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位分的来源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1 22:37
- 提问者网友:温旧梦泪无声
- 2021-04-10 23:37
等位分的来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秋
- 2021-04-11 00:43
由于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高校招生的原则是按考生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位录取的,因此考生的位次比考试分数更能说明情况。如:王同学某年考了700分,但全省其他考生都考了701分,王同学仍是最后一名,没有任何录取机会;而李同学某年考了10分,但其他考生都考了9分,李是第一名,所有的学校随他选(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为了使不同年度的高考分数能够直接进行比较,避免由于考试难度变化带来的分数起伏,作为高考标准改革的一部分,我国陆续在广东、海南等省的高考分数报告中使用了标准分制度。标准分是教育测量学理论的概念,是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解释考生分数的科学工具。它是通过计算每位考生原始分数在全省考生该分数的百分比,再根据正态分布曲线进行转换之后,经放大处理后得出的数字,标准分反映了考生在全省中所处的位次情况,可以在不同考生群体、不同的考试间进行对比。正态分布曲线表示了考生成绩的分布状态,成绩分布的高峰位于正中央,并向左右两侧逐渐下降,分值范围为100~900分。在正态分布曲线图(如下图)中横轴代表标准分,最低分为100分,最高分为900分,中间位置则为500分,纵轴则代表对应分数上的考生人数,整个图表示了考生成绩的分布情况。 在大规模标准化考试中,中等成绩的考生所占全部考生比例远远高于高分和低分考生所占比例,这与正态分布规律是相符合的。 标准分表明的是分数的位次情况,但仅考虑了考生群体自身和试题难度的变化因素,没有考虑高校招生计划数与考生总人数的联系等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在指导志愿填报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标准分的基础上,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人数对各年的标准分进行修正,进一步消除因计划和考生人数变动带来的误差,其精准性更高。修正后的标准分即为“等位分”。 自高考实行看分数填志愿以来,考生的高考成绩和高校往年的实际录取分数成了高考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但因每年高考的试题难度不同,参加考试的考生人数不同,各高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数也不同,各年的高考分数不能直接相互比较。比如,2005年的600分和2004年的600分在位次百分比上就不等值,不能简单地直接划等号。过去大多数人的作法往往是靠估计,如看某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比当年控制分数线高多少,再看自己的分数比省控线高多少,将两个数值相互比较,以此判读高校的历年录取数据。这种方法很简单,但凭感觉的成分太大,仅仅是压缩了分值区域,并没有改变分数不能对比的实质。就好比2005年超过省控线20分与2004年超过省控线20分不能划等号一样。等位分排除了因考试难度差异、招生计划、考生人数等变动因素所带来的干扰,使得考生可以很方便地直接将当年的考试分数对应位置与历年进行对比。如:A同学2010年理科高考得分501分,换算等位分为D621.4分,而2009年488的原始分换算的等位分也是D621.4分。也就是说,2010年理科的501分和2009年488分所处位置是一样的,考生可以以这些分数去参考当年学校的录取情况。作为一项研究成果,仅供参考。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