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罗汉果,差别在哪?
答案:7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19:57
- 提问者网友:兔牙战士
- 2021-04-06 00:24
佛菩萨、罗汉果,差别在哪?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4-06 01:20
净空法师:佛门“大乘果位”和“小乘果位”的位次对比
阿罗汉,阿罗汉有四果,从初果就有了,初果须陀洹,须陀洹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六种本能有两种恢复了,就天眼、天耳。我们一般人看不见的,他看见;我们一般人听不到的,他听到,他有这个能力。我们在这个楼上讲经,他往下面看,每层人在那活动他都清楚,他能看见,没障碍。如果证到二果,他能力更大了,二果有他心通、有宿命通,别人心里想什么事情他知道。到三果就有神足通,就能变化,能分身,这些小乘圣者能示现。
在大乘,像圆教《华严经》上讲的,初信位的菩萨他的六通能力跟须陀洹完全相同。第七信的菩萨断烦恼,我们现在用级别来讲,他相当於阿罗汉,小乘阿罗汉。八信,那就相当辟支佛;九信是菩萨,十法界的菩萨位;十信,是十法界里面的佛位,在那个位次上神通变化就很大了。这是我们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一集》
菩萨五十一阶位----大乘佛学修行觉悟的层次
【十信】 菩萨修行的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即:
一、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
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三、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
四、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
五、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
六、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
七、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著名相。
八、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
九、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
十、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
在唯识宗,唐窥基大师把菩萨修行的十信位,摄入十住的初发心住,把等觉菩萨位摄入十地的法云地中,这样五十二阶就成为四十一阶了。 【十住】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一至第十位。此心安全于般若空理,曰住。这十住是:
一、发心住:此位菩萨,发菩提心,修十信行。
二、治心住:此位菩萨,修身口意三业,大悲一切有情。
三、修行住:此位菩萨,修胜理观,起六度妙行。
四、生贵生:此位菩萨,依圣法教化众生,有如自圣贤正法中生,种性高贵。
五、方便住:此位菩萨,所修善根,利生方便具足。
六、正心住:此位菩萨,于一切毁誉,心定不动。
七、不退住:此位菩萨,于所闻法,心不退转。
八、童真住:此位菩萨,三业清净,离世间法之染著。
九、法王子住:此位菩萨,通达二谛之理,了悟法王之法,有如将袭王位之王子。
十、灌顶住:此位菩萨,修行渐胜,堪受法王之位。 【十行】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十一至第二十位,又作十行心。即:
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
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
四、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盘而无松懈。
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
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
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
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
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
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见《成唯识论》卷十。 【十回向】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此位菩萨,上为求菩提,下为度众生,以所修善根回向法界,故立回向之名。此十回向是: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此位菩萨,救护众生,离众生相。
二、不坏回向:此位菩萨,于三宝起不坏信,以己善根,回向一切有情。
三、等诸佛回向:此位菩萨,学十方三世诸佛一切悲智,而回向之。
四、至一切处回向:此位菩萨,以所修善根,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利益一切众生,而回向之。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此位菩萨,修大俨酆恒悔,离诸业障,随喜一切如来与有情善根,由此随喜功德,迥向庄严佛土。
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此位菩萨,以身命珍宝内外财施与众生,代替众生受无量苦,以此回向一切众生。
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此位菩萨,增长一切善根,安住忍力,离诸颠倒,回向所修善根,令诸众生脱离生死,亦得一切善根。
八、如相回向:此位菩萨,成就正念正智,随顺一切平等正法,庄严佛土,成就众生,而回向之。
九、无著无系解脱心回向:此位菩萨,于所摄善根,离一切著缚,以无著解脱心回向,饶益一切有情。
十、法界无量回向:此位菩萨,受大法师记别,行法施严净世间,以此善根回向,等同法界。
【十地】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经论所举的十地,名称诸说不一,此处所举者,为唯识宗修行五位中的欢喜之地。菩萨修唯识行,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进入十地。此位菩萨所修之行,总摄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有如大地能生长草木,为一切行所依持,故称曰地。此十地是:
一、欢喜地:始入见道,证二空理,生大欢喜,曰欢喜地。
二、离垢地:成就净戒,远离一切诸犯戒垢,曰离垢地。
三、发光地:在此位成就胜定,发无边妙慧佛光,曰发光地。
四、焰慧地:智光增胜,生无生法忍,曰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在此地根本智与后得智由互相违逆,终至互相融摄,曰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观诸法缘起,引最胜般若现前,曰现前地。
七、远行地:由深观法相,一切境相不能动摇,住于无相,曰远行地。
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不为一切境界所动,曰不动地。
九、善慧地:谓成就微妙四无碍智,能遍十方说法,曰善慧地。
十、法云地:谓得总缘一切法智,如云荫作大法雨,曰法云地。参阅十地别释。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 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即涅盘,是名三法印.
阿罗汉,阿罗汉有四果,从初果就有了,初果须陀洹,须陀洹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六种本能有两种恢复了,就天眼、天耳。我们一般人看不见的,他看见;我们一般人听不到的,他听到,他有这个能力。我们在这个楼上讲经,他往下面看,每层人在那活动他都清楚,他能看见,没障碍。如果证到二果,他能力更大了,二果有他心通、有宿命通,别人心里想什么事情他知道。到三果就有神足通,就能变化,能分身,这些小乘圣者能示现。
在大乘,像圆教《华严经》上讲的,初信位的菩萨他的六通能力跟须陀洹完全相同。第七信的菩萨断烦恼,我们现在用级别来讲,他相当於阿罗汉,小乘阿罗汉。八信,那就相当辟支佛;九信是菩萨,十法界的菩萨位;十信,是十法界里面的佛位,在那个位次上神通变化就很大了。这是我们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一集》
菩萨五十一阶位----大乘佛学修行觉悟的层次
【十信】 菩萨修行的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即:
一、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
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三、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
四、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
五、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
六、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
七、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著名相。
八、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
九、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
十、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
在唯识宗,唐窥基大师把菩萨修行的十信位,摄入十住的初发心住,把等觉菩萨位摄入十地的法云地中,这样五十二阶就成为四十一阶了。 【十住】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一至第十位。此心安全于般若空理,曰住。这十住是:
一、发心住:此位菩萨,发菩提心,修十信行。
二、治心住:此位菩萨,修身口意三业,大悲一切有情。
三、修行住:此位菩萨,修胜理观,起六度妙行。
四、生贵生:此位菩萨,依圣法教化众生,有如自圣贤正法中生,种性高贵。
五、方便住:此位菩萨,所修善根,利生方便具足。
六、正心住:此位菩萨,于一切毁誉,心定不动。
七、不退住:此位菩萨,于所闻法,心不退转。
八、童真住:此位菩萨,三业清净,离世间法之染著。
九、法王子住:此位菩萨,通达二谛之理,了悟法王之法,有如将袭王位之王子。
十、灌顶住:此位菩萨,修行渐胜,堪受法王之位。 【十行】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十一至第二十位,又作十行心。即:
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
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
四、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盘而无松懈。
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
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
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
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
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
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见《成唯识论》卷十。 【十回向】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此位菩萨,上为求菩提,下为度众生,以所修善根回向法界,故立回向之名。此十回向是: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此位菩萨,救护众生,离众生相。
二、不坏回向:此位菩萨,于三宝起不坏信,以己善根,回向一切有情。
三、等诸佛回向:此位菩萨,学十方三世诸佛一切悲智,而回向之。
四、至一切处回向:此位菩萨,以所修善根,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利益一切众生,而回向之。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此位菩萨,修大俨酆恒悔,离诸业障,随喜一切如来与有情善根,由此随喜功德,迥向庄严佛土。
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此位菩萨,以身命珍宝内外财施与众生,代替众生受无量苦,以此回向一切众生。
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此位菩萨,增长一切善根,安住忍力,离诸颠倒,回向所修善根,令诸众生脱离生死,亦得一切善根。
八、如相回向:此位菩萨,成就正念正智,随顺一切平等正法,庄严佛土,成就众生,而回向之。
九、无著无系解脱心回向:此位菩萨,于所摄善根,离一切著缚,以无著解脱心回向,饶益一切有情。
十、法界无量回向:此位菩萨,受大法师记别,行法施严净世间,以此善根回向,等同法界。
【十地】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经论所举的十地,名称诸说不一,此处所举者,为唯识宗修行五位中的欢喜之地。菩萨修唯识行,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进入十地。此位菩萨所修之行,总摄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有如大地能生长草木,为一切行所依持,故称曰地。此十地是:
一、欢喜地:始入见道,证二空理,生大欢喜,曰欢喜地。
二、离垢地:成就净戒,远离一切诸犯戒垢,曰离垢地。
三、发光地:在此位成就胜定,发无边妙慧佛光,曰发光地。
四、焰慧地:智光增胜,生无生法忍,曰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在此地根本智与后得智由互相违逆,终至互相融摄,曰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观诸法缘起,引最胜般若现前,曰现前地。
七、远行地:由深观法相,一切境相不能动摇,住于无相,曰远行地。
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不为一切境界所动,曰不动地。
九、善慧地:谓成就微妙四无碍智,能遍十方说法,曰善慧地。
十、法云地:谓得总缘一切法智,如云荫作大法雨,曰法云地。参阅十地别释。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 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即涅盘,是名三法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有枢
- 2021-04-06 04:54
一种是水果,一种是茶
- 2楼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4-06 04:40
告诉汝等又怎么了?我们只是在想,我们努力好好实行,我们也会有得,不要想太多,要多实行,天天平安就是福报呀,希望可以帮到你!
- 3楼网友:一秋
- 2021-04-06 03:51
jin_hongwei已经阐述的很好很详细了。 补充下个人观点: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发什么愿,证什么果。果本无二,因有分别。而佛陀的教义是断因果,了轮回。证至无因无果,证至住无所住。以无为因,方得无果。
- 4楼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4-06 03:28
严格的说,应该是四个果位,罗汉(缘觉、声闻)、菩萨、佛。我听过一位高僧曾用最简单的比方来说,人生修行最大的障碍是执著心、分别心和妄想心,罗汉去除了执著心,但是仍然有分别心和妄想心;菩萨则去除了执著心和分别心,但仍然有妄想心;而佛才是真正达到没有执著心、分别心和妄想心的地步。——这应该算是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吧。追问这三个心,究竟是什么意义呢?
- 5楼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4-06 02:41
净空法师:佛门“大乘果位”
和“小乘果位”的位次对比
阿罗汉,阿罗汉有四果,从初果就有了,初果须陀洹,须陀洹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六种本能有两种恢复了,就天眼、天耳。我们一般人看不见的,他看见;我们一般人听不到的,他听到,他有这个能力。我们在这个楼上讲经,他往下面看,每层人在那活动他都清楚,他能看见,没障碍。如果证到二果,他能力更大了,二果有他心通、有宿命通,别人心里想什么事情他知道。到三果就有神足通,就能变化,能分身,这些小乘圣者能示现。
在大乘,像圆教《华严经》上讲的,初信位的菩萨他的六通能力跟须陀洹完全相同。第七信的菩萨断烦恼,我们现在用级别来讲,他相当於阿罗汉,小乘阿罗汉。八信,那就相当辟支佛;九信是菩萨,十法界的菩萨位;十信,是十法界里面的佛位,在那个位次上神通变化就很大了。这是我们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一集》
菩萨五十一阶位----大乘佛学修行觉悟的层次
【十信】 菩萨修行的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即:
一、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
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三、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
四、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
五、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
六、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
七、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著名相。
八、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
九、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
十、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
在唯识宗,唐窥基大师把菩萨修行的十信位,摄入十住的初发心住,把等觉菩萨位摄入十地的法云地中,这样五十二阶就成为四十一阶了。 【十住】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一至第十位。此心安全于般若空理,曰住。这十住是:
一、发心住:此位菩萨,发菩提心,修十信行。
二、治心住:此位菩萨,修身口意三业,大悲一切有情。
三、修行住:此位菩萨,修胜理观,起六度妙行。
四、生贵生:此位菩萨,依圣法教化众生,有如自圣贤正法中生,种性高贵。
五、方便住:此位菩萨,所修善根,利生方便具足。
六、正心住:此位菩萨,于一切毁誉,心定不动。
七、不退住:此位菩萨,于所闻法,心不退转。
八、童真住:此位菩萨,三业清净,离世间法之染著。
九、法王子住:此位菩萨,通达二谛之理,了悟法王之法,有如将袭王位之王子。
十、灌顶住:此位菩萨,修行渐胜,堪受法王之位。 【十行】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十一至第二十位,又作十行心。即:
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
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
四、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盘而无松懈。
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
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
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
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
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
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见《成唯识论》卷十。 【十回向】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此位菩萨,上为求菩提,下为度众生,以所修善根回向法界,故立回向之名。此十回向是: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此位菩萨,救护众生,离众生相。
二、不坏回向:此位菩萨,于三宝起不坏信,以己善根,回向一切有情。
三、等诸佛回向:此位菩萨,学十方三世诸佛一切悲智,而回向之。
四、至一切处回向:此位菩萨,以所修善根,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利益一切众生,而回向之。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此位菩萨,修大俨酆恒悔,离诸业障,随喜一切如来与有情善根,由此随喜功德,迥向庄严佛土。
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此位菩萨,以身命珍宝内外财施与众生,代替众生受无量苦,以此回向一切众生。
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此位菩萨,增长一切善根,安住忍力,离诸颠倒,回向所修善根,令诸众生脱离生死,亦得一切善根。
八、如相回向:此位菩萨,成就正念正智,随顺一切平等正法,庄严佛土,成就众生,而回向之。
九、无著无系解脱心回向:此位菩萨,于所摄善根,离一切著缚,以无著解脱心回向,饶益一切有情。
十、法界无量回向:此位菩萨,受大法师记别,行法施严净世间,以此善根回向,等同法界。
【十地】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经论所举的十地,名称诸说不一,此处所举者,为唯识宗修行五位中的欢喜之地。菩萨修唯识行,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进入十地。此位菩萨所修之行,总摄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有如大地能生长草木,为一切行所依持,故称曰地。此十地是:
一、欢喜地:始入见道,证二空理,生大欢喜,曰欢喜地。
二、离垢地:成就净戒,远离一切诸犯戒垢,曰离垢地。
三、发光地:在此位成就胜定,发无边妙慧佛光,曰发光地。
四、焰慧地:智光增胜,生无生法忍,曰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在此地根本智与后得智由互相违逆,终至互相融摄,曰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观诸法缘起,引最胜般若现前,曰现前地。
七、远行地:由深观法相,一切境相不能动摇,住于无相,曰远行地。
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不为一切境界所动,曰不动地。
九、善慧地:谓成就微妙四无碍智,能遍十方说法,曰善慧地。
十、法云地:谓得总缘一切法智,如云荫作大法雨,曰法云地。参阅十地别释。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 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即涅盘,是名三法印.追问你说的就是那位从台湾到新加坡居士林那位老和尚吗?
看了半天,不知所云啊?
能简明扼要,不绕圈子,不虚张声势,解说一下佛菩萨与罗汉果的差异吗?
和“小乘果位”的位次对比
阿罗汉,阿罗汉有四果,从初果就有了,初果须陀洹,须陀洹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六种本能有两种恢复了,就天眼、天耳。我们一般人看不见的,他看见;我们一般人听不到的,他听到,他有这个能力。我们在这个楼上讲经,他往下面看,每层人在那活动他都清楚,他能看见,没障碍。如果证到二果,他能力更大了,二果有他心通、有宿命通,别人心里想什么事情他知道。到三果就有神足通,就能变化,能分身,这些小乘圣者能示现。
在大乘,像圆教《华严经》上讲的,初信位的菩萨他的六通能力跟须陀洹完全相同。第七信的菩萨断烦恼,我们现在用级别来讲,他相当於阿罗汉,小乘阿罗汉。八信,那就相当辟支佛;九信是菩萨,十法界的菩萨位;十信,是十法界里面的佛位,在那个位次上神通变化就很大了。这是我们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一集》
菩萨五十一阶位----大乘佛学修行觉悟的层次
【十信】 菩萨修行的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即:
一、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
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三、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
四、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
五、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
六、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
七、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著名相。
八、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
九、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
十、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
在唯识宗,唐窥基大师把菩萨修行的十信位,摄入十住的初发心住,把等觉菩萨位摄入十地的法云地中,这样五十二阶就成为四十一阶了。 【十住】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一至第十位。此心安全于般若空理,曰住。这十住是:
一、发心住:此位菩萨,发菩提心,修十信行。
二、治心住:此位菩萨,修身口意三业,大悲一切有情。
三、修行住:此位菩萨,修胜理观,起六度妙行。
四、生贵生:此位菩萨,依圣法教化众生,有如自圣贤正法中生,种性高贵。
五、方便住:此位菩萨,所修善根,利生方便具足。
六、正心住:此位菩萨,于一切毁誉,心定不动。
七、不退住:此位菩萨,于所闻法,心不退转。
八、童真住:此位菩萨,三业清净,离世间法之染著。
九、法王子住:此位菩萨,通达二谛之理,了悟法王之法,有如将袭王位之王子。
十、灌顶住:此位菩萨,修行渐胜,堪受法王之位。 【十行】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十一至第二十位,又作十行心。即:
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
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
四、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盘而无松懈。
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
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
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
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
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
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见《成唯识论》卷十。 【十回向】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此位菩萨,上为求菩提,下为度众生,以所修善根回向法界,故立回向之名。此十回向是: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此位菩萨,救护众生,离众生相。
二、不坏回向:此位菩萨,于三宝起不坏信,以己善根,回向一切有情。
三、等诸佛回向:此位菩萨,学十方三世诸佛一切悲智,而回向之。
四、至一切处回向:此位菩萨,以所修善根,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利益一切众生,而回向之。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此位菩萨,修大俨酆恒悔,离诸业障,随喜一切如来与有情善根,由此随喜功德,迥向庄严佛土。
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此位菩萨,以身命珍宝内外财施与众生,代替众生受无量苦,以此回向一切众生。
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此位菩萨,增长一切善根,安住忍力,离诸颠倒,回向所修善根,令诸众生脱离生死,亦得一切善根。
八、如相回向:此位菩萨,成就正念正智,随顺一切平等正法,庄严佛土,成就众生,而回向之。
九、无著无系解脱心回向:此位菩萨,于所摄善根,离一切著缚,以无著解脱心回向,饶益一切有情。
十、法界无量回向:此位菩萨,受大法师记别,行法施严净世间,以此善根回向,等同法界。
【十地】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经论所举的十地,名称诸说不一,此处所举者,为唯识宗修行五位中的欢喜之地。菩萨修唯识行,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进入十地。此位菩萨所修之行,总摄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有如大地能生长草木,为一切行所依持,故称曰地。此十地是:
一、欢喜地:始入见道,证二空理,生大欢喜,曰欢喜地。
二、离垢地:成就净戒,远离一切诸犯戒垢,曰离垢地。
三、发光地:在此位成就胜定,发无边妙慧佛光,曰发光地。
四、焰慧地:智光增胜,生无生法忍,曰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在此地根本智与后得智由互相违逆,终至互相融摄,曰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观诸法缘起,引最胜般若现前,曰现前地。
七、远行地:由深观法相,一切境相不能动摇,住于无相,曰远行地。
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不为一切境界所动,曰不动地。
九、善慧地:谓成就微妙四无碍智,能遍十方说法,曰善慧地。
十、法云地:谓得总缘一切法智,如云荫作大法雨,曰法云地。参阅十地别释。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 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即涅盘,是名三法印.追问你说的就是那位从台湾到新加坡居士林那位老和尚吗?
看了半天,不知所云啊?
能简明扼要,不绕圈子,不虚张声势,解说一下佛菩萨与罗汉果的差异吗?
- 6楼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4-06 02:25
佛菩萨,罗汉果的差别:
佛:无上正等正觉,能自觉能觉他,是至高无上的,一切诸佛等同无异。
菩萨:发过真实菩提心者,就是修行慈悲喜舍、六度波罗密。
罗汉果:
○初果须陀洹:称入流,入圣人法性流,逆凡夫流,对外境六尘即是色、声、香、味、触、法有定力不动摇,初果境界。还要受七番生死。见道位。
○二果斯陀含:称一来,假如不再向前修行,还要再受一次生死,再来一次人间,故为一来果。修道位。
○三果阿那含:称不来,不再欲界受生死。修道位。
○四果阿罗汉:无学位,不需要再学生,了尽生死,神通变化不可思议,微妙难言。有五眼六通。四果阿罗汉有神通的关系,所以在佛教里为四圣之一:佛、菩萨、缘觉、声闻(阿罗汉)。但四果阿罗汉只断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还未断:
●分段生死:每个人各有一身形,身形皆分别,寿命皆有限。
●变易生死:在心念里,前念灭,後念生,後念灭,後後念又生,念念生灭迁变不止。
□而菩萨已断变易生死。
十界论:六道和四圣:
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称为六道,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称为四圣。
四果阿罗汉在第七界,菩萨在第九界。
佛:无上正等正觉,能自觉能觉他,是至高无上的,一切诸佛等同无异。
菩萨:发过真实菩提心者,就是修行慈悲喜舍、六度波罗密。
罗汉果:
○初果须陀洹:称入流,入圣人法性流,逆凡夫流,对外境六尘即是色、声、香、味、触、法有定力不动摇,初果境界。还要受七番生死。见道位。
○二果斯陀含:称一来,假如不再向前修行,还要再受一次生死,再来一次人间,故为一来果。修道位。
○三果阿那含:称不来,不再欲界受生死。修道位。
○四果阿罗汉:无学位,不需要再学生,了尽生死,神通变化不可思议,微妙难言。有五眼六通。四果阿罗汉有神通的关系,所以在佛教里为四圣之一:佛、菩萨、缘觉、声闻(阿罗汉)。但四果阿罗汉只断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还未断:
●分段生死:每个人各有一身形,身形皆分别,寿命皆有限。
●变易生死:在心念里,前念灭,後念生,後念灭,後後念又生,念念生灭迁变不止。
□而菩萨已断变易生死。
十界论:六道和四圣:
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称为六道,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称为四圣。
四果阿罗汉在第七界,菩萨在第九界。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