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病西医叫什么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9 13:52
- 提问者网友:凉末
- 2021-01-29 01:08
虚劳病西医叫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1-29 02:36
问题一:中医上 所谓的“虚劳” 是不是就是西医上的 “癌症”的一种????? 中医上的虚劳,多数指的是慢性病到了后期。部分疾病中医也以虚劳为诊断。问题二:虚劳是什么病? 虚劳 xūláo
病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又作虚痨。正气损伤所致的虚弱症和具传染性表现为虚弱证候的疾病(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前者称为虚损,后者称为劳瘵或传尸劳(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详见虚损、劳瘵、传尸劳条。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脏腑阴阳气血严重亏损,久虚不复的多种慢性衰弱病证的总称。西医的许多慢性疾病过程出现各种虚损症候、各种重病后期的恶液质状态等,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
虚劳治疗的诊断要点
病史中有生活失节,调摄不当等因素,或大病久病,产后或手术后失血过多等。 临床症状可见面色无华、发白、黯黑,消瘦,气短声低,心悸,健忘,头晕眼花,自汗盗汗,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遗精滑泄,月经不调或停闭等。 可见多个脏腑气血阴阳虚损,呈慢性、难复性、进行性的演变过程。
虚劳治疗的辨证分析
虚劳多因禀赋薄弱,或烦劳过度,损及五脏,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所致。以上各种病因,或是因虚致病,因病成劳,或是以病致虚,久虚不复成劳,常是多种疾病误治失治和病后失于调理的转归,原发性者很少。其病理性质,主要为气、血、阴、阳的亏耗。其病损部位,主要在于五脏,但以脾、肾为主要环节。
临床辨证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一般说来,病情单纯者,病变比较局限,容易辨清其气、血、阴、阳亏虚的属性和病及脏腑的所在。但由于气血同源,阴阳互根,五脏相关,所以各种原因所致的虚损往往互相影响,由一虚而渐致多虚,由一脏而累及他脏,使病情趋于复杂和严重,辨证时应加注意。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补益。在进行补益的同时,一是必须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二是要密切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用方药,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此外,由于脾为后之本,肾为先之本,故应十分重视调整脾肾。
虚劳治疗的辨证论治
气虚虚劳【证见】 面色萎黄,气短懒言,语声低微,体倦乏力,动则汗出,易感冒,腹胀,纳差,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脉虚大无力。
【治法】 补气。
【方药】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加减
处方:黄芪、党参各30克,白术、当归各12克,陈皮、升麻各9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若心气虚者,加麦冬、黄精各15克,五味子6克。肾气虚者,加杜仲、续断、山茱萸各15克。
2.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人参蜂王浆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血虚虚劳 【证见】 面色唇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心慌,形体消瘦,肌肤粗糙,月经量少或闭经。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养血。
【方药】
1.主方归脾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黄芪、党参各30克,当归、白术、茯苓各12克,龙眼肉、酸枣仁、熟地黄、白芍各15克,川芎6克,大枣5枚。水煎服。
2.中成药
(1)当归补血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3次。
阴虚虚劳 【证见】 两颧潮红,唇红口干,午后低热,手足烦热,失眠遗精,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
【方药】
1.主方左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熟地黄20克,枸杞子、麦冬、山药各15克,龟板胶20克,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各12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河车大造丸,每日2次。
阳虚虚劳【证见】 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自......余下全文>>问题三:什么是虚劳病 虚劳发热
病证名。虚劳亏损所致的发热,以阴虚为多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热候》:“虚劳而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也。”多因醉饱后入房、忧思劳役、饮食失调或大喜大怒大痛大沮。初病症见夜热内热虚热,本病乃为骨蒸内热潮热,治宜养阴清热,疏邪润燥(见《理虚元鉴》卷上)。亦可因瘀血而致。《风劳臌膈四大证治·虚劳》:“虚劳发热,未有不由瘀血者。”“是必饮食起居过时失节,营卫凝滞,先成内伤,然后随其气所阻之处,血为瘀积。”为虚中实证,治以活血化瘀为主,用大黄(庶^虫)虫丸等方。参见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热、劳热,潮热、骨蒸等条。问题四:中医的肾痨在西医中如何解释 病名。因劳损伤肾所致的病证。证见腰痛,小便不利或有余沥,小腹满急、遗精、白浊、阴囊湿痒等。《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五加皮汤,治肾劳虚寒,恐虑失志,伤精损髓,嘘极短气,遗泄白浊,小便赤黄,阴下湿痒,腰脊如折,颜色枯悴。”《医醇剩义·劳伤》:“肾劳者,真阴久亏,或房室太过,水竭于下,火炎于上,身热腰疼,咽干口燥,甚则咳嗽吐血,来苏汤主之。”参见虚劳、五劳条。问题五: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用书 指导用书必备+精选习题+模拟试卷+考试软件
------------------------------------
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中级)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细则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全国卫生专业中(初)级技术资格考试的有关精神,进一步体现中医药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目标要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于2011年组织有关专家,对2006年版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以及2007年版全科医学(中医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011年版《全国中医药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
新大纲体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培养优秀临床人才“读经典,做临床”的思想导向; 突出了中医、 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四类临床专业中(初)级技术人员基础知识的临床综合运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测试;合理调整了考试科目设置,合理增加了与各专业相关学科的内容。
新大纲在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层面与本科层次,以及中药3个级别、中医护理2个级别层次在考试科目设置及内容上均体现了差别。, 新大纲注重了考试专业作为一个整体的表现形式。将20个专业考试大纲以“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四个考试科目进行学科排序,并在具体内容上进行了4个方面的标识、
为了配合新大纲的实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依据新大纲编写了与之相配套的((2011年版临床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中(初)级考试大纲细则》 (以下简称大纲细则)。
本书是新大纲的具体细化。其内容涵盖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四类20个专业(中级、初级师、初级士三个层次)、50个考试学科。《大纲细则》以20个专业分类,分别装订成书。
本书既是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命题用书,也是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专业即将晋升为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考生临床实践、复习备考的权威性参考书。
目录
大纲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
内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学
中药学
方剂学
第二部分 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诊断学
诊断学基础
传染病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第三、四部分 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
中医肛肠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 阴阳五行学说
第二单元藏象
第三单元 精气血津液神
第四单元经络
第五单元病因
第六单元发病
第七单元病机
第八单元 防治原则
内经
第一单元 气?阴阳?五行
第二单元藏象
第三单元病机
第四单元病证
第五单元诊法
第六单元论治
第七单元养生
伤寒论
第一单元 太阳病辨证论治
第二单元 阳明病辨证论治
第三单元 少阳病辨证论治
第四单元 太阴病辨证论治
第五单元 少阴病辨证论治
第六单元 厥阴病辨证论治
第七单元 霍乱病辨证论治
第八单元 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辨证论治
金匮要略
第一单元 痉湿暍病篇
第二单元 中风历节病篇
第三单元 血痹虚劳病篇
第四单元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
第五单元 胸痹心痛短气病篇
第六单元 腹满寒疝宿食病篇
第七单元 痰饮咳嗽......余下全文>>
病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又作虚痨。正气损伤所致的虚弱症和具传染性表现为虚弱证候的疾病(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前者称为虚损,后者称为劳瘵或传尸劳(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详见虚损、劳瘵、传尸劳条。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脏腑阴阳气血严重亏损,久虚不复的多种慢性衰弱病证的总称。西医的许多慢性疾病过程出现各种虚损症候、各种重病后期的恶液质状态等,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
虚劳治疗的诊断要点
病史中有生活失节,调摄不当等因素,或大病久病,产后或手术后失血过多等。 临床症状可见面色无华、发白、黯黑,消瘦,气短声低,心悸,健忘,头晕眼花,自汗盗汗,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遗精滑泄,月经不调或停闭等。 可见多个脏腑气血阴阳虚损,呈慢性、难复性、进行性的演变过程。
虚劳治疗的辨证分析
虚劳多因禀赋薄弱,或烦劳过度,损及五脏,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所致。以上各种病因,或是因虚致病,因病成劳,或是以病致虚,久虚不复成劳,常是多种疾病误治失治和病后失于调理的转归,原发性者很少。其病理性质,主要为气、血、阴、阳的亏耗。其病损部位,主要在于五脏,但以脾、肾为主要环节。
临床辨证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一般说来,病情单纯者,病变比较局限,容易辨清其气、血、阴、阳亏虚的属性和病及脏腑的所在。但由于气血同源,阴阳互根,五脏相关,所以各种原因所致的虚损往往互相影响,由一虚而渐致多虚,由一脏而累及他脏,使病情趋于复杂和严重,辨证时应加注意。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补益。在进行补益的同时,一是必须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二是要密切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用方药,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此外,由于脾为后之本,肾为先之本,故应十分重视调整脾肾。
虚劳治疗的辨证论治
气虚虚劳【证见】 面色萎黄,气短懒言,语声低微,体倦乏力,动则汗出,易感冒,腹胀,纳差,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脉虚大无力。
【治法】 补气。
【方药】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加减
处方:黄芪、党参各30克,白术、当归各12克,陈皮、升麻各9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若心气虚者,加麦冬、黄精各15克,五味子6克。肾气虚者,加杜仲、续断、山茱萸各15克。
2.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人参蜂王浆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血虚虚劳 【证见】 面色唇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心慌,形体消瘦,肌肤粗糙,月经量少或闭经。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养血。
【方药】
1.主方归脾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黄芪、党参各30克,当归、白术、茯苓各12克,龙眼肉、酸枣仁、熟地黄、白芍各15克,川芎6克,大枣5枚。水煎服。
2.中成药
(1)当归补血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3次。
阴虚虚劳 【证见】 两颧潮红,唇红口干,午后低热,手足烦热,失眠遗精,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
【方药】
1.主方左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熟地黄20克,枸杞子、麦冬、山药各15克,龟板胶20克,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各12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河车大造丸,每日2次。
阳虚虚劳【证见】 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自......余下全文>>问题三:什么是虚劳病 虚劳发热
病证名。虚劳亏损所致的发热,以阴虚为多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热候》:“虚劳而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也。”多因醉饱后入房、忧思劳役、饮食失调或大喜大怒大痛大沮。初病症见夜热内热虚热,本病乃为骨蒸内热潮热,治宜养阴清热,疏邪润燥(见《理虚元鉴》卷上)。亦可因瘀血而致。《风劳臌膈四大证治·虚劳》:“虚劳发热,未有不由瘀血者。”“是必饮食起居过时失节,营卫凝滞,先成内伤,然后随其气所阻之处,血为瘀积。”为虚中实证,治以活血化瘀为主,用大黄(庶^虫)虫丸等方。参见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热、劳热,潮热、骨蒸等条。问题四:中医的肾痨在西医中如何解释 病名。因劳损伤肾所致的病证。证见腰痛,小便不利或有余沥,小腹满急、遗精、白浊、阴囊湿痒等。《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五加皮汤,治肾劳虚寒,恐虑失志,伤精损髓,嘘极短气,遗泄白浊,小便赤黄,阴下湿痒,腰脊如折,颜色枯悴。”《医醇剩义·劳伤》:“肾劳者,真阴久亏,或房室太过,水竭于下,火炎于上,身热腰疼,咽干口燥,甚则咳嗽吐血,来苏汤主之。”参见虚劳、五劳条。问题五: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考试用书 指导用书必备+精选习题+模拟试卷+考试软件
------------------------------------
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中级)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细则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全国卫生专业中(初)级技术资格考试的有关精神,进一步体现中医药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目标要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于2011年组织有关专家,对2006年版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以及2007年版全科医学(中医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011年版《全国中医药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
新大纲体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培养优秀临床人才“读经典,做临床”的思想导向; 突出了中医、 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四类临床专业中(初)级技术人员基础知识的临床综合运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测试;合理调整了考试科目设置,合理增加了与各专业相关学科的内容。
新大纲在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层面与本科层次,以及中药3个级别、中医护理2个级别层次在考试科目设置及内容上均体现了差别。, 新大纲注重了考试专业作为一个整体的表现形式。将20个专业考试大纲以“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四个考试科目进行学科排序,并在具体内容上进行了4个方面的标识、
为了配合新大纲的实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依据新大纲编写了与之相配套的((2011年版临床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中(初)级考试大纲细则》 (以下简称大纲细则)。
本书是新大纲的具体细化。其内容涵盖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四类20个专业(中级、初级师、初级士三个层次)、50个考试学科。《大纲细则》以20个专业分类,分别装订成书。
本书既是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命题用书,也是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专业即将晋升为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考生临床实践、复习备考的权威性参考书。
目录
大纲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
内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学
中药学
方剂学
第二部分 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诊断学
诊断学基础
传染病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第三、四部分 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
中医肛肠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 阴阳五行学说
第二单元藏象
第三单元 精气血津液神
第四单元经络
第五单元病因
第六单元发病
第七单元病机
第八单元 防治原则
内经
第一单元 气?阴阳?五行
第二单元藏象
第三单元病机
第四单元病证
第五单元诊法
第六单元论治
第七单元养生
伤寒论
第一单元 太阳病辨证论治
第二单元 阳明病辨证论治
第三单元 少阳病辨证论治
第四单元 太阴病辨证论治
第五单元 少阴病辨证论治
第六单元 厥阴病辨证论治
第七单元 霍乱病辨证论治
第八单元 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辨证论治
金匮要略
第一单元 痉湿暍病篇
第二单元 中风历节病篇
第三单元 血痹虚劳病篇
第四单元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
第五单元 胸痹心痛短气病篇
第六单元 腹满寒疝宿食病篇
第七单元 痰饮咳嗽......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