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列传十六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1 21:46
- 提问者网友:你挡着我发光了
- 2021-04-11 12:5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基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既至,太祖问征取计。基曰:“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太祖大悦。其后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太祖即位,基奏立军卫法,谓宋、元宽纵失天下,今宜肃纲纪。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左丞相善长素昵之,请缓其狱。基不听,即斩之。由是与善长忤。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曰:“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①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言不可,曰:“宪有相才而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②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嫉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辜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封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与物多忤。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节选自《明史·列传十六》)?注:①为之地:为他说话。②偾辕:毁坏车辕。?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俦:类、辈。? B.遂成帝业,略如基谋 略:完全。? C.今宜肃纲纪 肃:严肃。? D.由是与善长忤 忤:抵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了刘基“相才”和“相器”的一组是(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基不仅通晓经史,还精于象纬之学,人们把他与诸葛孔明相提并论。?B.刘基了解天下大势,有远见卓识,太祖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成就了帝业。?C.刘基认为宋、元纲纪过于宽纵,以至失去了天下,他建议太祖严肃纲纪。?D.刘基得罪了一些人,为防日后遭报复,巧妙地否决了太祖提名的杨宪等人。5.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2)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与物多忤。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4-11 14:08
答案:解析: 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俦:类、辈。C项,肃:严肃。可以参照“肃清”。D项,忤:抵触。可以参照“忤逆”。B项,略:大致。?答案:B?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将要/姑且;B项,比/到;C项,那/表祈使的语气词;D项,表转折的连词。?答案:D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组,“有廉直声”是体现他的操守;B组,“口不言切”是怕招来祸患;C组,“宋、元宽纵失下,今宜肃纲纪”“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分别表现了刘基的“相才”和“相器”;D组,“基不听”,体现他的魄力。?答案:C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B、?C三项,在文章相应位置都有明确的表述。D项,刘基否决这些宰相的人选,不是出于个人的目的。?答案:D?5.(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持”“己无与者”。?参考答案:作为宰相,心里应该像一碗水那样公平,把义理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不加入自己的主观意见。?(2)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佐”“忤”。参考答案:刘基辅佐明太祖统一天下,他料事如同神明一样准确。生性刚烈,疾恶如仇,与别人多有抵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4-11 15:15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