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中作者观到什么?主要写了哪两个场景?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3 04:17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02-22 21:43
《观刈麦》中作者观到什么?主要写了哪两个场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2-22 22:09
以下是主要内容,你可以自己概括一下.全诗是这样写的:“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姑妇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面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歌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写事写心,抒情抒愤,读来感人肺腑,摧人泪下.\x0d写事触目惊心,令人心碎.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野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男子送饭送水,这些农民在南冈麦田埋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这是第一个劳动场景,其特点是热火朝天,全家忙碌,就连本该乘阴纳凉,纵情玩耍的儿童也携壶送浆,奔波不停,足见这一家农民的艰辛不易.接着,诗歌又描写了一幅令人心酸的场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无以为生,只好靠拾麦充饥.民以食为天,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失去了土地的母子俩只能在如此尴尬的艰辛、屈辱中苟且生存.两幅劳动场景,见证了农民生存的艰难痛苦,流露出作者对农民的怜悯和同情,也从侧面揭示出官家横征暴敛、敲骨吸髓的罪恶.\x0d写心惊心动魄,令人悲愤.白居易在真实的描写劳动人民农事的艰辛忙碌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歌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愿天寒”,写卖炭老人,尽管寒风凛冽,衣衫单薄,他还是愿意天气更加寒冷,如此炭才可以卖个好价钱.老人为衣食所迫而变心反常.《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尽管烈日炎炎,炙烤大地,尽管土气蒸腾,酷热难当,可是,已经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农民还是不觉得热,他反而希望如此炎热的白天能够再延长一些,这样他就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收割更多的小麦.劳动到了一种不知疲倦,不知苦累,有始无终的程度,我们只能说,劳动使人异化了,劳动剥夺了人感受生活,享受快乐的天性!\x0d抒情将心比心,引人共鸣.白居易的可贵在于,他不是站在田野旁边为农民的艰辛苦况悲鸣哀叹,也不是以身份等级来居高临下地给予农民怜悯和同情,他是设身处地地为农民着想,急农民之所急,忧农民之所忧.他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对比,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反省自己,深感愧对农民.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了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而且反思自己的不是,体恤农民的艰辛,为他们鸣抱不平,这的确难能可贵.杜甫由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想到天下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声.白居易由农民的千辛万苦,生死挣扎而想到自己养尊处优、袖手旁观的愧疚和羞耻.两者实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那个贫富不均,民不聊生的时代富有正义感,富有同情心,能够坚持道义,秉持良知,为民生疾苦奔走呼号的作家,都是能够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真心实意地体察他们的忧乐悲喜的人道主义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2-22 22:55
你的回答很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