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科学培养对小孩的好处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17:42
- 提问者网友:辞取
- 2021-12-24 02:34
疯狂科学培养对小孩的好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12-24 03:45
一.满足幼儿合理需要,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满足幼儿物质需要,保障幼儿身体健康满足幼儿的物质需要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必要前提。幼儿的物质需要主要包括他们对吃、喝、穿、住的需要,即我们要给幼儿提供富含营养的食品、适宜的饮用水、服装和住房。幼儿的这些需要目前在家庭、在幼儿园基本上能够得到满足。在满足幼儿对物质需要的同时,成人往往比较忽视对幼儿精神需要的满足。
(二)满足幼儿精神需要,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幼儿的精神需要有许多种,其中对游戏的需要、对安全的需要、对求知的需要、对交往的需要、对归属的需要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1.对游戏的需要。幼儿有强烈的玩游戏的需要,有的幼儿甚至不吃不喝也要游戏。游戏又是幼儿最佳的学习途径,幼儿的所有学习过程都可以通过游戏实现,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工作。幼儿阶段的游戏有三大类。
(1)练习性游戏,1岁-3岁幼儿表现明显。如幼儿拉着小鸭车在屋里来回走;把小积木块放进盒子,倒出来,又装进去,又倒出来,再装进去,再倒出来;拿着小铲子,在地上哒哒哒不停地敲。在练习性游戏中,幼儿熟悉着各种物品的特点、属性,练习着各种动作,体验着距离的远近,空间的里外、上下等。这种游戏与幼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急需了解、熟悉周围事物有关。
(2)象征性游戏,1岁-6岁幼儿表现明显。这种游戏最明显的特点是假装,一切都是假装的。人物是假装的:我当爸爸,你当妈妈,他当孩子。物品是假装的:半个皮球可能现在是帽子,幼儿把它戴在头上,过一会儿它可能成了家里做饭用的锅,再过一会儿它又可能成了给娃娃洗澡用的澡盆。情节是假装的:在家做饭、到商店买东西、带孩子看病、乘坐公共汽车等。虽然一切都是假装的,但幼儿玩得特别认真、投入。在象征性游戏中,幼儿使用着练习性游戏里学会的各种动作、对各种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及语言,体会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种规则的含义等。这种游戏与幼儿有不断地与周围的人、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怎样的行为在该环境中才是适宜的需要有关。它是幼儿阶段最具标志性的游戏类型。这种游戏延续到成人阶段即是戏剧表演。
(3)规则性游戏,幼儿5岁-6岁开始发展起来。幼儿的规则游戏是棋类游戏和户外体育游戏。在这类游戏中幼儿必须遵守游戏的规则,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行动。这需要幼儿有一定的规则理解能力,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等。它要求幼儿服从规则,克服自我中心化思维。这种游戏延续到成人是各种体育竞赛。各种游戏对幼儿都有独特的发展价值。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就象鱼儿对水的需要、人对空气的需要一样。但是,有些成人用成人社会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认为游戏是浪费时间,是不务正业。事实证明,正是由于有些人在幼儿阶段游戏得不充分,导致了他们的发展迟缓或发展障碍。
2.对安全的需要。这里主要是指心理安全。有了安全的心理环境,幼儿才能有学习的愿望和行动。但由于成人对幼儿各方面特点的不了解,他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幼儿,幼儿又做不到成人的标准,造成幼儿经常处于无端地受到各种批评的状态。如幼儿由于自身能力所限,各方面的表现自然会差于成人,有时他们会穿反鞋、有时他们会撒饭、有时不小心可能把杯子摔碎了、画画可能会画得不够象等等,这些本来都是正常现象,但成人经常会拿它当成孩子的缺点进行批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孩子形成紧张、拘谨、刻板的性格。
3.对求知的需要。幼儿天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他们经常会主动学习。幼儿的这......余下全文>>
(一)满足幼儿物质需要,保障幼儿身体健康满足幼儿的物质需要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必要前提。幼儿的物质需要主要包括他们对吃、喝、穿、住的需要,即我们要给幼儿提供富含营养的食品、适宜的饮用水、服装和住房。幼儿的这些需要目前在家庭、在幼儿园基本上能够得到满足。在满足幼儿对物质需要的同时,成人往往比较忽视对幼儿精神需要的满足。
(二)满足幼儿精神需要,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幼儿的精神需要有许多种,其中对游戏的需要、对安全的需要、对求知的需要、对交往的需要、对归属的需要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1.对游戏的需要。幼儿有强烈的玩游戏的需要,有的幼儿甚至不吃不喝也要游戏。游戏又是幼儿最佳的学习途径,幼儿的所有学习过程都可以通过游戏实现,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工作。幼儿阶段的游戏有三大类。
(1)练习性游戏,1岁-3岁幼儿表现明显。如幼儿拉着小鸭车在屋里来回走;把小积木块放进盒子,倒出来,又装进去,又倒出来,再装进去,再倒出来;拿着小铲子,在地上哒哒哒不停地敲。在练习性游戏中,幼儿熟悉着各种物品的特点、属性,练习着各种动作,体验着距离的远近,空间的里外、上下等。这种游戏与幼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急需了解、熟悉周围事物有关。
(2)象征性游戏,1岁-6岁幼儿表现明显。这种游戏最明显的特点是假装,一切都是假装的。人物是假装的:我当爸爸,你当妈妈,他当孩子。物品是假装的:半个皮球可能现在是帽子,幼儿把它戴在头上,过一会儿它可能成了家里做饭用的锅,再过一会儿它又可能成了给娃娃洗澡用的澡盆。情节是假装的:在家做饭、到商店买东西、带孩子看病、乘坐公共汽车等。虽然一切都是假装的,但幼儿玩得特别认真、投入。在象征性游戏中,幼儿使用着练习性游戏里学会的各种动作、对各种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及语言,体会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种规则的含义等。这种游戏与幼儿有不断地与周围的人、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怎样的行为在该环境中才是适宜的需要有关。它是幼儿阶段最具标志性的游戏类型。这种游戏延续到成人阶段即是戏剧表演。
(3)规则性游戏,幼儿5岁-6岁开始发展起来。幼儿的规则游戏是棋类游戏和户外体育游戏。在这类游戏中幼儿必须遵守游戏的规则,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行动。这需要幼儿有一定的规则理解能力,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等。它要求幼儿服从规则,克服自我中心化思维。这种游戏延续到成人是各种体育竞赛。各种游戏对幼儿都有独特的发展价值。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就象鱼儿对水的需要、人对空气的需要一样。但是,有些成人用成人社会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认为游戏是浪费时间,是不务正业。事实证明,正是由于有些人在幼儿阶段游戏得不充分,导致了他们的发展迟缓或发展障碍。
2.对安全的需要。这里主要是指心理安全。有了安全的心理环境,幼儿才能有学习的愿望和行动。但由于成人对幼儿各方面特点的不了解,他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幼儿,幼儿又做不到成人的标准,造成幼儿经常处于无端地受到各种批评的状态。如幼儿由于自身能力所限,各方面的表现自然会差于成人,有时他们会穿反鞋、有时他们会撒饭、有时不小心可能把杯子摔碎了、画画可能会画得不够象等等,这些本来都是正常现象,但成人经常会拿它当成孩子的缺点进行批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孩子形成紧张、拘谨、刻板的性格。
3.对求知的需要。幼儿天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他们经常会主动学习。幼儿的这......余下全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平生事
- 2021-12-24 04:02
我也是这个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