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
答案:5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6 15:06
- 提问者网友:树红树绿
- 2021-02-16 01:12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
最佳答案
暂无最佳答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2-16 06:42
关于李善长详细的死因,因其当时一句话。胡惟庸在朝时,曾想拉李善长下水,善长不从,胡拉李善长的弟弟劝说善长,时间久了,善长终于说了一句“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这句话后来由于李善长的下人屈打成招,说了出来,朱元璋便由此定下他的谋反罪,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善长既无谋反的野心也无那个必要,胡惟庸若是做了皇帝,李善长不过也是人臣第一,同现在没区别,为什么要花那个风险去帮胡谋反呢?
- 2楼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02-16 05:05
朱元璋说是李善长与胡惟庸关系密切,对谋反的阴谋知情不报,罪同谋反而杀.实际或许是朱元璋觉得他功高盖主
- 3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2-16 04:42
因为李善长功劳太大,而朱元璋又是一个怀疑一切的人,而且仇人众多,反对势力也很强,他担心他死后老李也搞个黄袍加身之类的把戏,篡夺了他朱家的江山,从这一点来说,朱元璋是个非常负责的人。
- 4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2-16 03:25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明朝开国功臣。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经略滁阳(今安徽滁州)时,经丁德兴引荐随之起义,留为掌书记(军政机要秘书),预机谋,至馈饷,甚见亲信。论功被封为宣国公。裁定明初制度,监修《元史》。洪武三年(1370年)进左丞相,封韩国公,予铁券。四年以疾致仕。
胡惟庸以李善长推荐,被擢为太常寺少卿,后为丞相,两人往来甚密。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发。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以胡党获罪,谓其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连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一律处死。朱元璋手诏条列其罪,传著狱辞,为《昭示奸党三录》布告天下。
胡惟庸案是指洪武十三年爆发的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后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陈宁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诛灭直到洪武二十五年。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与其子李佑,曾同胡惟庸谋逆。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州卫指挥林贤通倭事发,经审讯得知,是受胡惟庸指使。李善长为了大兴土木,向信国公汤和借用卫卒三百名。汤和暗中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颁敕李善长以“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其妻等七十余人被杀。陆仲亨的家奴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雄三名侯爵,曾串通胡惟庸“共谋不轨”。宋濂的孙子宋慎亦受牵连被杀,宋濂本人贬死四川茅州。朱元璋特地颁布《昭示奸党录》。
晚明学者钱谦益说:“云奇之事,国史野史,一无可考。”《明史》说“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胡惟庸被杀,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学士只有“票拟”,先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从此中国再无宰相一职。事实上,早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就命令以后臣下上奏书,不许“关白”中书省(大臣奏事时,中书省不必知道)。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除丞相制度之举,只是不许“关白”中书省的延续,意思是大权独榄,集自古以来皇权、相权于一身,从此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经略滁阳(今安徽滁州)时,经丁德兴引荐随之起义,留为掌书记(军政机要秘书),预机谋,至馈饷,甚见亲信。论功被封为宣国公。裁定明初制度,监修《元史》。洪武三年(1370年)进左丞相,封韩国公,予铁券。四年以疾致仕。
胡惟庸以李善长推荐,被擢为太常寺少卿,后为丞相,两人往来甚密。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发。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以胡党获罪,谓其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连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一律处死。朱元璋手诏条列其罪,传著狱辞,为《昭示奸党三录》布告天下。
胡惟庸案是指洪武十三年爆发的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后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陈宁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诛灭直到洪武二十五年。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与其子李佑,曾同胡惟庸谋逆。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州卫指挥林贤通倭事发,经审讯得知,是受胡惟庸指使。李善长为了大兴土木,向信国公汤和借用卫卒三百名。汤和暗中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颁敕李善长以“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其妻等七十余人被杀。陆仲亨的家奴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雄三名侯爵,曾串通胡惟庸“共谋不轨”。宋濂的孙子宋慎亦受牵连被杀,宋濂本人贬死四川茅州。朱元璋特地颁布《昭示奸党录》。
晚明学者钱谦益说:“云奇之事,国史野史,一无可考。”《明史》说“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胡惟庸被杀,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学士只有“票拟”,先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从此中国再无宰相一职。事实上,早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就命令以后臣下上奏书,不许“关白”中书省(大臣奏事时,中书省不必知道)。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除丞相制度之举,只是不许“关白”中书省的延续,意思是大权独榄,集自古以来皇权、相权于一身,从此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谕文武群臣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 5楼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2-16 03:14
开国初期,有人说了这么一个词“骄兵悍将”,那些昔日与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人,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依仗自己的战功胡作非为,如欺压百姓,抢占民女等,所以不得不管束。还有一个故事,据说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立为太子,此人心肠很软,对朱元璋大杀功臣不满,后来朱元璋就递给朱标一根荆棘,朱标看到这满是刺的荆棘根本不敢接,于是朱元璋就用手将上面的刺一个个的拔下,然后递给太子朱标,说:“你现在敢接了吧。这骄兵悍将就如这荆棘上的刺,我今天杀这些骄兵悍将,以后就可以把一个太平的天下交给你。。。。”
以防万一
以防万一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