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斯文不坠,其典故是什么?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31 03:43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03-30 05:55
何谓斯文不坠,其典故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3-30 07:19
《王阳明大传》
第七回 再上旅途
周月亮 著
12.大量者用之即同 小机者执之即异
自得之学虽是阳明自得而来,却得了湛不少强化训练。所以,王总说湛使他去了邪僻,得入正道。这其中有客气、推誉的成分。阳明在阳明洞中修炼时已了悟了自得的重要性。但要从思想史上说,自得之学的首创者是湛的老师陈白沙。白沙初年,由书本寻找入道门径,像阳明遵从朱子的教诲循序格物一无所得一样,累年无所得。他真诚的修练说出的话令人可信:我心与此理总不接茬、不搭界。他开始转向,转变与我心中自求的道儿上来。他的口号是:“道也者,自我得之。”
湛甘泉一生极尊师道,弘扬师道不遗余力,只要有条件就建造白沙祠堂。从大方向上说,他与湛、上至白沙是一条道儿上的。但阳明有他的独到之处。
方叔贤去西樵山去修自得之学去了,黄宗贤去雁荡山、天台山之间去修自得之学去了,湛甘泉则在萧山和湖湘之间盖起了别墅,离王的阳明洞才几十里,书屋也将落成,阳明“闻之喜极”。他曾与黄、湛有约,他们要继续在一起聚讲圣学,还将像在京城一样--几个人死缠烂打在一起,共进圣学之道。黄则声称是为他二人打前站的。王是信以为真的。他觉得人活着乐趣莫大同此,像孔子最欣赏曾点那逍遥的气象一样。
他别方叔贤的诗说“请君静后看〈羲〉画(指八卦),曾有陈篇一字不? ”因为方有重书本的倾向,特提出规劝。关于自得的话头是:“道本无为只在人,自行自住岂须邻?”这是化用“我道不孤,德必有邻”的典故。他嘲笑那些想从知见觅虚灵的做法是在缘木求鱼。
他别湛甘泉的诗充满了生离死别的忧伤,像刘备送徐庶一样。在飞短流长的官场文人圈子中,像湛那样淡泊的人,依然有人瞎猜疑,王的答复是:“黄鹤万里逝,岂伊为稻粱?”阳明的紧迫感跃然纸上:“世艰变倏忽,人命非可常。斯文天未坠,别短会日长。”最后以他们幽居林泉讲学论道,共辅斯文不坠作结。
跟黄宗贤也说了协隐同游、拂衣还旧山的话,更让人琢磨的是劈头两句:“古人戒从恶,今人戒从善。”
呜呼!世风浇漓如此,已无外援可恃,只能从本心“自得”道德意志了,恰似蜻蜓自食其尾以汲取氧气。参考资料:《王阳明大传》
第七回 再上旅途
周月亮 著
12.大量者用之即同 小机者执之即异
自得之学虽是阳明自得而来,却得了湛不少强化训练。所以,王总说湛使他去了邪僻,得入正道。这其中有客气、推誉的成分。阳明在阳明洞中修炼时已了悟了自得的重要性。但要从思想史上说,自得之学的首创者是湛的老师陈白沙。白沙初年,由书本寻找入道门径,像阳明遵从朱子的教诲循序格物一无所得一样,累年无所得。他真诚的修练说出的话令人可信:我心与此理总不接茬、不搭界。他开始转向,转变与我心中自求的道儿上来。他的口号是:“道也者,自我得之。”
湛甘泉一生极尊师道,弘扬师道不遗余力,只要有条件就建造白沙祠堂。从大方向上说,他与湛、上至白沙是一条道儿上的。但阳明有他的独到之处。
方叔贤去西樵山去修自得之学去了,黄宗贤去雁荡山、天台山之间去修自得之学去了,湛甘泉则在萧山和湖湘之间盖起了别墅,离王的阳明洞才几十里,书屋也将落成,阳明“闻之喜极”。他曾与黄、湛有约,他们要继续在一起聚讲圣学,还将像在京城一样--几个人死缠烂打在一起,共进圣学之道。黄则声称是为他二人打前站的。王是信以为真的。他觉得人活着乐趣莫大同此,像孔子最欣赏曾点那逍遥的气象一样。
他别方叔贤的诗说“请君静后看〈羲〉画(指八卦),曾有陈篇一字不? ”因为方有重书本的倾向,特提出规劝。关于自得的话头是:“道本无为只在人,自行自住岂须邻?”这是化用“我道不孤,德必有邻”的典故。他嘲笑那些想从知见觅虚灵的做法是在缘木求鱼。
他别湛甘泉的诗充满了生离死别的忧伤,像刘备送徐庶一样。在飞短流长的官场文人圈子中,像湛那样淡泊的人,依然有人瞎猜疑,王的答复是:“黄鹤万里逝,岂伊为稻粱?”阳明的紧迫感跃然纸上:“世艰变倏忽,人命非可常。斯文天未坠,别短会日长。”最后以他们幽居林泉讲学论道,共辅斯文不坠作结。
跟黄宗贤也说了协隐同游、拂衣还旧山的话,更让人琢磨的是劈头两句:“古人戒从恶,今人戒从善。”
呜呼!世风浇漓如此,已无外援可恃,只能从本心“自得”道德意志了,恰似蜻蜓自食其尾以汲取氧气。参考资料:《王阳明大传》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