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操作方法或仪器选择正确的是A.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
分离水和乙醇C.
收集氨气D.
用到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
下列操作方法或仪器选择正确的是A.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分离水和乙醇C.收集氨气D.用到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04:31
- 提问者网友:寂寞撕碎了回忆
- 2021-01-03 19:0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有枢
- 2021-01-03 20:32
A解析分析:A、容量瓶不与刻度线,没有刻度,故一定规格的容量瓶只能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向容量瓶内转移溶液需要用玻璃棒引流;
B、分液漏斗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采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玻璃的成分含有SiO2,磨口出接触面增大,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是矿物胶.解答:A、容量瓶不与刻度线,没有刻度,故一定规格的容量瓶只能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向容量瓶内转移溶液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A正确;
B、乙醇与酒精互溶,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错误;
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采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将瓶口向下,导管伸入瓶底,故C错误;
D、玻璃的成分含有SiO2,磨口处接触面增大,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是矿物胶,瓶塞与试剂瓶粘在一起,无法打开,故成分碱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故D错误;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涉及物质分离、气体收集、试剂保存、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比较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B、分液漏斗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采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玻璃的成分含有SiO2,磨口出接触面增大,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是矿物胶.解答:A、容量瓶不与刻度线,没有刻度,故一定规格的容量瓶只能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向容量瓶内转移溶液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A正确;
B、乙醇与酒精互溶,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错误;
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采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将瓶口向下,导管伸入瓶底,故C错误;
D、玻璃的成分含有SiO2,磨口处接触面增大,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是矿物胶,瓶塞与试剂瓶粘在一起,无法打开,故成分碱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故D错误;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涉及物质分离、气体收集、试剂保存、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比较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拜訪者
- 2021-01-03 21:38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