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景深是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22:44
- 提问者网友:嘚啵嘚啵
- 2021-03-26 13:50
相机景深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0-08-02 00:39
问题一:单反相机的景深是代表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景深(depth of field)就是聚焦清晰的焦点前后“可接受的清晰区域”。这段距离的特点是实焦点后面清晰的距离要长于前面清晰的距离,对于任意口径来说,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清晰范围前后较短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景深浅(或景深短);而清晰范围较大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景深深(或景深长)。问题二:景深是什么意思?? 初学者对景深的理解可以用“虚化”更容易亲近,就是指背景虚化程度咯:) 。简单的说就是你拍出的片子可以照出多远的距离。
所有景物全清楚,是大景深;只有聚焦部分清楚,是小景深。举例:假如让你的五位朋友站成一条斜线(一个站在一个左肩膀的后面,相隔2米吧),这样你可以看到他们每个人的脸。然后你站在你第一个朋友的正前方约2米(几米都可以,我这是举个例子)处调节光圈,假如是一个小光圈,这时你可以清楚地看见第二个到第五个朋友的脸,其他的都看不清楚;然后你再把光圈调大,这时你拍出的照片可以清楚的看见第三个到第4个朋友的脸,其他的都看不清楚。这个清楚地范围就是景深
PS.其它参考资料: baike.baidu.com/view/7278.htm问题三:相机术语中景深是什么意思? 景深: 就是在调焦使影像清晰,在焦点的前后有一段距离内的区域,能够清晰显现 而这一段范围我们称之为景深,景深越长,那么能清晰呈现的范围越大 反之,景深愈小,则前景或背景会变得模糊,模糊是因为聚焦松散所形成的一种朦胧现象。 从光学理论来看,在镜头的焦距下,能够清楚呈像的只有在一物距上的平面,在此面外的景物都会模糊。问题四:佳能550d的单反相机的景深是什么意思?怎么调景深? 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景深相机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在聚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在镜头前方(调焦点的前、后)有一段一定长度的空间,当被摄物体位于这段空间内时,其在底片上的成像恰位于焦点前后这两个弥散圆之间。被摄体所在的这段空间的长度,就叫景深。换言之,在这段空间内的被摄体,其呈现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这段空间的长度就是景深
什么是景深?景深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景深(depth of field)就是聚焦清晰的焦点前后“可接受的清晰区域”。这段距离的特点是实焦点后面清晰的距离要长于前面清晰的距离,对于任意口径来说,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清晰范围前后较短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景深浅(或景深短);而清晰范围较大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景深深(或景深长)。
景深浅有利于虚化背景
清晰范围的差别基于几方面的标准,教科书在解释景深时必需要讨论“最小弥散圈”的概念,但那是一个对于实际应用并非必要、复杂的技术问题。 例如:你在动物园将镜头焦点调在老虎的眼睛上,在底片上它的眼睛就是最清晰的。而这时老虎的嘴巴,还有其身后的树皮,在最终的照片上也显出可以接受的清晰影像。当你的视线从调焦点的眼睛移开时,模糊的程度就逐渐加大。在近处前景和远处背景上的物体离老虎越远,清晰度就越差。
弥散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
因此,“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部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被拍摄到景物。
景深规则一: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口径是影响景深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唯一可以在不用改变拍摄位置和透视角度的情况下达到改变景深效果的方法(如下图),如f16或f22光圈,产生广泛的清晰调焦范围。相反,f2.8或f4产生短浅的景深,前景和背景上的可接受的清晰范围要小得多。 但是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数码单反相机和具有光圈优先AE功能的消费级数码相机机。
光圈口径与景深的关系
创作一幅作品而非简单地拍照,光圈的选择就是一个基本的要素。即便在使用程序曝光模式时,你也应该在可行的情况下选用最合适的光圈和速度的组合。
景深规则二: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这是最便于得到浅景深效果的方法,
景深规则三: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这是拍摄花朵等小物件时的最佳方法,在最广角端近距离拍摄是数码相机的优势之一,而对于拥有消费级数码相机的众多家庭用户来说,合理利用这一规则可以使您在拍摄中更加如鱼得水。
基于以上分析,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的摄距+长焦距镜头”能获取最小景深的效果。采用“最小光圈+最短焦距镜头+超焦距聚焦”能获取最大景深效果。目前,一般家用数码相机都是大景深,很难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只有在用微距拍摄的时候才能看出背景虚化的效果问题五:摄影景深是什么? 景深的意思是清晰的范围,所以小景深的曝光组合能够拍出更大的背景虚化效果。
这个相机组合很难拍出明显的背景虚化效果,影响景深的因素有三个:
光圈、焦距、物距川
变化关系是: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物距越小景深越小
所以,要拍出虚化效果,经应该使用大光圈、长焦距、小物距。
这个镜头
光圈F3.5-F5.6没有很大,焦距属于短焦,最近对焦距离。0.25还算可以比较近,但总体来讲不适合拍摄虚化效果。
这个kr还有一个套机组合中有55-300,就可以有相当的虚化了,可以考虑那个镜头,或者其他的长焦。问题六:单反相机,小光圈大景深,大光圈小景深,是什么意思 按下相机上的快门时,会有一个孔被打开以使传感器捕捉进入相机的光线(译者注:光圈实际是一直打开的,在按下快门时会收缩至设定值)。你设置的光圈值就影响着这个孔打开的大小。孔开的越大,就会有越多的光线进来,孔开的越小,进入的光线就越少
景深(DOF)是指照片中在对焦平面前后画面清晰的部分。大景深意味着照片无论远近静物大部分都是清晰的(比如用f/22光圈拍摄的照片中前后景都非常清晰)。 小(或浅)景深意味着照片中只有一部分画面是清晰的,其他画面都被虚化掉了
乱画的图,相机物体一样距离 光圈不同,景深不同问题七:照相机 一般景深多少??? 景深由光圈决定,家用数码相机,就是那些便携的小相机,镜头近端一般最大光圈是F2.8-3.5之间,远端的话是F5左右,好一些的相机,比如松下LX3的镜头最大光圈是F2。
而单反相机的景深有镜头决定
1、镜头的焦距越大景深小,反之景深大。例如,在同等光圈下,300mm的景深要比125mm的景深要浅。
2、镜头的光圈越大景深就大(即相对通光孔径小),反之景深小;(也可以理解光圈指数越小,景深越浅。)例如,同等焦距下,F1.0的光圈指数要大于F22。F1.0的景深要比F22的要浅。问题八:怎么求照相机的景深 景深,就是在拍摄的场景中,被摄主体呈现出清晰的范围。景深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很浅,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摄影的模式来控制景深的长短。
一般会影响到景深长短的原因,有下面三种:
1.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在拍摄距离不变的拍摄情况下,使用大光圈来拍摄时,因为景深变浅,被摄体的前后景物会变得比较模糊。而使用小光圈时,被摄体前后景物清晰的距离就会变长。
2.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浅,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长
在光圈、快门都不变时,拍摄同一个场景,使用长镜头会让景深变浅。而使用广角镜时,景深就会变长。
3.距离拍摄体越近时、景深越浅,距离拍摄体越远时、景深越长
在光圈、快门、镜头焦距都不变的情况下,拍摄同一场景,离被摄体越近时,景深就会越浅。离被摄体越远时,景深就会越长。问题九:景深效果的解释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之为小景深)。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问题十:数码相机光圈是什么意思怎么回事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与实际大小成反比,F值越小,光圈口径越大。光圈的相对口径也可以称为焦强,即镜头允许光线进入的能力,指镜头上的光孔,光孔越大,光就进来的越多,所需曝光时间就越短,因相机抖动对清晰度的影响就越小,即使在光线较弱时,光控大的镜头也能拍摄(如f1.2、1.4 、2.、2.8等)如果使用光孔较小的镜头就很难拍摄了。
光圈f值=川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 光圈口径大小对所需要的透镜直径影响很大,长焦据时光线路径长、损失大,要让同样的光线达到感光层, 光孔的直径就必须相应增大。基本公式是:在焦强(光圈)不变的情况下,焦距增加一倍其透镜直径也必须增加一倍。假如50mm焦距镜头F2.8镜片直径是40mm如果100mm焦距要达到F2.8则需要镜片达到80mm,如果是200mm则需要镜片达到160mm。定焦镜头就是这么制造的。由于其体积太大,成本太高,工艺太复杂。不利于推广。因此科学家在牺牲进光量的前提下制造了“浮动光圈镜头”就是光圈随着焦距的加大而自动缩小。我们的小DC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镜头。质量当然不如单反机的定焦镜头或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
所有景物全清楚,是大景深;只有聚焦部分清楚,是小景深。举例:假如让你的五位朋友站成一条斜线(一个站在一个左肩膀的后面,相隔2米吧),这样你可以看到他们每个人的脸。然后你站在你第一个朋友的正前方约2米(几米都可以,我这是举个例子)处调节光圈,假如是一个小光圈,这时你可以清楚地看见第二个到第五个朋友的脸,其他的都看不清楚;然后你再把光圈调大,这时你拍出的照片可以清楚的看见第三个到第4个朋友的脸,其他的都看不清楚。这个清楚地范围就是景深
PS.其它参考资料: baike.baidu.com/view/7278.htm问题三:相机术语中景深是什么意思? 景深: 就是在调焦使影像清晰,在焦点的前后有一段距离内的区域,能够清晰显现 而这一段范围我们称之为景深,景深越长,那么能清晰呈现的范围越大 反之,景深愈小,则前景或背景会变得模糊,模糊是因为聚焦松散所形成的一种朦胧现象。 从光学理论来看,在镜头的焦距下,能够清楚呈像的只有在一物距上的平面,在此面外的景物都会模糊。问题四:佳能550d的单反相机的景深是什么意思?怎么调景深? 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景深相机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在聚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在镜头前方(调焦点的前、后)有一段一定长度的空间,当被摄物体位于这段空间内时,其在底片上的成像恰位于焦点前后这两个弥散圆之间。被摄体所在的这段空间的长度,就叫景深。换言之,在这段空间内的被摄体,其呈现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这段空间的长度就是景深
什么是景深?景深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景深(depth of field)就是聚焦清晰的焦点前后“可接受的清晰区域”。这段距离的特点是实焦点后面清晰的距离要长于前面清晰的距离,对于任意口径来说,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清晰范围前后较短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景深浅(或景深短);而清晰范围较大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景深深(或景深长)。
景深浅有利于虚化背景
清晰范围的差别基于几方面的标准,教科书在解释景深时必需要讨论“最小弥散圈”的概念,但那是一个对于实际应用并非必要、复杂的技术问题。 例如:你在动物园将镜头焦点调在老虎的眼睛上,在底片上它的眼睛就是最清晰的。而这时老虎的嘴巴,还有其身后的树皮,在最终的照片上也显出可以接受的清晰影像。当你的视线从调焦点的眼睛移开时,模糊的程度就逐渐加大。在近处前景和远处背景上的物体离老虎越远,清晰度就越差。
弥散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
因此,“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部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被拍摄到景物。
景深规则一: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口径是影响景深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唯一可以在不用改变拍摄位置和透视角度的情况下达到改变景深效果的方法(如下图),如f16或f22光圈,产生广泛的清晰调焦范围。相反,f2.8或f4产生短浅的景深,前景和背景上的可接受的清晰范围要小得多。 但是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数码单反相机和具有光圈优先AE功能的消费级数码相机机。
光圈口径与景深的关系
创作一幅作品而非简单地拍照,光圈的选择就是一个基本的要素。即便在使用程序曝光模式时,你也应该在可行的情况下选用最合适的光圈和速度的组合。
景深规则二: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这是最便于得到浅景深效果的方法,
景深规则三: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这是拍摄花朵等小物件时的最佳方法,在最广角端近距离拍摄是数码相机的优势之一,而对于拥有消费级数码相机的众多家庭用户来说,合理利用这一规则可以使您在拍摄中更加如鱼得水。
基于以上分析,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的摄距+长焦距镜头”能获取最小景深的效果。采用“最小光圈+最短焦距镜头+超焦距聚焦”能获取最大景深效果。目前,一般家用数码相机都是大景深,很难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只有在用微距拍摄的时候才能看出背景虚化的效果问题五:摄影景深是什么? 景深的意思是清晰的范围,所以小景深的曝光组合能够拍出更大的背景虚化效果。
这个相机组合很难拍出明显的背景虚化效果,影响景深的因素有三个:
光圈、焦距、物距川
变化关系是: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物距越小景深越小
所以,要拍出虚化效果,经应该使用大光圈、长焦距、小物距。
这个镜头
光圈F3.5-F5.6没有很大,焦距属于短焦,最近对焦距离。0.25还算可以比较近,但总体来讲不适合拍摄虚化效果。
这个kr还有一个套机组合中有55-300,就可以有相当的虚化了,可以考虑那个镜头,或者其他的长焦。问题六:单反相机,小光圈大景深,大光圈小景深,是什么意思 按下相机上的快门时,会有一个孔被打开以使传感器捕捉进入相机的光线(译者注:光圈实际是一直打开的,在按下快门时会收缩至设定值)。你设置的光圈值就影响着这个孔打开的大小。孔开的越大,就会有越多的光线进来,孔开的越小,进入的光线就越少
景深(DOF)是指照片中在对焦平面前后画面清晰的部分。大景深意味着照片无论远近静物大部分都是清晰的(比如用f/22光圈拍摄的照片中前后景都非常清晰)。 小(或浅)景深意味着照片中只有一部分画面是清晰的,其他画面都被虚化掉了
乱画的图,相机物体一样距离 光圈不同,景深不同问题七:照相机 一般景深多少??? 景深由光圈决定,家用数码相机,就是那些便携的小相机,镜头近端一般最大光圈是F2.8-3.5之间,远端的话是F5左右,好一些的相机,比如松下LX3的镜头最大光圈是F2。
而单反相机的景深有镜头决定
1、镜头的焦距越大景深小,反之景深大。例如,在同等光圈下,300mm的景深要比125mm的景深要浅。
2、镜头的光圈越大景深就大(即相对通光孔径小),反之景深小;(也可以理解光圈指数越小,景深越浅。)例如,同等焦距下,F1.0的光圈指数要大于F22。F1.0的景深要比F22的要浅。问题八:怎么求照相机的景深 景深,就是在拍摄的场景中,被摄主体呈现出清晰的范围。景深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很浅,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摄影的模式来控制景深的长短。
一般会影响到景深长短的原因,有下面三种:
1.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在拍摄距离不变的拍摄情况下,使用大光圈来拍摄时,因为景深变浅,被摄体的前后景物会变得比较模糊。而使用小光圈时,被摄体前后景物清晰的距离就会变长。
2.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浅,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长
在光圈、快门都不变时,拍摄同一个场景,使用长镜头会让景深变浅。而使用广角镜时,景深就会变长。
3.距离拍摄体越近时、景深越浅,距离拍摄体越远时、景深越长
在光圈、快门、镜头焦距都不变的情况下,拍摄同一场景,离被摄体越近时,景深就会越浅。离被摄体越远时,景深就会越长。问题九:景深效果的解释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之为小景深)。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问题十:数码相机光圈是什么意思怎么回事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与实际大小成反比,F值越小,光圈口径越大。光圈的相对口径也可以称为焦强,即镜头允许光线进入的能力,指镜头上的光孔,光孔越大,光就进来的越多,所需曝光时间就越短,因相机抖动对清晰度的影响就越小,即使在光线较弱时,光控大的镜头也能拍摄(如f1.2、1.4 、2.、2.8等)如果使用光孔较小的镜头就很难拍摄了。
光圈f值=川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 光圈口径大小对所需要的透镜直径影响很大,长焦据时光线路径长、损失大,要让同样的光线达到感光层, 光孔的直径就必须相应增大。基本公式是:在焦强(光圈)不变的情况下,焦距增加一倍其透镜直径也必须增加一倍。假如50mm焦距镜头F2.8镜片直径是40mm如果100mm焦距要达到F2.8则需要镜片达到80mm,如果是200mm则需要镜片达到160mm。定焦镜头就是这么制造的。由于其体积太大,成本太高,工艺太复杂。不利于推广。因此科学家在牺牲进光量的前提下制造了“浮动光圈镜头”就是光圈随着焦距的加大而自动缩小。我们的小DC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镜头。质量当然不如单反机的定焦镜头或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