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下贾樟柯的电影风格
答案:4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03:19
- 提问者网友:两耳就是菩提
- 2021-04-02 05:00
归纳下贾樟柯的电影风格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岸风
- 2021-04-02 05:17
中国电影集体向好莱坞投降,沉沦于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贾樟柯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从《小武》发端,到如潮好评的《三峡好人》,贾樟柯的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为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诠释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
与曾经流行的批判现实主义相比,贾樟柯的叙事更为沉静和不张扬,从不做单纯的道德判断,而是通过个性鲜明的纪实性风格一一拓展;与现代虚无主义相比,贾樟柯更是从不故弄玄虚,倾力专注于历史变迁中的细枝末节,在冷酷的现实中保持着一种温暖的基调。
如何切入现实对很多导演来说困难重重,贾樟柯却举重若轻,这来源于其独特的视角和敏感的心态,总是能找到自己的方式重构历史的记忆:《小武》中冷静的镜头、纪实的风格立即从纷繁复杂的变迁中重塑了一代人的感觉;《世界》在更大规模上表达了中国的变迁;《三峡好人》不但展示出广阔的社会变迁图景,而且虚构性被置于纪实性的叙述之中。他的电影有自己的世界,并且在以自己的方式在思考这个世界变迁的意义。
因此,如果把贾樟柯置于更宏大的历史坐标中考量,他掀起的最大波澜,甚至已经不是几部电影所能概括。隔了十年回头去看,贾樟柯影像的文本意义恰恰是对正在经历激烈全球化变迁的古老中国的一段惊心动魄的记录,所有的细节已经沉淀到时间的潜流里去,留下的是一个个沉默的动容、一段段不朽的绝唱。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
与曾经流行的批判现实主义相比,贾樟柯的叙事更为沉静和不张扬,从不做单纯的道德判断,而是通过个性鲜明的纪实性风格一一拓展;与现代虚无主义相比,贾樟柯更是从不故弄玄虚,倾力专注于历史变迁中的细枝末节,在冷酷的现实中保持着一种温暖的基调。
如何切入现实对很多导演来说困难重重,贾樟柯却举重若轻,这来源于其独特的视角和敏感的心态,总是能找到自己的方式重构历史的记忆:《小武》中冷静的镜头、纪实的风格立即从纷繁复杂的变迁中重塑了一代人的感觉;《世界》在更大规模上表达了中国的变迁;《三峡好人》不但展示出广阔的社会变迁图景,而且虚构性被置于纪实性的叙述之中。他的电影有自己的世界,并且在以自己的方式在思考这个世界变迁的意义。
因此,如果把贾樟柯置于更宏大的历史坐标中考量,他掀起的最大波澜,甚至已经不是几部电影所能概括。隔了十年回头去看,贾樟柯影像的文本意义恰恰是对正在经历激烈全球化变迁的古老中国的一段惊心动魄的记录,所有的细节已经沉淀到时间的潜流里去,留下的是一个个沉默的动容、一段段不朽的绝唱。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4-02 09:09
大哥。你这问题。。。。。。。我挺喜欢看他的电影。。但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理解不同。。意义不同。。差老鼻子了
- 2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4-02 07:41
写实 平铺叙事 以令人窒息的写实 既让人觉得真实的喘不过气来 同时又让人觉得近的难以接受
- 3楼网友:逐風
- 2021-04-02 06:23
初次观看贾樟柯的影片,是在2002年的东京,一间只有数十个座位的艺术影院里。《站台》,那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愉快观影经历。接下来,在东京的FLIMX影展上,我又观看了《任逍遥》。而令贾樟柯开始被国际影坛瞩目的《小武》,则以盗版光碟的身份姗姗来迟。通过这三部作品,我对贾樟柯,这位个子矮小、笑容温和但有一种韧劲和敏锐的同龄人油然生出了敬重。从那时起,我一直想为他的作品写点什么。
2005年的川口国际数码影展上,我看了贾樟柯的《世界》。事先知悉了中国舆论不少对此片的批评不满,自己也有些半信半疑,但看完才发现贾樟柯仍旧是贾樟柯,完全没有令人失望。于是,终于提起笔来,准备完成早就给自己安排过的任务。
2005年的川口国际数码影展上,我看了贾樟柯的《世界》。事先知悉了中国舆论不少对此片的批评不满,自己也有些半信半疑,但看完才发现贾樟柯仍旧是贾樟柯,完全没有令人失望。于是,终于提起笔来,准备完成早就给自己安排过的任务。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