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来的采访中,大凡了解些时传祥的,谈话多是这么“转折”的…...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19 09:38
- 提问者网友:辞取
- 2021-12-19 02:59
在后来的采访中,大凡了解些时传祥的,谈话多是这么“转折”的…… 20世纪50年代,掏粪是纯体力活。背在肩上那半人多高的粪桶有十多公斤重,装满了粪便就是五十多公斤。时传祥每天掏完了再背,一天的总重量得有五吨。解放后,他掏了十七八年粪,基本上没休过节假日,右肩磨出了巴掌大一块又黑又硬的老茧! 他觉得这没什么:“不干好,人家不方便。” 花市下四条胡同耿大爷家厕所墙倒了,砖块掉进厕坑。时传祥卷起袖子,用手把砖一块块捞出来,用水冲干净,再把墙头垒好,把厕所清扫干净。 1958年,运粪改用汽车了。时传祥说:“咱要人不等车、车不等人、加快周转、分秒必争。”在他的带动下,原来每人每天平均背粪50桶,一下子增加到93桶。刮风下雨也是一样。 1959年1O月26日,时传祥出席了“全国群英会”。这一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接见了代表们。刘少奇紧紧握着他的手: “你们干劲可真足啊!再加把劲,把全市的清洁工人都带动起来嘛。”刘少奇从自己口袋里摘下一支“英雄”牌金笔,送给时传祥,“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很快,一张国家主席与掏粪工诚挚握手交谈的照片传遍了大江南北。于是就有了“掏粪热”。 1964年12月,时传祥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65年国庆,时传祥被推选为北京市观礼团副团长,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解放前也背了十几年粪,却经常挨打挨骂吃不饱的时传祥动情了。至今,他的儿女们还清楚地记得,爸爸当年讲起周总理给他夹菜劝饭这一往事时的口气和眼神……(1)选段表现了时传祥怎样的特点?其特点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2)出席“全国群英会”时刘少奇给予时传祥怎样的评价?(3)选段中画线句子说明了什么?(4)有人说“时传祥已经过时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联系实际说说你的认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梦中风几里
- 2021-12-19 04:16
答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过活
- 2021-12-19 04:40
我检查一下我的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