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欲是哪七情哪六欲?
答案:6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4 09:56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04-24 02:49
。。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4-24 03:40
七情六欲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一些心理反应。不同的学术、门派、宗教对七情六欲的定义稍有不同。但是所有的说法都承认七情六欲是不可避免的。
医家的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六欲:眼、耳、鼻、舌、身、意。
佛说六识 :眼、耳、鼻、舌、身、意
产生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
故有七情: 喜、怒、哀、乐、爱、恶、欲
《佛学大词典》 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种感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何谓七情?
《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
佛教的“七情”竟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
中医理论稍有变化,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中医认为,这七种情态应该掌握适当。如果掌握不当,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从而这种精神上的错乱会演变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病。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
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
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今所用‘七情六欲’一语,即套用佛典中之‘六欲’,泛指人之情绪、欲望等
后人总结
后人又将六欲总结为:见欲(视觉)、听欲(听觉)、香欲(嗅觉)、味欲(味觉)、触欲(触觉)、意欲。
医家的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六欲:眼、耳、鼻、舌、身、意。
佛说六识 :眼、耳、鼻、舌、身、意
产生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
故有七情: 喜、怒、哀、乐、爱、恶、欲
《佛学大词典》 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种感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何谓七情?
《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
佛教的“七情”竟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
中医理论稍有变化,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中医认为,这七种情态应该掌握适当。如果掌握不当,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从而这种精神上的错乱会演变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病。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
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
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今所用‘七情六欲’一语,即套用佛典中之‘六欲’,泛指人之情绪、欲望等
后人总结
后人又将六欲总结为:见欲(视觉)、听欲(听觉)、香欲(嗅觉)、味欲(味觉)、触欲(触觉)、意欲。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4-24 07:43
开始的开始总是甜蜜的。
后来就有了厌倦、习惯、背弃、寂寞、绝望和冷笑。
曾经渴望与一个人长相厮守,后来,多么庆幸自己离开了?
曾几何时,在一段短暂的时光里,我们以为自己深深的爱着的一个人。
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不是爱,那只是对自己说谎
.
- 2楼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4-24 07:20
在最有感觉的时候,她没有停下脚步,那么,也不必在一起走完那段路之后,回头去寻找那些散落在地上的感觉,路已经走完。
爱情中最伤感的时刻是后期的冷淡,一个曾经爱过你的人,忽然离你很远,咫尺之隔,却是天涯。曾经轰轰烈烈,曾经千回百转,曾经沾沾自喜,曾经柔肠寸断。
............
- 3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4-24 06:56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欲:食,财,物,权,情,性
- 4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4-24 05:44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欲:食,财,物,权,情,性
- 5楼网友:拾荒鲤
- 2021-04-24 04:05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欲:食,财,物,权,情,性
《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吕氏春秋·贵生》:“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汉高诱注:“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
“七情六欲”之说古已有之,《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此处之“欲”或即下所说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之“欲”,是说“饮食男女”是人性自然的要求,所以告子说:“食色,性也。”实际上先秦儒家论“性情”者有多派,王充《论衡·本性》中提到的就有五派,而所言五派可以说都是对孔子“性相近”的发挥,或言性无善无不善;或言性善;或言性恶;或言善恶混;或言善恶以人殊上中下。在《本性》中王充只讲“六情”,如曰:“情有好恶喜怒哀乐”,而没有把“欲”列于“情”之中。“六情”之说早在先秦已有,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民有好恶、喜怒、哀乐,行于六气”,(《礼记·礼运》“圣人所以治七情”《疏》引《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文为:“天有六气,在人为六情,谓喜怒、哀乐、好恶”)《庄子·庚桑楚》:“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此六者中有“欲”,“欲”为当即“好”之意)。荀子亦多言“六情”(见前引文)(汉《白虎通义·性情》亦言“六情”。)
“六欲”之说,最初或见于《吕氏春秋·贵生》,文谓:“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汉高诱注:“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此处所言“六欲”当指人的耳目口鼻等等的欲望,且对合宜的欲望是加以肯定的。在《吕氏春秋·情欲》中说:“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这就是说,在先秦典籍中大概还没有把“情”和“欲”分开来看,或者把“欲”看成是“情”的一种表现,因此常常出现“情欲”连用的情形,如《礼记·中庸》:“情欲未发,是人性本初。”《荀子·正论》:“……人之情欲是已。”《庄子·天下》:“以情欲寡浅为风。”但这三处“情欲”所指并不相同,《中庸》的“情欲”实指“情”,其善其恶视其是否能“和合”;荀子主性恶,故认为“情欲”为恶,如《正名》中说:“养其欲而纵其情……如此者虽封侯称君,其与夫盗无以异”。庄子则否定“欲”,而肯定顺自然之“情”的“情”,如他说:“无欲而天下足”,但却认为“神人”“致命尽情”,(成玄英疏谓:“穷性命之致,尽生化之情,故寄天地之间未尝不逍遥快乐。”)故人之“情莫若率”,“率”者“率真”也。因此在《庄子》中“性情”常连用(如谓“性情不离,安用礼乐”),甚至在《庄子》中有时所说的“性”(或“真性”),也包括“情”(或“真性”),例如《马蹄》中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吃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马之真性”即“马之真情”。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