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原来立的太子李承乾为什么会被废掉
答案:3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7 06:54
- 提问者网友:雾里闻花香
- 2021-03-26 19:51
唐太宗原来立的太子李承乾为什么会被废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3-26 20:07
齐王佑的叛乱被迅速平定,在审问谋逆案件时,牵连到李承乾的亲信纥干承基。四月初一,纥干承基在传讯中供出了李承乾密谋发动政变的方案。太宗大为震骇,立即指定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世绩,会同大理、中书、门下组成专门法庭进行调查审判。这个专门法庭几乎汇集了当朝所有的高级官员,可见太宗对调查太子是否谋反一事的重视。专门法庭经过调查,认定谋反证据确凿。太宗问侍从官员说:“怎么处置李承乾?”没有人敢回答,通事舍人来济建议说:“陛下仍然是慈父,太子得以终其天年,当属最好的结局。”太宗接受了这个建议。
四月初六,唐太宗下诏罢黜太子李承乾,贬作平民,囚禁于右领军。又于贞观十七年九月初七将李承乾流放到黔州。李承乾到了黔州没多久,便猝然死去
侯君集灭高昌国时,由于没有奏请朝廷便自作主张委任官员,同时还私自掠夺大量的珍奇宝物、妇女,手下将士知道后,竞相偷盗,侯君集恐其事被发,不敢制止。此时有司以此事对其进行弹劾,唐太宗遂下诏将侯君集等人拿入狱中。
历史记载,李承乾在太宗面前必称中孝,回到东宫,却与群小猥亵,纵情声色,贪图享乐,荒废学业,深令太宗失望。此时其亲弟魏王李泰聪明善文,勤奋好学,深受太宗的喜爱。两人拢络朝臣,各树朋党,互相明争暗斗。承乾见李泰恩宠日隆,心不自安,遂与汉王元昌,大臣侯君集密谋起兵,单事情泄露。李世民沼废太子承乾为庶人,赐汉王元昌自尽,侯君集等皆被杀。承乾被废后,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褚遂良等议立太子之事,太宗犹豫不决,欲立有才华的魏王泰,又恐重演父辈骨肉相残的悲剧。欲立晋王治,但又嫌其懦弱。最后太宗接受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的意见,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七日,诏立晋王治为皇太子,并同时幽禁魏王泰于北苑。九月,太宗任长孙无忌为太师、房玄龄为太傅、萧瑀为太保、李绩为太子詹事。
四月初六,唐太宗下诏罢黜太子李承乾,贬作平民,囚禁于右领军。又于贞观十七年九月初七将李承乾流放到黔州。李承乾到了黔州没多久,便猝然死去
侯君集灭高昌国时,由于没有奏请朝廷便自作主张委任官员,同时还私自掠夺大量的珍奇宝物、妇女,手下将士知道后,竞相偷盗,侯君集恐其事被发,不敢制止。此时有司以此事对其进行弹劾,唐太宗遂下诏将侯君集等人拿入狱中。
历史记载,李承乾在太宗面前必称中孝,回到东宫,却与群小猥亵,纵情声色,贪图享乐,荒废学业,深令太宗失望。此时其亲弟魏王李泰聪明善文,勤奋好学,深受太宗的喜爱。两人拢络朝臣,各树朋党,互相明争暗斗。承乾见李泰恩宠日隆,心不自安,遂与汉王元昌,大臣侯君集密谋起兵,单事情泄露。李世民沼废太子承乾为庶人,赐汉王元昌自尽,侯君集等皆被杀。承乾被废后,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褚遂良等议立太子之事,太宗犹豫不决,欲立有才华的魏王泰,又恐重演父辈骨肉相残的悲剧。欲立晋王治,但又嫌其懦弱。最后太宗接受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的意见,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七日,诏立晋王治为皇太子,并同时幽禁魏王泰于北苑。九月,太宗任长孙无忌为太师、房玄龄为太傅、萧瑀为太保、李绩为太子詹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3-26 22:06
官方说法是谋反,但谁知道呢,自古无情帝王家。
- 2楼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3-26 21:39
他是嫡长子,被立为太子,但李世民偏爱长孙皇后的二儿子李泰,说三儿子李恪英果类我,李承乾感到威胁, 就谋反了, 谋反失败了被废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