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关羽者是那个?
答案:4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7 22:51
- 提问者网友:niaiwoma
- 2021-03-07 01:55
杀关羽者是那个?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3-07 03:26
潘璋所擒,最后被孙权斩首[张昭进言,杀关羽,孙权犹豫,但后杀了],首级献给曹操。
同时关羽自己太傲慢了,自己害死自己。
同时关羽自己太傲慢了,自己害死自己。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3-07 04:15
是孙权
- 2楼网友:孤老序
- 2021-03-07 04:02
他自己,因为过于自傲死于孙权。
- 3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3-07 03:54
关羽之死——悲壮之死
关羽的死,最经典地诠释了英雄末路的无奈,走麦城,也从此成为英雄落难的代名词。不管是正当得意之时的红人,还是不得志的才俊,还是从未显扬的小人物,都会被关羽的悲壮遭遇所打动。英雄无奈,从来都令人心折。成就关羽至高声名的,不只是他的那些英雄壮举,还有他的末路悲歌。
时间发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当年关羽正值在樊城与曹仁交战。不料孙权因此趁虚而入,派吕蒙伙同属下(朱然及潘璋),偷袭关羽在荆州的根据地(公安与南郡);致使外出作战的关羽分身乏术,就在关羽撤退南还时,朱然手下马忠捕捉到无家可归的关羽(及其子关平)等人。最后孙权下令将关羽等人斩首。
二、涉案人员:
若用譬喻来对照关羽之死,就该血案的相关人(或须负责之人)大致可分为下列各种:
一、死者:关羽、关平及赵累等人。
(一)主谋为孙权,教唆主谋。
(二)从犯吕蒙,负责策划组织党羽。
(三)从犯朱然及潘璋,分别带队执行。
(四)从犯马忠,为潘璋手下,实际执行擒杀任务。
(五)从犯陆逊,与吕蒙互为掩护,虚伪共谋以诈欺关羽。
(六)其余一干人等,凡江东参战之将士官兵。
三、见死不救:
(一)南郡太守麋芳,守卫大本营根据地。...
关羽之死——悲壮之死
关羽的死,最经典地诠释了英雄末路的无奈,走麦城,也从此成为英雄落难的代名词。不管是正当得意之时的红人,还是不得志的才俊,还是从未显扬的小人物,都会被关羽的悲壮遭遇所打动。英雄无奈,从来都令人心折。成就关羽至高声名的,不只是他的那些英雄壮举,还有他的末路悲歌。
时间发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当年关羽正值在樊城与曹仁交战。不料孙权因此趁虚而入,派吕蒙伙同属下(朱然及潘璋),偷袭关羽在荆州的根据地(公安与南郡);致使外出作战的关羽分身乏术,就在关羽撤退南还时,朱然手下马忠捕捉到无家可归的关羽(及其子关平)等人。最后孙权下令将关羽等人斩首。
二、涉案人员:
若用譬喻来对照关羽之死,就该血案的相关人(或须负责之人)大致可分为下列各种:
一、死者:关羽、关平及赵累等人。
(一)主谋为孙权,教唆主谋。
(二)从犯吕蒙,负责策划组织党羽。
(三)从犯朱然及潘璋,分别带队执行。
(四)从犯马忠,为潘璋手下,实际执行擒杀任务。
(五)从犯陆逊,与吕蒙互为掩护,虚伪共谋以诈欺关羽。
(六)其余一干人等,凡江东参战之将士官兵。
三、见死不救:
(一)南郡太守麋芳,守卫大本营根据地。
(二)公安将军士仁,保卫前线固守岗位。
(三)刘封及孟达,位于襄樊西方之友好势力。
(四)李严、赵云、王平、魏延、黄权、吴班、冯习、陈式、张南、辅匡及黄权等武将,属友好势力。
(五)诸葛亮,当时身为丞相。
(六)刘备,为被害人关羽之领导,时值在汉中与曹操争战,正酣未艾。
四、相关第三者:
(一)曹仁及徐晃,正与关羽作战中。
(二)曹操,下令可追击或不得追击关羽之人。
五、死亡原因
被害经过:关羽被马忠捕捉后,被孙权下令斩首。
死因探讨:死者关羽等人是怎么死的?是因自杀身亡?或是惨遭意外失事?还是被地震或洪水等天灾所波及?如果说关羽之死要归咎于关羽,那最好因自杀而死,才能把责任算到关羽;若关羽是因为他杀、蓄意式谋杀,而被人所杀害,那么责任当然出在凶手。
致死原因:答案很清楚,事实上关羽被人所害,被孙权派兵斩首而死。
六、责任归属
所有人物及死因交代清楚后,从各个相关人物之间的千头万绪中抽丝剥茧。
(一)、直接责任应从加害人着手:
所以杀害关羽的凶手,主谋是孙权,大将吕蒙也有责任,二将朱然及潘璋也难辞其咎,当然司马马忠更是直接凶手。注意,这些凶手悉数来自江东,而非来自刘备集团。
若要追究非吴人的责任,首当其冲的不是南郡太守麋芳,就是公安将军士仁,因为此二人的背叛,才导致关羽死无退路。南郡是有名的坚城,昔日江东周瑜挟赤壁胜仗余威,尚且围城一年余,吕蒙若自比周瑜围城,恐怕将遭惨关羽归师与南郡守兵的夹击,而进退狼狈。南郡及公安背叛投降,这是首恶,勾结外匪共谋害命,麋芳及士仁的行为等同于协助加害人犯行。
(二)、间接责任则可归于刘备集团:
刘封及孟达的见死不救,不管能有多少帮助,无故不到,令友军势同孤军,未在被害人遭遇紧急救难时伸出援手而袖手旁观,因此造成被害人无援而惨遇毒手,其行为已可判罪叛国。
再者是刘备集团的其它武将,如李严、赵云及黄权等人,虽亦有见死不救,但是路远不能急赴,有鞭长莫及之憾。
其次是君主刘备或孔明,若曾发生连络孙权连手杀害关羽,才可把袭杀关羽的责任加以归罪,否则顶多只有见死不救,而非通谋蓄意加害。
(三)、第三者的责任更为轻微
其它可能的杀害责任则是曹操,如果曹操对孙权有任何动作,可决定关羽的生死。若曹操对孙权出兵干涉,逼孙权撤兵,关羽可能生还;与孙权联合夹击关羽,或是放任孙权围捕关羽,则关羽凶多吉少。因此曹操对关羽的生或死还是有影响力的。但是关羽命丧孙权之手而不是曹操,论及杀人顺位,曹操还在孙权之后。
诸葛亮胸怀天下,关羽无疑是他攫取权力的最大障碍。
朱子彦指出,诸葛亮高卧隆中,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实则“藏器在身”,是胸怀大志的。他曾对好友石韬、徐庶、孟建云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当三人反问他可仕至何官时,“亮但笑而不言”。笑而不言为何?盖因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则难以启齿告人也。
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东吴重臣张昭想推荐他侍奉吴主,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贤”、“尽”两字的寓意深长,必须参而悟之。所谓“贤”,即把诸葛亮看成是“贤士”,对待“贤士”的最高规格无非是以“国士”待之,而“尽亮”就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个中之意。
然而,诸葛亮进入刘备集团以后,其地位和权力也是逐步上升和提高的。其实,刘备对诸葛亮亦并非一开始就推心置腹,君臣犹如鱼水。在刘备称帝前后,关羽、张飞的地位均高于诸葛亮,其他如赵云、庞统、法正、黄忠、马超等人的地位亦不低于诸葛亮,正如大多数史家所指出的: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比之于诸葛亮显然要更进一层。这对于一心欲谋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亮来说,这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是他仕途上的严重障碍。
关羽一直瞧不上士大夫,赤壁之战后对诸葛亮很是嫉妒。
朱子彦接着指出,关羽骄横跋扈是出了名的,对此史书多有记载。建安十九年,刘备攻益州,西凉马超来投,马超是当时颇具声望的虎将,刘备得到他喜出望外,即封他为平西将军,位同关羽。远在荆州的关羽闻之极为不满,当即写信给诸葛亮,“问超人才谁可比类”,诸葛亮作书答称,马超“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关羽)之绝伦逸群也”。关羽阅信后,洋洋自得,将信“以示宾客”。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称关中王,欲重用黄忠为后将军。恐关羽不悦,派费诗往关羽处,同时拜关羽为前将军。但关羽听了此事后,大怒,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关羽如此狂妄,诸葛亮为何不加以制止,反而要曲意逢迎,讨其欢心呢?朱子彦认为,这正是诸葛亮工于心计,深藏不露的韬略。
亮、羽二人的关系如何?史无明文记载。然细加考察,亦可略窥一二。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就不悦”。
赤壁之战,诸葛亮建立奇功,不仅巩固了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而且树立了一定的威信,使关、张等人再也不敢小瞧他。但关羽却由过去的轻视变成了嫉妒,王夫子对此看得十分清楚,他说:“昭烈之败于长坂,羽军独全,曹操渡江,不能以一矢相加遗。而诸葛公东使,鲁肃西结,遂定二国之交,资孙氏以破曹,羽不能有功,而功出于亮。刘琦曰:朝廷养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一儒生。羽于是以忌诸葛者忌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遂为之灭裂而不可复收。”
襄樊之战,不失为诸葛亮除掉关羽的一个好机会。
朱子彦认为,诸葛亮为何想除掉关羽,这和关羽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关羽和张飞的性格截然不同,史书上说:“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意思是说,张飞虽然不善待士卒,但对有才能的士大夫非常敬佩尊重,而关羽虽然爱抚士卒,但却对士大夫始终心存芥蒂,盛气凌人。诸葛亮作为刘备集团中的头号士大夫,当然也在其中。
诸葛亮对关羽目空一切的情况十分清楚,然顾虑其与刘备“恩若兄弟”的特殊关系,加之自己投奔刘备的时间要比关羽晚得多,官职也比关羽低,故不得不“虚与委蛇”,巧为周旋。诸葛亮考虑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等待时机除掉关羽。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冒然发动襄樊战役,诸葛亮在这样的大好机会来临之时当然不会去提醒对战局“疏慢”的刘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