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浙西三瀑布记》 翻译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9 21:29
- 提问者网友:活着好累
- 2021-11-19 14:00
袁枚《浙西三瀑布记》 翻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11-19 14:49
壬寅(古人用天干地支表示日期)年,我游览了天台山石梁。四面山峰耸立峻峭,重叠的山峰就像累着两个甑(古代的一种炊具),都环绕石梁密布排列。石梁长二丈,宽三尺左右,就像大龟的脊背跨过山腰,石梁下边是空的。水从华顶峰流下来,平行着有四道水流,到这个地方会合,就像万马结队,穿过石梁向下狂奔。凡是水被石头挡住的地方就一定会急怒,急怒就一定要叫号。以飞落千尺的气势,被众多势头所阻挡,自然就会怒气冲天,喧声如同雷震,人只能相对这才能听到对方的言语。我坐在石梁上,就像骑在瀑布上。走到山脚下向上看,水的飞沫飞溅到头顶上,眼花缭乱,坐着和站着都不稳当,就怀疑身体将要和水一样被冲走了。瀑布上面的寺庙叫做上方广,下面的寺叫做下方广。我因为喜欢这个瀑布的原因,就在两座寺都住了。 过了十天,到了雁宕山的大龙湫。还没到三里外,就看到一匹白带从天而下,悄无声响。到了跟前仔细观看,原来二十丈以上是瀑布,二十丈以下不是瀑布,都化成了烟,成了雾,成了轻绡,成了玉尘,成了珠屑,成了琉璃丝,成了杨白花。既像下坠,又像上升;既像疏散,又像密织。风来摇动它,它就飘散无处着落;日光照射他,就五彩斑斓。有时远远站着却被弄湿了头,有时靠近观看却衣服一点都不沾上水气。原因是因为它的落点太高,山崖的腹部向里洼,水流没有依靠,不得不随风变幻;又很少遇到阻隔,不能够增大声威,和石梁瀑布相比很不同。大致是石梁威武,龙湫温和;石梁喧嚣,龙漱安静;石梁湍急,龙揪迟缓;石梁冲荡一往无前,龙湫来回流动: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才一见到石梁瀑布时,以为瀑布的形状也就不过如此,龙湫瀑布可以不看了。到了这里,才知道眼睛和耳朵有没听过和没见过的,不可以盲目揣测。 又过了半个月,我经过青田的石门洞,猜想自然虽然巧妙,不会再有什么狡狯的新做法了。这里的瀑布竟然在石洞中,就像巨大的河蚌张开嘴,能吞下几百人。接瀑布的池子方圆一亩多,深百丈,我怀疑有蛟龙就要腾起,激荡的声音,就像在瓮内敲钟鼓。这又是石梁瀑布、龙湫瀑布没有的景象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11-19 16:10
浙西三瀑布记·(清)袁枚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厜㕒(1),重者甗隒(2),皆环粱遮迣(3)。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4),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挡㧙(5),自然拗怒郁勃(6),喧声雷震,人相对下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宕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7)。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籍,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漱静;石梁急,龙揪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8),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9)。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蚊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10)。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厜㕒(1),重者甗隒(2),皆环粱遮迣(3)。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4),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挡㧙(5),自然拗怒郁勃(6),喧声雷震,人相对下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宕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7)。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籍,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漱静;石梁急,龙揪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8),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9)。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蚊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10)。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