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的很短的阅读题,要很短,有问题,是中文,不是书上的。急需~!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3 11:33
- 提问者网友:沦陷
- 2021-02-12 21:29
六年级的很短的阅读题,要很短,有问题,是中文,不是书上的。急需~!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2-12 22:58
家乡的桑树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长江三角洲,那儿长满了桑树,我爱家乡的桑树。
春雨如丝,泡开了粉红的桃花,饮醉了嫩绿的垂柳,也惊醒了梦中的桑树。一片片桑叶长出来了,小小的,嫩黄嫩黄的,只要梢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绍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顺着“沙沙沙”的声音走进屋子,你瞧,那一只只白胖胖的蚕儿在一片片桑叶上吃得正欢呢!
桑叶长多了,渐渐地树上就挂满桑葚(shèn)。我和小伙伴拾完麦子,常溜到桑树下,几个人使劲一摇树,“扑啦啦”,熟透了的桑葚边撒满一地,一个个红得发紫。拣一个放进嘴里,细腻(nì)而柔软,那滋味就甭提了,甜得叫人心醉。没熟透的桑葚是不会掉下来的。有时,我们等急了,会爬上树去摘了吃。那桑葚有酸又甜,多吃几个,就觉得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两眼也被酸得眯成一条线,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
家乡的大伯大叔们爱用桑木扁担,他们常为自己有一两件桑木家具和农具而感到自豪。
1、短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
2、作者从 、 和 三个方面写桑树。其中
和 是详写。
3、用“ ”画出两个拟人句。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4、“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这句话形象地刻画了“我们” 的心理。
5、作者主要抓住 和 来描述熟透了与未熟透的桑葚,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熟透了的桑葚 ,未熟透的桑葚则 。
6、桑树的作用是:桑葚可以 ,桑木可以用来制作 和 。
7、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错字改正过来,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只要梢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绍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 )( )
天 山 景 色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即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彩,就向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在花海中,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你最喜欢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天山更美丽呢?
1、 细读“蔚蓝的天空”到“最心爱的鲜花”,并完成填空。
这一部分先写雪峰间 ;再写了群峰脚下 ;最后写了小山坡上 。对这三个材料进行具体描写,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 找出文章中同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相照应的一句话,写下来。
3、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 进入天山,感到秋天般的凉爽,是因为
(2) 文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了具体的描写。写塔松抓住了它的 ;写野花抓住了它的 。(颜色、形状、大小、明暗、冷暖)
(3) “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这句话是描写 的(枝丫、阳光、苔藓、日影)
4、 用“ ”线画出揭示中心的一句话。
5、 缩写句子。
(1) 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雪峰。
(2) 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
6、 把本文最后一句话改为陈述句。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长江三角洲,那儿长满了桑树,我爱家乡的桑树。
春雨如丝,泡开了粉红的桃花,饮醉了嫩绿的垂柳,也惊醒了梦中的桑树。一片片桑叶长出来了,小小的,嫩黄嫩黄的,只要梢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绍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顺着“沙沙沙”的声音走进屋子,你瞧,那一只只白胖胖的蚕儿在一片片桑叶上吃得正欢呢!
桑叶长多了,渐渐地树上就挂满桑葚(shèn)。我和小伙伴拾完麦子,常溜到桑树下,几个人使劲一摇树,“扑啦啦”,熟透了的桑葚边撒满一地,一个个红得发紫。拣一个放进嘴里,细腻(nì)而柔软,那滋味就甭提了,甜得叫人心醉。没熟透的桑葚是不会掉下来的。有时,我们等急了,会爬上树去摘了吃。那桑葚有酸又甜,多吃几个,就觉得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两眼也被酸得眯成一条线,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
家乡的大伯大叔们爱用桑木扁担,他们常为自己有一两件桑木家具和农具而感到自豪。
1、短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
2、作者从 、 和 三个方面写桑树。其中
和 是详写。
3、用“ ”画出两个拟人句。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4、“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这句话形象地刻画了“我们” 的心理。
5、作者主要抓住 和 来描述熟透了与未熟透的桑葚,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熟透了的桑葚 ,未熟透的桑葚则 。
6、桑树的作用是:桑葚可以 ,桑木可以用来制作 和 。
7、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错字改正过来,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只要梢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绍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 )( )
天 山 景 色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即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彩,就向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在花海中,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你最喜欢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天山更美丽呢?
1、 细读“蔚蓝的天空”到“最心爱的鲜花”,并完成填空。
这一部分先写雪峰间 ;再写了群峰脚下 ;最后写了小山坡上 。对这三个材料进行具体描写,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 找出文章中同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相照应的一句话,写下来。
3、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 进入天山,感到秋天般的凉爽,是因为
(2) 文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了具体的描写。写塔松抓住了它的 ;写野花抓住了它的 。(颜色、形状、大小、明暗、冷暖)
(3) “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这句话是描写 的(枝丫、阳光、苔藓、日影)
4、 用“ ”线画出揭示中心的一句话。
5、 缩写句子。
(1) 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雪峰。
(2) 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
6、 把本文最后一句话改为陈述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2-13 00:36
勇敢的孩子
一辆大客车载着19个6至11岁的小学生去参加活动。途中,驾驶员因病昏迷,汽车失控,在美国第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一些孩子吓得哭泣起来:“我们快要死了。”突然,汽车又开始横冲直撞,孩子们都摔倒了,有的还撞在车窗上。这时,车上10岁的五年级学生拉里的头脑异常清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勇敢地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一把抓住方向盘,并用力踩住刹车踏板,使汽车猛然刹住。拉里随后招呼三位同学一起把司机拖起来。这时,恰巧有辆汽车路过,他们立即报警。几辆救护车闻讯赶到,将受伤的五位同学送到医院,其余的换乘另一辆大客车返回学校。在车上,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滔滔不绝地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事后,拉里平静地对表扬他的校长说:“这算不了什么,只是我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的缘故。要知道我爸爸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生前总是想方设法做好事,帮助过许多人,我想,我爸爸一定会为我高兴的。”
1、根据意思从文中摘录成语。
⑴ 比喻极其危急。 ( )
⑵ 形容话多,连续不断。 ( )
⑶ 形容毫无顾及地乱冲乱撞。 ( )
2、缩写句子。
⑴ 失控的汽车在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
⑵ 泪流满面的孩子们滔滔不绝地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3、第一节末的省略号省略了孩子们的话语,请展开想象,补写一、二位同学说的感激的话。
同学们有的说: ,
有的说: 。
4、简要回答问题:
十岁的拉里为什么能救出一车的孩子?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