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头巾和头冠的佩戴有没有身份地位的规定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5 10:58
- 提问者网友:泪痣哥哥
- 2021-03-25 04:57
三国时期的头巾和头冠的佩戴有没有身份地位的规定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3-25 05:34
有,三国尽管乱,还是采用汉制~
1、汉代的冠是区分等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术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等16种以上,这些冠的形式,只能从汉代美术遗作中去探寻。
1)冕冠,是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冕綖长一尺二寸(合27.96厘米,汉尺一尺合0.233米),宽七寸(合16.31厘米),前圆后方,冕冠外面涂黑色,内用红绿二色。皇帝冕冠十二旒,系白玉珠,三公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各以绶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纩。戴冕冠时穿冕服,与蔽膝、佩绶各按等级配套。用织成料制作,由陈留襄邑的服官监管生产。
2)长冠,汉高祖刘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编制,故称刘氏冠,后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又称斋冠,形式与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木俑所戴鹊尾冠相似。配黑色绛缘领袖的衣服,绛色裤袜。
3)委貌冠,长七寸,高四寸,上小下大,形如复杯,以皂色绢制之,与玄端素裳相配。公卿诸侯、大夫于辟雍行大射礼时所服。执事者戴白鹿皮所做的皮弁,形式相同,是夏之毋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的发展。
4)爵弁,广八寸,长一尺六寸,前小后大,上用雀头色之缯为之。与玄端素裳相配。祀天地五郊,明堂云翘乐舞人所服。爵弁也是周代爵弁的发展。
5)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百官月正朝贺时,天子戴之。山述就是在颜题上加饰一块山坡形金板,金板上饰浮雕蝉纹。
6)远游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横于前而无山述。诸王所戴,有五时服备为常用,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西汉时为四时服,春青、夏赤、秋黄、冬皂。
7)高山冠,又称侧注冠,直竖无山述,中外官谒者仆射所服,原为齐王冠,秦灭齐,以之赐近臣谒者。
8)进贤冠,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梁即冠上的竖脊),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博士以下一梁。为文儒之冠。
9)法冠,又称獬(xie音械)豸(Zhi音质)冠,獬豸一角,能别曲直,故以其形为冠,执法者所戴。楚王曾获此兽,制成此冠,秦灭楚后赐执法近臣,汉沿用为御史常服。
10)武冠,又称武弁大冠,诸武官所戴,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纹,后饰貂尾,谓之赵惠文冠,秦灭赵以之赐近臣,金取刚强,百炼不耗,蝉居高饮清,口在掖下,貂内到悍而外柔缛,汉貂用赤黑色,王莽用黄貂。《续汉书·舆服志》武官在外及近卫武官戴鹖冠,在冠上加双鹖尾竖左右,“鹖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鹖是一种黑色的小型猛禽。亚细亚北方“斯克泰人”帽以及“高句丽人”的折凤冠,形状像弁,均插羽为饰。
11)建华冠,以铁为柱卷,贯大铜珠九枚,形似缕鹿,下轮大,上轮小,好像汉代盛丝的缕簏。又名鹬冠,可能以鹬羽为饰。祀天地五郊,明堂乐乐舞人所戴。
12)方山冠,亦称巧士冠,近似进贤冠和高山冠,用五彩縠为之,不常服,惟郊天时从人及卤簿(仪仗)中用之。概为御用舞乐人所戴。
13)术士冠,汉制前圆,吴制差池四重,与《三礼图》所载相合。是司天官所戴,但东汉已不施用。
14)却非冠,制如长冠而下促,俗称鹊尾冠。宫殿门吏、仆射所冠。
15)却敌冠,前高一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制如进贤冠,卫士所戴。
16)樊哙冠,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马殿门卫所戴。此冠取义鸿门宴时,樊哙闻项羽欲杀刘邦,忙裂破衣裳裹住手中的盾牌戴于头上,闯入军门立于刘邦身旁以保护刘邦,后创制此种冠式以名之,赐殿门卫士所戴。
2、汉代的冠式,都作前高后低,倾斜向前形,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是:文官所戴的进贤冠,以冠上加横梁的多少来区分身份的高低;武官所戴的武牟大冠,以漆纱制作,上加鹖尾或貂尾为饰,冠内都要衬帻。汉代冠与帻的配合有一定的规矩,如进贤冠必配介帻,武牟必配手上帻。汉冠制度对后世影响颇大,历代冠制都是在此基础上稍加变化而成,一直持续到明代。
3、汉代冠和古制不同之处,是古时男子直接把冠罩在发髻上,秦及西汉在冠下加一带状的頍与冠缨相连,结于颌下,至东汉则先以巾帻包头,而后加冠,这在秦代是地位较高的人才能如此装束的。巾本是古时表示青年人成年的标志,男人到20岁,有身份的士加冠,没有身份的庶人裹巾。劳动者戴帽。巾是“谨”的意思。东汉末如袁绍、孔融等都以幅巾裹头。帻是战国时由秦国兴起的,用绛帕(赤钵头)颁赐武将,陕西咸阳秦俑坑出土的武士就有戴赤钵头的。帻类似帕首的样子,开始只把鬓发包裹,不使下垂,汉代在额前加立一个帽圈,名为“颜题”,与后脑三角状耳相接,文官的冠耳长,武官的冠耳短。巾覆在顶上,使原来的空顶变成“屋”,后来高起部分呈介字形屋顶状的称为“介帻”,跨于介帻之上的冠体称为展筒,展筒前面装表示等级地位的梁。呈平顶状的称“平上帻”,身份高贵的可在帻上加冠。进贤冠与长耳的介帻相配,惠文冠与短耳的平上帻相配。平上帻也有无耳的。帻的两旁下垂于两耳的缯帛名为“收”。蔡邕在《独断》中讲:帻是古代卑贱执事不能戴冠者所用,孝武帝到馆陶公主家见到董偃穿着无袖青襟单衣,戴着绿帻,乃赐之衣冠,汉元帝额上有壮发,以帻遮掩,群臣仿效,然而无巾。王莽无发,把帻加上巾屋,将头盖住,有“王莽秃,帻施屋”的说法。汉代未成年的帻是空顶的,即未冠童子,帻无屋者。文官在进贤冠下衬介帻,武官在武冠下衬平上帻。东汉后期出现前低后高,即颜题低,耳高的式样,称为平巾帻。
4、冠制,是我国服饰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礼乐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冠制,是我国服饰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礼乐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服冠,讲究与衣服的搭配,戴什么样的冠,必须穿什么样的服,因此冠服常常连称。
1、汉代的冠是区分等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术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等16种以上,这些冠的形式,只能从汉代美术遗作中去探寻。
1)冕冠,是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冕綖长一尺二寸(合27.96厘米,汉尺一尺合0.233米),宽七寸(合16.31厘米),前圆后方,冕冠外面涂黑色,内用红绿二色。皇帝冕冠十二旒,系白玉珠,三公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各以绶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纩。戴冕冠时穿冕服,与蔽膝、佩绶各按等级配套。用织成料制作,由陈留襄邑的服官监管生产。
2)长冠,汉高祖刘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编制,故称刘氏冠,后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又称斋冠,形式与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木俑所戴鹊尾冠相似。配黑色绛缘领袖的衣服,绛色裤袜。
3)委貌冠,长七寸,高四寸,上小下大,形如复杯,以皂色绢制之,与玄端素裳相配。公卿诸侯、大夫于辟雍行大射礼时所服。执事者戴白鹿皮所做的皮弁,形式相同,是夏之毋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的发展。
4)爵弁,广八寸,长一尺六寸,前小后大,上用雀头色之缯为之。与玄端素裳相配。祀天地五郊,明堂云翘乐舞人所服。爵弁也是周代爵弁的发展。
5)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百官月正朝贺时,天子戴之。山述就是在颜题上加饰一块山坡形金板,金板上饰浮雕蝉纹。
6)远游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横于前而无山述。诸王所戴,有五时服备为常用,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西汉时为四时服,春青、夏赤、秋黄、冬皂。
7)高山冠,又称侧注冠,直竖无山述,中外官谒者仆射所服,原为齐王冠,秦灭齐,以之赐近臣谒者。
8)进贤冠,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梁即冠上的竖脊),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博士以下一梁。为文儒之冠。
9)法冠,又称獬(xie音械)豸(Zhi音质)冠,獬豸一角,能别曲直,故以其形为冠,执法者所戴。楚王曾获此兽,制成此冠,秦灭楚后赐执法近臣,汉沿用为御史常服。
10)武冠,又称武弁大冠,诸武官所戴,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纹,后饰貂尾,谓之赵惠文冠,秦灭赵以之赐近臣,金取刚强,百炼不耗,蝉居高饮清,口在掖下,貂内到悍而外柔缛,汉貂用赤黑色,王莽用黄貂。《续汉书·舆服志》武官在外及近卫武官戴鹖冠,在冠上加双鹖尾竖左右,“鹖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鹖是一种黑色的小型猛禽。亚细亚北方“斯克泰人”帽以及“高句丽人”的折凤冠,形状像弁,均插羽为饰。
11)建华冠,以铁为柱卷,贯大铜珠九枚,形似缕鹿,下轮大,上轮小,好像汉代盛丝的缕簏。又名鹬冠,可能以鹬羽为饰。祀天地五郊,明堂乐乐舞人所戴。
12)方山冠,亦称巧士冠,近似进贤冠和高山冠,用五彩縠为之,不常服,惟郊天时从人及卤簿(仪仗)中用之。概为御用舞乐人所戴。
13)术士冠,汉制前圆,吴制差池四重,与《三礼图》所载相合。是司天官所戴,但东汉已不施用。
14)却非冠,制如长冠而下促,俗称鹊尾冠。宫殿门吏、仆射所冠。
15)却敌冠,前高一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制如进贤冠,卫士所戴。
16)樊哙冠,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马殿门卫所戴。此冠取义鸿门宴时,樊哙闻项羽欲杀刘邦,忙裂破衣裳裹住手中的盾牌戴于头上,闯入军门立于刘邦身旁以保护刘邦,后创制此种冠式以名之,赐殿门卫士所戴。
2、汉代的冠式,都作前高后低,倾斜向前形,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是:文官所戴的进贤冠,以冠上加横梁的多少来区分身份的高低;武官所戴的武牟大冠,以漆纱制作,上加鹖尾或貂尾为饰,冠内都要衬帻。汉代冠与帻的配合有一定的规矩,如进贤冠必配介帻,武牟必配手上帻。汉冠制度对后世影响颇大,历代冠制都是在此基础上稍加变化而成,一直持续到明代。
3、汉代冠和古制不同之处,是古时男子直接把冠罩在发髻上,秦及西汉在冠下加一带状的頍与冠缨相连,结于颌下,至东汉则先以巾帻包头,而后加冠,这在秦代是地位较高的人才能如此装束的。巾本是古时表示青年人成年的标志,男人到20岁,有身份的士加冠,没有身份的庶人裹巾。劳动者戴帽。巾是“谨”的意思。东汉末如袁绍、孔融等都以幅巾裹头。帻是战国时由秦国兴起的,用绛帕(赤钵头)颁赐武将,陕西咸阳秦俑坑出土的武士就有戴赤钵头的。帻类似帕首的样子,开始只把鬓发包裹,不使下垂,汉代在额前加立一个帽圈,名为“颜题”,与后脑三角状耳相接,文官的冠耳长,武官的冠耳短。巾覆在顶上,使原来的空顶变成“屋”,后来高起部分呈介字形屋顶状的称为“介帻”,跨于介帻之上的冠体称为展筒,展筒前面装表示等级地位的梁。呈平顶状的称“平上帻”,身份高贵的可在帻上加冠。进贤冠与长耳的介帻相配,惠文冠与短耳的平上帻相配。平上帻也有无耳的。帻的两旁下垂于两耳的缯帛名为“收”。蔡邕在《独断》中讲:帻是古代卑贱执事不能戴冠者所用,孝武帝到馆陶公主家见到董偃穿着无袖青襟单衣,戴着绿帻,乃赐之衣冠,汉元帝额上有壮发,以帻遮掩,群臣仿效,然而无巾。王莽无发,把帻加上巾屋,将头盖住,有“王莽秃,帻施屋”的说法。汉代未成年的帻是空顶的,即未冠童子,帻无屋者。文官在进贤冠下衬介帻,武官在武冠下衬平上帻。东汉后期出现前低后高,即颜题低,耳高的式样,称为平巾帻。
4、冠制,是我国服饰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礼乐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冠制,是我国服饰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礼乐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服冠,讲究与衣服的搭配,戴什么样的冠,必须穿什么样的服,因此冠服常常连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3-25 06:27
有的,不同的冠代表不同的身份与地位。
冠是古代是头上装饰的总称,用以表示官职、身份与礼仪之用。
从形式可分为冠冕、巾帻、幞头、帽、盔,笠等,从身份也可分为帝王官吏、文人学士、武职将帅、后妃仕女,布衣、道释等几大类。
比如:小冠,獬豸冠,进贤冠,鶡冠,高山冠,委貌冠,远游冠,梁冠
冠是古代是头上装饰的总称,用以表示官职、身份与礼仪之用。
从形式可分为冠冕、巾帻、幞头、帽、盔,笠等,从身份也可分为帝王官吏、文人学士、武职将帅、后妃仕女,布衣、道释等几大类。
比如:小冠,獬豸冠,进贤冠,鶡冠,高山冠,委貌冠,远游冠,梁冠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