证明的是教育孩子时不能一味溺爱。行鞭楚之罚也不是唯一的好方法。 12.①要点:“爱”“每”“然”。 ②译文:要点:反问句,“愿”,“勤督训”。 ③译文: “贤俊者”“可”“顽鲁者”“矜”。 参考译文: 智力高超的人,不用教育就可以成材;智力低下的人,即使教育了也没有用处;智力中常的人不接受教育就不明白事理。古时圣王有所谓胎教的方法:(王后)怀孕三个月,就要搬到特设的住所去住,不看不该看的,不听不该听的,听音乐吃美味,都要依照礼仪加以节制。这些都要写在玉版上,藏在金柜里。王子从初生到两三岁时,担任他们的“师”、“保”的人选已经确定好了,师保从那时起就对他们进行仁、孝、礼、义的教导。普通百姓纵使不能如此,也应当在婴儿懂得辨认脸色、明白喜怒之时,就加以教诲,叫他做时他才能做,不叫他做时他就不能做。这样等到再大几岁,便可省免打竹板的惩罚。父母威严而不失慈爱,子女自然敬畏而有孝心。我看上世上,父母不知教育而是一味溺爱子女的,往往不能这样。对子女的吃喝玩乐总是任意放纵,本应劝戒的反而褒奖,本应呵责的反而一笑了之,等到子女懂事后,还以为按道理本该如此。待子女养成骄横傲慢的习气才去制止,即使把他们鞭抽棍打之死,也树立不起父母的威信。对子女的火气与日俱增,只能招致子女的一片怨恨。等到他们长大,终究要做出败坏道德之事。孔子所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这个道理。俗话说:“教媳妇趁新到,教儿子要赶早。”这话真是中肯啊! 一般人不去教育子女,并不是想让他们去犯罪;只是不愿看到子女因受责骂而脸色沮丧,不忍看到子女因被荆条抽打而受到皮肉之苦罢了。以生病打比方,子女生了病,父母怎么能不用汤药、针灸、薰艾等去救治他们呢?应该想一想勤于督促训诫子女的父母,难道他们愿意苛刻地虐待自己的骨肉至亲吗?实在是不得已啊! 王大司马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大司马在湓城时,做统领三千人的将领,年纪已过四十,但稍不称魏老夫人之意,老夫人仍然用棍棒教训他。正因如此,王大司马才成就了功业。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个学士,聪明有才华,从小被父亲娇宠,疏于管教。他若是有一句话说得很在理,他父亲就遍告过往的行人,一年到头赞不绝口;他若是有一件事做错,他父亲便为他遮掩粉饰,心里希望他能悄悄改掉。这个学士成年以后,凶暴傲慢的性情日益增长,终究因为说话不检点而触犯了周逖,被他杀掉,肠子都被抽出来,血被涂抹在战鼓上。 人们喜欢自己的孩子,却很少能够做到一视同仁。从古至今,这种弊端很多了。聪明漂亮的孩子,当然值得赏识喜爱;愚蠢迟钝的孩子,也应该同情怜悯才是。那偏宠孩子的父母,虽然是想好好爱他,却相反地以此害了他。共叔段的死,实际上是由他母亲造成的;赵王如意被害,实际上是由他父亲促成的。刘表的宗族覆灭,袁绍的地失兵败,都可以像灵龟、明镜一样作为借鉴啊。
全部回答
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合肥地区狗狗狂犬疫苗在哪打
红耳鹎光喂饲料可以养活吗
请问考研英语需要多少分才算过线?
明明是撒娇,怎么翻车了
数学建模中预测增长趋势用什么模型
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
求一本黑道小说名字
75厘米的腰围是几尺
魔兽世界胸甲附魔有特效吗
柑橘各个时期该如何修剪
烩炖面筋怎么做如何做好吃
哪些因素造成女性掉发
我的酷派手机录的视频怎么传到电脑
自己发的微博在哪里看
不是“创造社”成员的是
推荐资讯
四年级书写最差班作文200
辽宁去内蒙多远
找一本许多年前看过的小说。古代架空,言情,
被忽悠了950块钱怎么办,能报警吗?
想先投资模拟平台试一试,哪个公司有贵金属投
有个女孩我很爱她,她有男友了情人节送玫瑰和
衡山大桥/潜台路(路口)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
求港剧百度云盘
房产证在公积金中心压着能临时借出吗
倾翻力矩与基础深度有没有关系
一首英文歌很欢快 便便in to my home oh什么
四月首夏犹清知,燕子斜飞影偏多.生逢恰遇初八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