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6 15:05
- 提问者网友:火车头
- 2021-03-16 06:16
屈原列传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3-16 06:52
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 了什么精神?
【答案】
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请采纳~
【答案】
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请采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3-16 07:54
(1)屈原(约前340~前278)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国黄老道家。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因其“博闻强志,明于治治乱,娴于辞令”,应对诸侯,后又任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宠姬郑袖和大臣靳尚等旧贵族集团的人物,包围了怀王,后怀王又受到秦国使臣张仪的欺骗,与齐绝交,使楚陷于孤立,两次派兵攻秦,结果损兵折将,失去汉中六百里国土。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泰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屈原的作品,《史记·屈原列传》做中提到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五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