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分析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1.某些动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差异很大: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了冬季又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再使数量增多。由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见图)。
(1)在图示的三年间,第一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2%,第二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3%,第三年夏季●基因的频率为0%,该生物种群是否发生进化? 理由是 。
(2)使用农药防治害虫,保留了突变出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其实质是依赖 的选择作用,提高该害虫种群中 的频率。而经过越冬的瓶颈样模式,抗药性个体不耐寒冷而死亡,导致下一年该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又下降。抗药性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 (有利/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材料2.图中地雀A与B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3)若干年后,岛屿上出现地雀新种C。它的进化机制是:“地雀种群本来就存在着基因频率的变化;大陆与岛屿不同的环境引起不同的自然选择;由于 隔离,阻断两处种群的基因交流,导致两处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当基因频率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 隔离,形成新种C。”
(4)从图1 至图3的演变,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发展的规律是 。
阅读材料,分析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1.某些动物在不同季节中数量差异很大: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了冬季又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23:05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01-24 19:30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1-24 20:16
(答案→) 解析:(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三年间,●基因的频率由2%变为3%再变为0%,所以该生物种群进化了。(2)农药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保留了突变出抗药性基因的个体,淘汰了没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所以提高了该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的频率。抗药性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是否有利,取决于环境的变化,由环境进行选择。(3)大陆与岛屿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4)根据图示分析可知:生物多样性发展的规律是从遗传多样性向物种多样性变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1-24 20:52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