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开凿龙门,疏通河道,大禹付出了哪些艰辛和努力?
答案:5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6 12:17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11-16 02:20
为了开凿龙门,疏通河道,大禹付出了哪些艰辛和努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詩光轨車
- 2021-11-16 03:20
为了开凿龙门隧道大禹付出了许多艰辛。龙门是一座大山,高高的横过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的去路,河水只好绕道从山脚下一道狭窄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夏日,烈日当空,山石被烧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的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但大禹不停的干着。为了治水,大禹还“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其心协力地干着。冬去春又来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一个大口子,河水顺畅的流向了大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鬼未生
- 2021-11-16 07:16
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为了治水,三次从家门口路过也不进家里,其中一次还是他的孩子刚刚出世、
- 2楼网友:一秋
- 2021-11-16 05:58
为了开凿龙门隧道大禹付出了许多艰辛。龙门是一座大山,高高的横过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的去路,河水只好绕道从山脚下一道狭窄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夏日,烈日当空,山石被烧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的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但大禹不停的干着。为了治水,大禹还“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其心协力地干着。冬去春又来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一个大口子,河水顺畅的流向了大海。
参考资料:赵家旺
- 3楼网友:行路难
- 2021-11-16 05:29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有个帝王叫尧。尧是一个不幸的帝王,大旱之后又碰到了洪水。根据历史记载,那时有过的一次大洪水,时间长达22年之久。全中国都受到了洪水的灾害,情形可怕极了。大地到处都是一片汪洋,人们没有居住的地方,只得扶老携幼,四处漂泊。
做天子的尧当然忧心如焚,但却想不出办法来解救人们的痛苦,只得召集各方官员商议对策。官员们推举鲧去治水,天子尧当时就十分担心,因为他知道,鲧刚愎自用,不能接受众人的意见,可是除他之外,又无其他更合适的人选,尧只好同意让鲧试试。
鲧治水9年,丝毫没有成绩。因为他不识水性,用错了方法。他治水靠的是用泥土筑堤堵塞洪水。这种方法在洪水不大时,还能收到一些效果,但在洪水滔天时,再用这种办法自然就无济于事了。水不但填塞不了,反而越长越高。有些堤防被冲垮,泥土冲到了下游,淤塞了河道,以前洪水不泛滥的地方也泛滥起来了。鲧治水终于以失败而告终。
到了舜做天子的时候,他任命鲧的儿子大禹去治理洪水。大禹继承父志,深入到各部落了解情况,并认真地总结了他父亲失败的教训,终于发现,光是被动地筑堤叠坝,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洪水的问题,如果不把洪水疏导到固定的河道中去,坝筑得再高也没有用处。于是大禹断然采取了修堤堵水与疏通河道相结合而以疏通为主的治水方法,终于使洪水驯服,百川归海。
相传大禹为治水走遍天下。他在治水的13个年头中,攀山涉水,察看地形,丈量土地,竖立标帜。他不断地调查研究、不断地征询意见,认为必须分别情况开渠凿道,疏理江河,让水流出去。
山西省河津县西北的龙门山,横亘在黄河中游,在河水奔腾直下时,它恰恰堵塞了河水去路,河水只能从山脚下一条很窄的河道穿过,每逢上游洪峰来临,水就溢涌四野,酿成水灾。大禹在那里观察地形后,就带领大家开凿龙门山。当时工程极其艰巨:夏天烈日当空,山石烁人;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再加上毒蛇猛兽的侵扰,更是苦不堪言。整整花了5年的时间,才算开出了一道豁口,水畅通了。龙门从此便成了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传说黄河的鲤鱼每年春天都要游到龙门山下相会,并且争先恐后地向龙门跳跃,跳过的就会化为腾云驾雾的飞龙。
在开凿龙门山后,大禹又在底柱山挖了一条深沟,由孟津往北,连开9条大河,顺着水势,引滔滔洪水往低洼处疏导,终于使白浪滔天的黄河平静下来。“禹疏九河”的传说就是这样来的。
在13年治水的悠悠岁月中,大禹率领百姓日日夜夜与河水搏斗,疏通江河,兴修沟渠,风里来,雨里去,脸变得又黑又瘦。为治水,他手脚上都长出了老茧,指甲磨光了,人得了大病,腿也变瘸了。传说大禹娶妻后三日就离家治水,在13年中,他好几次路过家门,听见自己孩子的哇哇哭声,都没有去看一眼。大禹的这种自责、自励、自强、自己征服自己的精神,激励着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与困难作斗争
做天子的尧当然忧心如焚,但却想不出办法来解救人们的痛苦,只得召集各方官员商议对策。官员们推举鲧去治水,天子尧当时就十分担心,因为他知道,鲧刚愎自用,不能接受众人的意见,可是除他之外,又无其他更合适的人选,尧只好同意让鲧试试。
鲧治水9年,丝毫没有成绩。因为他不识水性,用错了方法。他治水靠的是用泥土筑堤堵塞洪水。这种方法在洪水不大时,还能收到一些效果,但在洪水滔天时,再用这种办法自然就无济于事了。水不但填塞不了,反而越长越高。有些堤防被冲垮,泥土冲到了下游,淤塞了河道,以前洪水不泛滥的地方也泛滥起来了。鲧治水终于以失败而告终。
到了舜做天子的时候,他任命鲧的儿子大禹去治理洪水。大禹继承父志,深入到各部落了解情况,并认真地总结了他父亲失败的教训,终于发现,光是被动地筑堤叠坝,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洪水的问题,如果不把洪水疏导到固定的河道中去,坝筑得再高也没有用处。于是大禹断然采取了修堤堵水与疏通河道相结合而以疏通为主的治水方法,终于使洪水驯服,百川归海。
相传大禹为治水走遍天下。他在治水的13个年头中,攀山涉水,察看地形,丈量土地,竖立标帜。他不断地调查研究、不断地征询意见,认为必须分别情况开渠凿道,疏理江河,让水流出去。
山西省河津县西北的龙门山,横亘在黄河中游,在河水奔腾直下时,它恰恰堵塞了河水去路,河水只能从山脚下一条很窄的河道穿过,每逢上游洪峰来临,水就溢涌四野,酿成水灾。大禹在那里观察地形后,就带领大家开凿龙门山。当时工程极其艰巨:夏天烈日当空,山石烁人;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再加上毒蛇猛兽的侵扰,更是苦不堪言。整整花了5年的时间,才算开出了一道豁口,水畅通了。龙门从此便成了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传说黄河的鲤鱼每年春天都要游到龙门山下相会,并且争先恐后地向龙门跳跃,跳过的就会化为腾云驾雾的飞龙。
在开凿龙门山后,大禹又在底柱山挖了一条深沟,由孟津往北,连开9条大河,顺着水势,引滔滔洪水往低洼处疏导,终于使白浪滔天的黄河平静下来。“禹疏九河”的传说就是这样来的。
在13年治水的悠悠岁月中,大禹率领百姓日日夜夜与河水搏斗,疏通江河,兴修沟渠,风里来,雨里去,脸变得又黑又瘦。为治水,他手脚上都长出了老茧,指甲磨光了,人得了大病,腿也变瘸了。传说大禹娶妻后三日就离家治水,在13年中,他好几次路过家门,听见自己孩子的哇哇哭声,都没有去看一眼。大禹的这种自责、自励、自强、自己征服自己的精神,激励着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与困难作斗争
- 4楼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11-16 04:02
最著名的典故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为了治水,三次从家门口路过也不进家里,其中一次还是他的孩子刚刚出世、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