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文学鉴赏?
答案:6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0 19:55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05-09 21:36
怎样进行文学鉴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5-09 21:44
1,串糖葫芦
如录像实例中理清小说线索,把理线作为切口,游刃文本,拉动整体。事实上,学生读小说不止理线,还必然了解背景,必然欣赏人物形象。其实这一切都由一线贯穿,像串糖葫芦,一根经线都提挈起来了。这根线就是一个抓手,可伸可缩,可刚可柔,收收放放,一切听凭摆弄。抓住一点拉动全篇,主动权掌控权都在手上。
也可抓住主人公作为切口,按照人物行踪看不同时段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表现,一层层亮出内核,让一个立体的人物站在面前。
2,抽取竹笋
同一作家不同作品对比阅读,作家不同时期思想会有所变化,题材也在开拓,人物形象必然存在差异。如出自著名作家路遥的中篇《人生》和长篇《平凡的世界》。高加林和孙少平异同点是什么,让学生阅读后各抒己见,评析这两个形象。
不同作家相同题材对比阅读,如表现革命战争题材的长篇不少,《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以及现在热播的《亮剑》、《我的兄弟叫顺溜》等,看主人公有何异同。同是表现土改的《暴风骤雨》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异同。
这些大部头进行对比不会面面俱到,找几个片段比较语言风格,找几个典型人物简要分析其特点即可,哪能滴水不漏?
3,解剖麻雀
抓取一篇辐射整体,如教学欧亨利《最后的一片叶子》,分析作家怪诞构思和幽默语言,并辐射《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通过解剖麻雀方法,一个作家所有作品呈现出来了,虽不能一一读完但已经了解大概了,还愁不去读吗?不读没有遗憾,读完就是深化了解。
如录像实例中理清小说线索,把理线作为切口,游刃文本,拉动整体。事实上,学生读小说不止理线,还必然了解背景,必然欣赏人物形象。其实这一切都由一线贯穿,像串糖葫芦,一根经线都提挈起来了。这根线就是一个抓手,可伸可缩,可刚可柔,收收放放,一切听凭摆弄。抓住一点拉动全篇,主动权掌控权都在手上。
也可抓住主人公作为切口,按照人物行踪看不同时段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表现,一层层亮出内核,让一个立体的人物站在面前。
2,抽取竹笋
同一作家不同作品对比阅读,作家不同时期思想会有所变化,题材也在开拓,人物形象必然存在差异。如出自著名作家路遥的中篇《人生》和长篇《平凡的世界》。高加林和孙少平异同点是什么,让学生阅读后各抒己见,评析这两个形象。
不同作家相同题材对比阅读,如表现革命战争题材的长篇不少,《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以及现在热播的《亮剑》、《我的兄弟叫顺溜》等,看主人公有何异同。同是表现土改的《暴风骤雨》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异同。
这些大部头进行对比不会面面俱到,找几个片段比较语言风格,找几个典型人物简要分析其特点即可,哪能滴水不漏?
3,解剖麻雀
抓取一篇辐射整体,如教学欧亨利《最后的一片叶子》,分析作家怪诞构思和幽默语言,并辐射《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通过解剖麻雀方法,一个作家所有作品呈现出来了,虽不能一一读完但已经了解大概了,还愁不去读吗?不读没有遗憾,读完就是深化了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5-10 01:58
1读熟2读透3整篇鉴赏4分段鉴赏5分层鉴赏6分句鉴赏7分词鉴赏8分字鉴赏
- 2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5-10 00:28
鉴赏的基础在于积累,只有有足够的积累才能更好的领悟到作品的美!当然一些鉴赏必要的技巧还是要的!
- 3楼网友:拜訪者
- 2021-05-10 00:09
文学鉴赏的过程就是鉴赏者对作品所描写的艺术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所渗透的思想感情的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理解的审美认识过程,它是通过对语言的了解而感知形象,通过对形象的认识而体验思想感情,通过对思想感情的领悟而把握生活意蕴的过程。具体来讲,文学鉴赏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感受形象
文学作品的一切内容都是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以构成可感的形象来表现的。要鉴赏作品,首先就要了解作品所运用的语言的涵义,在头脑中唤起表象的联系,在想象中产生形象的感知,也就是将作品的艺术形象图画似的再现于脑海之中,才能进入审美鉴赏。请看《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向黛玉谈她读诗的感知过程: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的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似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合‘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作晚饭,那个烟竟是青碧连云。谁知我昨儿晚上看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你看,香菱读诗正是从诗句的用字上唤起表象的联系,在想象中产生形象的感知,而获得她对诗句的艺术感受的。当她还只是停留在字义的表面了解,还没有找准用字的表象联系,还没有在想象中产生形象的感知时,她就还感受不到诗句的艺术美,还建立不起审美的联系,感情交流的通路还无法打开。而当她解决了这些问题的时候,头脑中所出现的境界就完全两样了。她正是从这样的艺术感受中认识到“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这里说的“有理有情”就是符合生活的道理和艺术情境。因此,不了解作品语言涵义就谈不上鉴赏,但光了解语言的表面涵义而不从中感知作品的形象,也还不能进入鉴赏。当然,香菱在这里只是从王维的《使至塞上》、《送邢桂州》、《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三首诗中各抽出一联来谈她们感受的,没有涉及对全诗的鉴赏。如果是对整首诗的鉴赏,感受的形象过程就要复杂一些。就拿《使至塞上》来说,全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鉴赏者就不仅要感受各个诗句的形象,而且要象看电影那样感受各个诗句联成的形象体系,在头脑中再现出一幅内容更为丰富的生活图画。因为鉴赏对象的不同,感受形象的过程也就不同。比如鉴赏一部长篇小说,感受形象的过程又比鉴赏一首短诗更为复杂。鉴赏者要通过语言的了解感受作品中的各个细节、场面,人物的前后活动,人物间的彼此关系,事件的前后联系,情节发展的全部过程,构成对作品形象体系的感受,才能产生对作品的总体鉴赏。
(二)体验玩味
从语言的了解而感知形象是进入鉴赏的第一步,真正对作品的鉴赏还有待于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鉴赏者在感受了作品的艺术形象之后,就要对作品的具体、感性、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典型的人物、事件,曲折、跌宕的情节,在头脑中进行反复审察、比较联想、体验玩味,才能真正领悟其中隐含的思想意蕴、感情色彩和美妙意境。比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读《西厢记》,“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内心还默默记诵。”她听《牡丹亭》戏曲,“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起。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这就是澄思渺虑,入乎其中,体验领悟,咀嚼滋味的鉴赏境界。如果不是进入的鉴赏境界,作品的思想意蕴、感情色彩和美妙意境,是不会被领悟得如此深切,她那颗少女的心也不会如此深深地被打动的。这也说明,当鉴赏者情不自禁地全身心地去体验作品的一切,特别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生活命运和美妙意境,细致玩赏艺术形象的动人之处、作品的艺术风味和语言的艺术魅力,体会其弦外之音、景外之景、味外之味的时候,就会出现或击节叹赏,或注涕呜咽,而进入人们所说的“入迷”“忘我”状态,这才是体验玩味的境界。
(三)审美判断
文学鉴赏的过程既是感受形象、体味玩味的过程,也是审美判断的过程。这也就是说,审美判断不是鉴赏过程的一个独立的阶段,而是伴随在感受形象、体验玩味的过程之中的。文学鉴赏不是单纯的感性直觉,而是感性、知性、理性的反复推移深化。它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而不是一味的“入迷”“忘我”。鉴赏者就是在这入入出出的反复过程中对形象的真实性、思想性、艺术性作出一定的审美判断而获得更准确的艺术感受的。即使象林黛玉看《西厢记》、听《牡丹亭》那样“入迷”,他也在进行审美判断。当然审美判断不是冷静的科学分析的结果,主要是凭借对艺术形象的真实感受和审美经验而作出的。比如:
归田录云,晏元献喜评诗,尝曰:“老觉腰金重,慵便玉枕凉,”未是富贵语,不如“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此善言富贵也。
汪彦章移守临川,曾吉甫以诗迓之云:“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先以示子苍,子苍为改两字云:“白玉堂深曾草诏,水晶宫冷近题诗。”迥然与前不侔,盖句中有眼也。(魏庆之编《诗人玉屑》)
这两个文坛掌故所说的“未是富贵语”“此善言富贵也”“迥然与前不侔,盖句中有眼也”,就是凭借对艺术形象的真实感受和审美经验而作出的审美判断。它不是抽象的逻辑概念的判断,而是形象的理性感情的判断,这是它不同于文学批评的理性分析之处。我们在读诗、看小说,读剧本、看散文的过程中,也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觉得这里不真实、太造作,那里不生动、太平板,或这里有意思、真够味,那里真出色、妙极了,等等,这也是凭借对艺术形象的真实感受和审美经验作出的审美判断。这种审美判断不是很自觉的,而是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自发地从头脑中闪现出来的。当然,这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在已有人生活经验、文化知识、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一种理解。正因为鉴赏过程伴随着审美判断,鉴赏者才在感情态度上随时发出关于作品审美价值的信息。
- 4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5-09 23:46
文学鉴赏都有一条总的思路,多看几个别人的鉴赏,对比,就差不多的知道一些门道了.
- 5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5-09 22:59
中华文学鉴赏宝库 里自己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