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真有三请诸葛亮出山
- 提问者网友:情歌越听越心酸
- 2021-05-17 22:40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5-17 23:13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学术界并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我这里稍微说下历史学术界主要存在的几种说法:
1 刘备有三次请诸葛亮。这里主要的依据是《前出师表》,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是否是诸葛亮的原创,这个学术界存在争议。但是《前出师表》是不存在争议的。那么根据“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说法,也就是可以成立的。简单点说,“三顾”的说法的依据就是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正史无记载。
2 另一种说法说诸葛亮自己 毛遂自荐,主动登门拜访刘备,希望得到刘备的重用。刘备一开始没有关注诸葛亮,在一次宴会之后,其他人都散去,唯独诸葛亮留下不走,找刘备单独谈话,经过一番谈话,诸葛亮得到了刘备的赏识。这个材料见于野史,不是《三国志》。学术界认为有这种可能。
3 百家讲坛开播后,易中天见于这两种可能性中,开辟出第三种个人观点。即诸葛亮毛遂自荐未得刘备重用后回到隆中草庐,刘备后知后觉,发现诸葛亮这个人才被自己忽视了,于是三次前往草庐拜访。这个纯属个人猜测,无历史依据。
学术界普遍认为,刘备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是历史真实的。应为《前出师表》的说法丝毫没有争议。所以,刘备去拜访诸葛亮确有其事。
但是学术界对另一个问题也产生了争议,那就是刘备到底去了几次,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 3次。主要依据是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认为“三”即是3次的意思。
1 多次。在古代文言文中,“三”也可以表示约束。很多数次都可以表示约束,比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里面的“三”的意思,我们翻译一般翻为第三次,但实际意义并不只是指第三次,也可以是第四次,第五次。又例如“三番五次”,这里面的“三”“五”都是约束,比喻多次。这种说法的依据主要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里“频繁”二字恰恰说明,“三”是指多次,也就是说,在杜甫那个年代,或者再早以前,就有认为“三顾茅庐”是多次顾茅庐的说法存在了。
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术界有争议,但是这个问题毕竟不是关键问题,所以不妨碍对以后其他历史项目的研究。
还有就是关于“三顾茅庐”如果是刘备去了三次,是不是每次都见到诸葛亮,还是只有第三次见到诸葛亮,这个也有争议。这里不作过多解释。
- 1楼网友:罪歌
- 2021-05-18 02:19
- 2楼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5-18 01:28
- 3楼网友:执傲
- 2021-05-18 00:25
刘备真有三请诸葛亮出山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新野。后来在一次拜访司马徽时听过他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后又受徐庶推荐,想徐庶带他来引见,但徐庶却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一说三次都见到了),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诸葛亮提问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你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君主懦弱,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即说明了此夺取二州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以后便被称为隆中对(隆中一地仍有争议,一说草庐对),而刘备听后更加大赞,于是诸葛亮开始仕于刘备)。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都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