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开是什么货币,货币计量的基础是什么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0 01:37
- 提问者网友:几叶到寒
- 2021-04-09 22:17
半开是什么货币,货币计量的基础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4-09 23:25
一、会计计量: 从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转向多重计量基础并存的会计模式
从早期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来看, 大多是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制定的, 比如存货、固定资产准则
等。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这些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兼具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质量特征, 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坚持的财务报告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目标要求。但是, 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更新大大加快, 创新业务层出不穷, 从而对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提出了挑战。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资产减值问题
在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的情况下,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始终以其初始实际成本(或者摊余成本)
计量和反映的, 在资产持有期间不确认减值损失。在严格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 资产减值损失只有在相关资产发生转让、出售等时, 才予以确认。其结果是, 当资产的市价、可收回金额等低于资产实际成本时,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和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净利润等均将被高估, 从而导致财务报告难以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就需要引入资产减值会计和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基础。为此, 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于1998年制定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 引入了可收回金额等计量基础来反映企业资产减值损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4号———长期资产减值和处置会计》, 要求长期资产(或者资产组合) 的账面价值如果超过了其公允价值, 应当确认减值损失。我国于1998年起,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对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自2000年起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又扩大到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同时, 要求计提这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司范围也由上市公司逐步扩大到其他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施行和除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之外的其他计量基础的引入, 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
(二) 创新金融业务和所谓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问题
近年来, 大量创新金融业务和所谓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不断涌现, 不少企业, 尤其是金融企业,是从事这些业务的主角, 这些业务对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影响日益增大。因创新金融业务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衍生出的许多金融工具, 它们通常属于履行中合约, 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 企业一般无需付出初始净投资或者初始净投资很小, 与金融工具有关的标的资产和负债的转移也通常要到合约到期或者履行时才能实现。因此, 如果严格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与这些金融工具有关的资产和负债在合约取得乃至履约过程中都将难以得到确认, 资产负债表将无法反映这些交易信息(包括相关的风险信息) ,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企业将这些交易称之为“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重要原因。
但是, 近些年来大量的理论研究和金融工具实务的发展(尤其是不断发生的因金融工具交易及其管理不当而产生的财务丑闻) 表明, 金融工具会产生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者权益工具, 如果将它们(主要是衍生金融工具) 作为“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处理, 不纳入表内核算, 则会导致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资产负债信息不全面, 无法如实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然而如果要将这些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等纳入表内核算的话, 除了那些具有实际成本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如购入的准备持有到期的投资、银行贷款、......余下全文>>
从早期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来看, 大多是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制定的, 比如存货、固定资产准则
等。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这些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兼具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质量特征, 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坚持的财务报告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目标要求。但是, 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更新大大加快, 创新业务层出不穷, 从而对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提出了挑战。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资产减值问题
在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的情况下,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始终以其初始实际成本(或者摊余成本)
计量和反映的, 在资产持有期间不确认减值损失。在严格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 资产减值损失只有在相关资产发生转让、出售等时, 才予以确认。其结果是, 当资产的市价、可收回金额等低于资产实际成本时,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和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净利润等均将被高估, 从而导致财务报告难以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就需要引入资产减值会计和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基础。为此, 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于1998年制定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 引入了可收回金额等计量基础来反映企业资产减值损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4号———长期资产减值和处置会计》, 要求长期资产(或者资产组合) 的账面价值如果超过了其公允价值, 应当确认减值损失。我国于1998年起,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对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自2000年起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又扩大到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同时, 要求计提这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司范围也由上市公司逐步扩大到其他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施行和除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之外的其他计量基础的引入, 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
(二) 创新金融业务和所谓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问题
近年来, 大量创新金融业务和所谓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不断涌现, 不少企业, 尤其是金融企业,是从事这些业务的主角, 这些业务对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影响日益增大。因创新金融业务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衍生出的许多金融工具, 它们通常属于履行中合约, 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 企业一般无需付出初始净投资或者初始净投资很小, 与金融工具有关的标的资产和负债的转移也通常要到合约到期或者履行时才能实现。因此, 如果严格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与这些金融工具有关的资产和负债在合约取得乃至履约过程中都将难以得到确认, 资产负债表将无法反映这些交易信息(包括相关的风险信息) ,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企业将这些交易称之为“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重要原因。
但是, 近些年来大量的理论研究和金融工具实务的发展(尤其是不断发生的因金融工具交易及其管理不当而产生的财务丑闻) 表明, 金融工具会产生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者权益工具, 如果将它们(主要是衍生金融工具) 作为“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处理, 不纳入表内核算, 则会导致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资产负债信息不全面, 无法如实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然而如果要将这些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等纳入表内核算的话, 除了那些具有实际成本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如购入的准备持有到期的投资、银行贷款、......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