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古代还有什么读法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3 06:35
- 提问者网友:抽煙菂渘情少年
- 2021-02-22 17:43
小孩在古代还有什么读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2-22 19:18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亦作“襁緥”、“襁保”、“繦緥”。据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记载:“襁,长尺二寸,阔八寸,以约小儿于背;褓,小儿被也。”(即:包裹婴儿的带子和被子)
孩提:指2到3岁的儿童,也作“孩抱”和“提孩”。典出《孟子·尽心》:“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唐人颜师古曰:“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
垂髫:指幼童时期,也作垂发。古代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晋人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古代又有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8岁称“龆年”的说法。
总角:古代儿童的泛称,一般指8到14岁的少年。古人将儿童的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典出《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髻结之。”《诗经》亦有此记载,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又《齐风·甫田》“总角 兮”。
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后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此词在古代有时也比喻无知的年轻人,用以讥讽他人年幼无知。 如:“黄颔小儿”、“黄口小儿”、“黄口小雀”。
舞勺之年:指13到15岁的男孩。据《礼记》的记载:勺,为一种乐舞,古代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唐人孔颖达注曰:“舞勺者熊氏云:勺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
舞象之年:指15到20岁的男童。“舞象”为是成童的代名词。原为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即:可以从事征战了。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丈许,在春末夏初开花,成穗状,初为嫩叶所卷,叶渐展而花渐开,二月正是含苞期。因此常常被用来形容少女的纯洁天真和做梦的年龄,亦有比喻处女的意思。典出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之年:指古代女子成年时,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典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弱冠之年:指古代男子成年时。据《礼记·曲礼上》记载:“二十曰弱,冠。” 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亦曰:“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古时候,不论男女从小都要蓄留长发,待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家族都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子20岁行冠礼。所谓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曰:“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
孩提:指2到3岁的儿童,也作“孩抱”和“提孩”。典出《孟子·尽心》:“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唐人颜师古曰:“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
垂髫:指幼童时期,也作垂发。古代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晋人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古代又有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8岁称“龆年”的说法。
总角:古代儿童的泛称,一般指8到14岁的少年。古人将儿童的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典出《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髻结之。”《诗经》亦有此记载,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又《齐风·甫田》“总角 兮”。
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后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此词在古代有时也比喻无知的年轻人,用以讥讽他人年幼无知。 如:“黄颔小儿”、“黄口小儿”、“黄口小雀”。
舞勺之年:指13到15岁的男孩。据《礼记》的记载:勺,为一种乐舞,古代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唐人孔颖达注曰:“舞勺者熊氏云:勺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
舞象之年:指15到20岁的男童。“舞象”为是成童的代名词。原为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即:可以从事征战了。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丈许,在春末夏初开花,成穗状,初为嫩叶所卷,叶渐展而花渐开,二月正是含苞期。因此常常被用来形容少女的纯洁天真和做梦的年龄,亦有比喻处女的意思。典出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之年:指古代女子成年时,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典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弱冠之年:指古代男子成年时。据《礼记·曲礼上》记载:“二十曰弱,冠。” 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亦曰:“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古时候,不论男女从小都要蓄留长发,待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家族都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子20岁行冠礼。所谓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曰:“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2-22 20:38
没看懂什么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