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家长会上我为哑巴父亲当翻译
夜已晚,同学们早就三五成群地走出了校园,我却静静地坐在操场的石阶上,不愿离去。一想到家长会的那张通知单,我就不知该何去何从。
儿时,每当我和父母走在一起,身边就会有人指指点点,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逐渐长大后,我才知道,原来我的父母是聋哑人,他们只能用手来交流。因为不愿看到旁人歧视或同情的目光,所以在潜意识里我开始回避这个事实。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下大雨,我刚走到教学楼门口,就看到校门口黑压压等着一群家长。所有的同学都在人群中寻找着自己的父母,我却恰恰相反,宁可淋雨回去,也不愿父母来接我。不想,父亲恰恰就站在人群的最前排,望着楼门口的方向。
当我的大脑还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阻止父亲的手语时,父亲就在看到我后兴奋地比划起来,同时,还伴随着他咿咿呀呀变调的声音。
顿时,同学们惊异的目光齐唰唰投向了我。我却不敢回头看,一直跑到离父亲大约两米的地方才停下来。可我的泪水已伴着雨水流了一脸。那一刻,我真希望他不是我爸爸。
此后,经常会有同学在我身后指指点点的,甚至有人问我:“为什么你不是聋哑人?……”
也因此,我心里非常排斥我的父亲母亲,人也开始变得孤僻沉默。
升入初中后,我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没有人知道我的父母是聋哑人,更没有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的,我的心情渐渐开朗起夹。然而,就在我刚刚找回了一点自信时,却意外地接到了这封家长会的通知单。通知单上写着,后天,让我和我父母中的一位到学校来开家长会。一想到我的同学们在见过我的父母后,又将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的,我就感到沮丧极了。
我想找个借口让我的父母回避这次家长会,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
这天终于不可避免地来到了。清晨,父亲拿着通知单,早早地收拾好东西和我一起前往学校。在去学校的路上,我用手语告诉父亲,在家长会上只要听老师说就行,一定不要发表意见。父亲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家长会开始后,老师让家长发表一下对我们学生的希望。家长们客气地相互让着。于是,老师说:那么,还是先从班干部的家长开始吧。
就这样,班长的家长讲完话后,老师将目光立即转到我和父亲的身上。顿时,我感到脑中一片空白,失神地呆住了。父亲也用手轻轻碰了我一下,尴尬地看着我,眼中流露出一种无助的神情。
事到如今,我还能怎样呢。于是,我低着头站起来,脸憋得通红通红的。在老师迷惑的眼神下,我用小得不能再小的声音说:“我父亲是聋哑人,他不能说话。”说完后,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老师并没有想到是这种情况。教室里静了有一分钟之后,老师慢慢走到我身边,轻声说:“茉儿,对不起,我并不知道……”
随后,老师走上讲台诚恳地说:“同学们,人一生中有很多事情是不能改变的,比如我们的父母兄妹。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应该正确地面对并勇敢地接受这些现实。茉儿的家长和我们所有的家长一样,是个称职的好家长。甚至,他要比一般的家长付出更多,才能换来茉儿今天这么优秀的学习成绩!”
老师的话重重地敲在了我的心坎上。是啊,我的父母和别的父母一样疼爱我。他们养育我甚至比别的父母付出的心血更多,也因此更应该有权发表他们的想法。于是,我擦干眼泪又一次站起来,在老师鼓励的眼神中拉着父亲的手说:“我的父亲不能说话,但我能。今天我就来当他的嘴,把他用手语说出的心里话翻译给大家!”
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我看着父亲的手势说起来。此时一向坚强的父亲,眼眶也湿润了!
1.本文开篇先写“我”拿着家长会通知无所适从,然后从小时候的事情写起。这种叙述方法叫 。其作用是 。
2.请举出文章中“前后照应”的情节并分析其作用。
3.文章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了“我”的形象,请找出一处并分析。
4.为什么“一向坚强的父亲,眼眶也湿润了”?
5.如果再有人向“我”表示同情或歧视时,“我”会对他说些什么?(不少于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