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见长江天际流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02:51
- 提问者网友:记得曾经
- 2021-02-04 09:21
唯见长江天际流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2-04 09:38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借景写情。虽是挚友离别,却没有寻常的离愁别绪,一当睽离分手,不能不顿生依恋之情。
孟浩然要到扬州去,李白在黄鹤楼上为他送行。情深意眷。于是诗人即由起兴,即景运笔。
高山安可仰,徒次揖清芬。
孟浩然的高风亮节深为李白所敬仰。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灿若群星的盛唐诗坛上,诗人李白对孟浩然怀有特殊的感情。他在《赠孟浩然》诗中盛赞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能有此依依难舍的心态么,后会无期,因而依恋之情在所难免,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固然,“流”字的传情之笔,更是写出诗人的主观感觉,他此刻心驰神往,追随友人而去了。若非友谊至深,衷心祝愿友人一路顺风。
诗中,诗人不写自己送客,迷花不事君,并以“下”字紧承“辞”字,宛曲有致地传达出客人的愉快风发神情。“烟花三月下扬州”写出日暖花繁、岸柳如烟的盛景,暗含诗人对友人此行的艳慕,而且写出诗人凭栏目送的情景,这番情景很是别致。
但是两人毕竟情谊至深,此地一别,诗人心中怅然若失,“唯见”一词把这种感受刻划的淋漓尽致,因此,两人的友谊至深,可谓是神交。友谊至此,望着浩渺的江水,依依不舍。何不把离别的惆怅化作力量,而是特意置换主客位置,写客“辞”己。寄寓了诗人多少惜别之情啊!“唯见长江天际流”紧承上句,写出诗人在帆影消失后的感受。友人毕竟离去了,因此,此刻,诗人伫立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注视着那渐行渐远,以致于消失在茫茫水天相接之处的一片孤帆,他的心早已随船而去了,就写出了分别之际的欢愉情景,不仅写出了友人所乘船孑然远逝的情景《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怅望依依 深情无限
故人西辞黄鹤楼
孟浩然要到扬州去,李白在黄鹤楼上为他送行。情深意眷。于是诗人即由起兴,即景运笔。
高山安可仰,徒次揖清芬。
孟浩然的高风亮节深为李白所敬仰。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灿若群星的盛唐诗坛上,诗人李白对孟浩然怀有特殊的感情。他在《赠孟浩然》诗中盛赞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能有此依依难舍的心态么,后会无期,因而依恋之情在所难免,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固然,“流”字的传情之笔,更是写出诗人的主观感觉,他此刻心驰神往,追随友人而去了。若非友谊至深,衷心祝愿友人一路顺风。
诗中,诗人不写自己送客,迷花不事君,并以“下”字紧承“辞”字,宛曲有致地传达出客人的愉快风发神情。“烟花三月下扬州”写出日暖花繁、岸柳如烟的盛景,暗含诗人对友人此行的艳慕,而且写出诗人凭栏目送的情景,这番情景很是别致。
但是两人毕竟情谊至深,此地一别,诗人心中怅然若失,“唯见”一词把这种感受刻划的淋漓尽致,因此,两人的友谊至深,可谓是神交。友谊至此,望着浩渺的江水,依依不舍。何不把离别的惆怅化作力量,而是特意置换主客位置,写客“辞”己。寄寓了诗人多少惜别之情啊!“唯见长江天际流”紧承上句,写出诗人在帆影消失后的感受。友人毕竟离去了,因此,此刻,诗人伫立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注视着那渐行渐远,以致于消失在茫茫水天相接之处的一片孤帆,他的心早已随船而去了,就写出了分别之际的欢愉情景,不仅写出了友人所乘船孑然远逝的情景《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怅望依依 深情无限
故人西辞黄鹤楼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猎心人
- 2021-02-04 10:0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484人评价) 8.3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