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南天空那颗最亮的星叫什么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1 18:09
- 提问者网友:浮克旳回音
- 2021-05-11 13:27
貌似叫天狼星吧?我不确定 就是那颗白色的,能否给详细资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05-11 13:55
天狼星(Sirius)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其视星等为-1.47,几乎为第二亮恒星老人星的两倍,绝对星等为+1.3等,距太阳系约8.6光年。天狼星根据拜耳命名法的名称为大犬座α星[1]。天狼星实际上是一个双星系统,其中包括一颗光谱型A1V的白主序星和另一颗光谱型DA2的暗白矮星伴星天狼星B。
天狼星如此之亮除了因为其原本就很高的光度以外,还因为它距离太阳很近。天狼星距离我们2.6秒差距(8.6光年),并是最近的恒星之一。天狼星A的质量为太阳的两倍,而绝对星等为1.42等。它比太阳亮25倍,但光度明显比其它亮星较暗,如对比老人星或参宿七。此双星系统约有200到300万年老,并且一开始是由两颗蓝色的亮星组成。更高质量的天狼星B耗尽了能源,成为一颗红巨星,然后又渐渐削去外层,约在120万年前坍塌成为今天的白矮星状态。 [编辑本段]星体概述 1844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根据它的移动路径出现的波浪图形推断天狼星是一颗双星,因为该星在附近空间中沿一条呈波形的轨迹运动,从而得出它有一颗伴星和绕转周期约为50年的结论。这颗伴星于1862年被美国天文学家克拉克(A.Clark)用他自制的当时最大的口径4.7m折射天文望远镜最先看到。天狼星及其伴星都在偏心率颇大的轨道上互相绕转,绕转的周期是49.9年,平均距离约为日地距离的20倍。尽管亮星光芒四射,用大望远镜还是不难看到那颗7等的伴星。伴星的质量与太阳差不多,它的半径却只有太阳的1/50,密度则比太阳大得多,平均密度为30㎏/立方厘米,是第一颗被发现的白矮星。
双星相距约20天文单位。双星中的亮星是一颗比太阳亮23倍的蓝白星,体积略大于太阳,直径是太阳的1.7倍,表面温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2倍,高达10000℃。天狼星在天球上的坐标是赤经06h 45m 08.9173s赤纬-16°42'58.017"(历元2000.0),赤经自行-0.553,赤纬自行-1.205。 天狼星系统
甲星是全天第一亮星,属于主星序的蓝矮星。乙星一般称天狼伴星,是白矮星,质量比太阳稍大,而半径比地球还小,它的物质主要处于简并态,平均密度约3.8×106/立方厘米。甲乙两星轨道周期为50.090±0.056年,轨道偏心率为0.5923±0.0019。天狼星与我们的距离为8.65±0.09光年。天狼星是否是密近双星,与天狼双星的演化有关。古代曾经记载天狼星是红色的,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线索。1975年发现了来自天狼星的X射线,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乙星的几乎纯氢的大气深层的热辐射,有人则认为这可能是由甲星或乙星高温星冕产生的,至今仍在继续研究。据1980年资料,高能天文台2号卫星分别测得甲星和乙星的0.15~3.0千电子伏波段X射线,得知乙星的X射线比甲星强得多。 [编辑本段]名称来源 天狼星西名sirius,来源于希腊语Σείριος,有“烧焦”的意思,古人认为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升起时正是夏季,天狼星的光和太阳的光合在一起,才是夏季天气炎热的原因,因此才把天狼称为sirius。古埃及人称天狼星为Sothis,是“水上之星”的意思。天狼星的英文正统名称来自于拉丁语Sīrius,又来自古希腊语Σείριος(Seirios是“热烈”或“炎热的天气”之意),但是这古希腊词也可能在希腊古风时期之前从某处发展过来。最早发现使用这个名称要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赫西奥德的诗作《工作与时日》中。
天狼星还有另外超过50个编号和名称。在阿拉伯语里,天狼星被称为الشعرى(拼音:al-ši‘rā或al-shira,中文:“首领”),英文的另一称谓Aschere就从其而来。在梵语里,天狼星是Mrgavyadha(“猎鹿者”)或Lubdhaka(“猎人”)。当被称作Mrgavyadha时,天狼星代表楼陀罗(湿婆);称作Scandinavia时,天狼星就被视为Lokabrenna(“Loki放下的火”或“Loki的火炬”),日本土语称之为青星(Aoboshi)。在中世纪的占星术里,天狼星是一颗Behenian fixed star, associated with beryl and juniper. Its kabbalistic symbol Image:Agrippa1531 Canismaior.png was listed by Heinrich Cornelius Agrippa. [编辑本段]相关文化 中国古代星象学说中,天狼星是“主侵略之兆”的恶星,象征侵扰。屈原在《九歌·东君》中写到:“举 长矢兮射天狼”,以天狼星比拟位于楚国西北的秦国。所以苏轼《江城子》中会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词句,以天狼星比拟威胁北宋西北边境的西夏。
在古埃及,每当天狼星在黎明时从东方地平线升起时(这种现象在天文学上称为“偕日升”),正是一年一度尼罗河水泛滥的时候,尼罗河水的泛滥,灌溉了两岸大片良田,于是埃及人又开始了他们的耕种。古代埃及人认识到池该星偕日升起,即正好出现在太阳升起之前时尼罗河三角洲就开始每年的泛滥。而且他们发现,天狼星两次偕日升起的时间间隔不是埃及历年的365天而是365.25天。古埃及把黎明前天狼星自东方升起的那一天确定为岁首。可以说,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这种历法的前身,最早就是从古埃及诞生的。
我们知道,金字塔都是从天文学的角度构思建造的。天狼星是少数与金字塔相关的星球之一,不过,恰恰是这种对天狼星的关注倒使人感到相当奇怪。因为,人们要从孟菲斯城观察天狼星时,只有在尼罗河泛滥初始,贴近地平线的茫茫晨曦之中才能见到它。在埃及有一本内容详细的历书——公元前421年的,够让人感到迷茫的!这本历书以天狼星升起(初显为7月19日)为准,并且确定年周期为3.2万多年。 ( 争议:《天狼星历书》看来完全是一种纯粹假定的产物,一种概率计算,因为它确实从来没有能预报过尼罗河泛滥和与之相关的现象,即天狼星在晨曦笼罩的地平线上出现,纯系偶然.尼罗河不是年年泛滥的,况且尼罗河不总是在同一天泛滥的.究竟为什么出现一本《天狼星历书》呢?这方面也再次出现一种古代的文献资料?有没有被古代祭司作为秘密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的经文资料或者承诺呢? 我们无从得知。 )
天狼星在许多的文化上都有特别的意义,特别是代表狗。事实上,他是大犬座中最明亮的星,在口语上最常被称为"犬星"。他也是传统的猎户神话中的狗:古希腊人认为天狼星的光芒对狗有不良的影响,使它们反常的出现夏季热("犬日"):它们过度的喘气导致过份的干燥和置身疾病的危险中。在极端的例子中,口吐白沫的狗也许有狂犬病,可能导致被咬的人受到传染和死亡。古罗马人知道这些日子是三伏日并称这颗星是小犬(Canicula)。在中国天文学,这颗星称为天狼星(天上之狼);中文的罗马拼音:Tiānláng;日文的罗马拼音:Tenrō;韩国的罗马拼音:Cheonlang),在中国的星官是井宿。在更远处,许多北美洲的原住民也将天狼星与狗连结在一起;在西南方的原住民Seri和托赫诺奥哈姆族注记这颗星是跟随着绵羊山的狗,黑足称之为'狗脸',柴罗基族将天狼星和心宿二配成一对,做为灵魂之路两端的看守犬。内布拉斯加的波尼族有几种联想;狼族视它为'狼星',而其他的部落认为是'郊狼星'。到了更北方的阿拉斯加白令海峡的Inuit称这颗星为'月之犬'。
有些文化将这颗星与弓和箭联系在一起。古代的中国人将之与船尾座和大犬座结合想像成横跨在南天的一把大弓,在这种组合下,箭头正对着天狼星。相似的组合也出现魏在埃及丹德拉(Dendera)的哈索尔神庙壁画上,沙特女神(Satis)将她的箭画在牛头人身的女神哈索尔(天狼星)之上。在后期的波斯文化,这颗星称为Tir,并且被当成一支箭。
也许是历史文化的原因,也许是个人心情的原因,天狼星注定是无法与浪漫、热情相联系的星,可以和恋人、朋友,一同看月亮,看流星雨,看金星或是火星,但是,苍白并带有蓝色光亮的闪烁的天狼星却无法让人心情愉悦,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他吸引了无数孤寂的心。 [编辑本段]研究历史 天狼星在最早的天文记录中就已经出现,并被古埃及人视为“索普代特”(希腊语:Seirios)[埃及语]:Sothis。在中王国时期期间,埃及人的历法开始于天狼星的偕日升那天,那天早晨,天狼星由于离太阳足够远,能比太阳更早升起,避开强光,在70天的消失之后重现天空。这一天在历法中的重要性是因为它也是尼罗河周期泛滥和夏至之前不久。 索普代特的象形文字是一颗星星和一个三角形。天狼星消失在空中的70天,在神话中象征著索普代特和艾西斯渡过埃及地府的日子。
古希腊人相信,天狼星的出现代表着干热的夏天及所带来的植物枯干、男人软弱和女人烦燥。由于天狼星十分明亮,因此它在初夏的不稳定天气下会闪烁的更厉害,表示了不好的事件将会发生。受到其效应牵连的人被称为患上“astroboletos”(αστροβολητος)或称“star-struck”。在文字记载里会被写作“燃烧”或“火焰”。此星出现之后的季节被称为夏天的“狗日”。爱琴海基亚岛的土著人会为得到凉风而祭祀天狼星和宙斯,并会等待天狼星翌年夏天的出现。如果其明亮地升起,就是发财的好兆头;相反若其升起时浑浊或昏暗,则预示了瘟疫的到来。从岛上发掘出的公元前3世纪钱币上刻着散发著光芒的狗只或星体,显示出了天狼星的重要性。罗马人于4月25日前后庆祝天狼星的偕日落,在当日向罗马的五谷枯萎之神(Robigo)奉上一头狗、点上香、祭上酒和一只羊,希望能阻止那一年星光带来的锈菌。
亚历山大的托勒密在自己的《天文学大成》中的第7及8卷所谱写的星图里,以天狼星作为天球的中线。他把天狼星描绘成六颗红色恒星之一(见以下的红色争议部分)。其余五颗实际上为M型和K型恒星,如大角星和参宿四。
亮星对古波利尼西亚人十分重要,因为他们要在太平洋众多小岛和环礁之间靠天象导航。当亮星位于地平线上小许的时候,这些星体就被水手们作为星象罗盘,从而找到指定的地点。这些星体也可作纬度标记,天狼星的偏差和斐济岛相符合,因此,它每晚都越过斐济岛的正上空。天狼星是“巨鸟”星座“Manu”的身体,老人星是南边的翅膀,南河三是北边的翅膀,一共将波利尼西亚的夜空刚好分成两半。天狼星的偕日升标志著希腊夏天的开始,因此它相反地标志了毛利人冰冷冬天的开始,Takurua在当地语言代表天狼星和冬天。
在1676年,爱德蒙·哈雷于大西洋南部的圣赫伦那岛上度过了一年,目的是要研究南半球的星空。约40年后,于1718年他对比自己的天体测量和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之后,发现了一直都被当作是“固定的”恒星的自行运动。大角星和天狼星都有显著的移动,而当中天狼星更在之间1800年内向南移动了30分角(约为月球的直径)。
于1868年,天狼星成为第一颗被测量出运行速率的恒星。威廉·哈金斯爵士仔细检查了天狼星的光谱,并观测到一个显著的红移。他因此得出结论:天狼星以大约每秒40公里的速度远离太阳系。虽然对比今天测量出来的每秒7.6公里速度数值过大,不过那次的测量却开始了天体径向速度的研究。
伴星的发现
A simulated image of Sirius A and B from Celestia在1844年,德国天文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从天狼星自行运动的变化中推断出天狼星还有一颗当时未发现的伴星。将近20年之后,也就是在1862年1月31日,美国望远镜制作者和天文学家Alvan Graham Clark首次观测到这颗暗淡的伴星。这伴星被称为天狼星B,或亲切地称“小狼”。较亮并能被肉眼观测到的那一颗恒星现在有时候会被称为天狼星A。从1894年起,人们观测到了天狼星系统里一些明显的轨道不规则性,因此大家认为当中还有第三颗很小的伴星,虽然此假设未被确切证实。数据指出,第三颗星围绕天狼星A的公转周期为6年,其质量只得0.06太阳质量。它会比白矮星天狼星B要暗5到10级,因此很难被观测得到。最近的观测数据虽然证实不了它的存在,但是仍然有可能是其太接近天狼星A,以致观测不到。1920年代发现的“第三颗星”似乎只不过是一颗背景天体。
1915年,沃尔特·亚当斯在威尔逊山天文台使用一座60英寸(1.5米)反射器观测天狼星B的光谱,并确定其为一颗暗淡的白色恒星。就此,天文学家们就断定它为一颗白矮星,并是有史以来第一颗发现的白矮星。Robert Hanbury Brown和Richard Q. Twiss于1959年在Jodrell Bank天文台使用他们的光学干涉仪首次测量出天狼星A的直径。在2005年,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确认天狼星B的直径几乎相等于地球的直径(12,000公里),不过其质量达到太阳的98%。
天狼星的伴星β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白矮星.它体积很小,跟地球差不多,肉眼看不见;但密度特别大,比水星大了三万倍,质量跟太阳差不多.这颗星是1862年天文学家用望远镜观察到的,1915年才确定它的"白矮星"身份,从而引起天文界的高度重视。然而,至少在一千二百年前,非洲马里的多贡部落,就开始祭祀这颗星,并且知道它的体积,密度,轨道形状(椭圆)和它围绕天狼星运行的周期(四十九个地球年),把这些记载到这个原始部落的木刻,壁画和纺织品上。
提到天狼星伴星β星,不得不说从它身上发生的故事,因为不少重大的发现,往往是从一些小的"偏差"开始的。
公元八世纪,我国唐朝的天文学家一行把他的观测同古时候的记录对照,发现星星的位置改变了。一千多年后,十八世纪,英国的哈雷也独立地看到了同样的现象。原来,所谓不动的.不变的"恒星",叫错了.天上的星星是在运动的、变化的。
1844年,天文学家贝塞尔注意到天上最亮的恒星——天狼星的运动比较奇怪,它的路径波浪起伏,不像一般的恒星总是沿着一条直线均匀地移动.这位天文学家由此断言,天狼星不是一颗星,而是一个双星系统,另外一颗星是一个"看不见的"伴星;波浪起伏的的路线,正是天狼星一边移动一边饶转的结果。后来,又有一些天文工作者研究了天狼星的运动,并且根据万有引力定律,预言了天狼星的位置.事隔二十八年,到了1862年,终于在望远镜里找到了这颗"看不见"的天狼伴星.这颗"看不见"的伴星同天狼星相比实在是太暗了,在望远镜里看起来好像是望远镜的缺陷所引起的假象一样。可是在观测另外的对象时,这个"缺陷"没有了,大家才相信自己找到了天狼星的"看不见"的伴星。
组成双星的两颗恒星都称为双星的子星.其中较亮的一颗,称为主星;较暗的一颗,称为伴星。主星和伴星亮度有的相差不大,有的相差很大.有许多双星,相互之间距离很近,即使用现代最大的望远镜,也不能把它们的两颗子星区分开.但是,天文学家用分光方法得到的光谱,可以发现它们是两颗恒星组成的.这样的双星,称为分光双星。于是,上面说的可以用望远镜把两颗子星分辨开来的双星,相应地就称为目视双星。
有的双星在相互绕转时,会发生类似日食的现象,从而使这类双星的亮度周期性地变化.这样的双星称为食双星或食变星.食双星一般都是分光双星.还有的双星,不但相互之间距离很近,而且有物质从一颗子星流向另一颗子星,这样的双星称为密近双星。有的密近双星,物质流动时会发出X射线,称为X射线双星。
在银河系中,双星的数量非常多,估计不少于单星.研究双星,不但对于了解恒星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多样性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了解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天狼星外观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天狼星A和天狼星B,白矮星天狼星B位于左下方。The diffraction spikes and concentric rings are instrumental effects.天狼星的视星等有-1.47,使其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几乎为第二亮的大角星的两倍。然而,它仍然不如月球、金星或木星光亮。水星和火星偶尔也会比天狼星更亮。天狼星几乎能从地球上任何有人的地方观测得到,只除了居住于北纬73度以北的人无法看到。可是,一些在地球北边的城市观测到的天狼星也并不会升得很高,如圣彼得堡的天狼星只会升到地平线上13°。天狼星、南河三和参宿四对于居住在北半球的人来看,组成了冬季大三角的三个顶点。由于天狼星的赤纬约为-17°,因此从南纬73°起它是一颗拱极星。7月初从南半球可以看到天狼星在太阳下山后下山,又在太阳升起前升起。在适当环境条件之下,天狼星甚至能在有太阳的时候被肉眼看到。当然,天空要非常清,观测地点的海拔必须要高,太阳要低低的挂在地平线上,再加上天狼星要在头顶上,十分难得。
基于天狼星双星系统的环绕运行轨道,两颗星的最小分距为3角秒而最大分距为11角秒。在他们相距最近的时候,要在观测时分别出两颗星体十分困难,因为白矮星天狼星B就在和它很近却有比它亮许多的天狼星A旁边。要清楚分开它们,除天气理想外,则需要一座口径至少有300mm的天文望远镜。1994年,两颗星到达了它们的拱点,从那时开始,这对双星开始远离对方,用天文望远镜分开它们就更加容易了。有着离地球2.6秒差距或8.6光年的距离,天狼星A和天狼星B占据了8颗最接近太阳系恒星之中的2颗,而且更是第5接近太阳系的恒星系。距离近是天狼星如此亮的原因之一,其他相似的星体有昏暗的南门二,对比于遥远却极亮的超巨星如老人星、参宿七或参宿四。但是天狼星仍然比太阳要亮25倍。[6]距离天狼星最近的大型恒星是南河三,距离为1.61角差距或5.24光年。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2号飞船,在完成了研究四颗类木行星的任务之后,预计将于大约296,000年之后到达4.3光年以外的天狼星。
红色争议
早在公元前150年,天文学家托勒密描述天狼星为一颗红色天体,其余5颗恒星:参宿四、心宿二、毕宿五和北河三都同时被记述作桔黄色或红色色调的天体。这个不一致性由拉特兰Lyndon Hall的乡绅、业余天文学家Thomas Barker发现,他于1760年在伦敦皇家学院的聚会中演讲。由于其他的星体许多都能转变光度,使人们相信这些星体甚至也能转变颜色。约翰·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在1839年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有可能是受他两年前观测过的海山二影响的。Thomas Jefferson Jackson See在1892年重新提起了红色天狼星的问题,他在1892年出版了几篇论文,并在1926年出版了最后结论。他指出,不只是托勒密发现天狼星的红色,连诗人阿拉托斯、演说家西塞罗、将军日尔曼尼库斯都认为天狼星是红色的,尽管这三位都非天文学家。塞内卡也把天狼星描述成暗红色的,还要比火星的颜色更深。虽然如此,并非所有的古代观测者都看到红色的天狼星,如公元1世纪诗人Marcus Manilius把它描写为“天蓝”,4世纪的Avienus也一样。在中国古代,白色是天狼星的标准颜色,早至公元前2世纪晚至公元后7世纪若干记录都记述天狼星呈现着白色的光芒。
于1985年,德国天文学家Wolfhard Schlosser和Werner Bergmann拿出了一件8世纪的伦巴第手稿,其中包含De cursu stellarum ratio 的圣葛利格里游记。这份拉丁文的文稿教导读者如何从星辰的位置确定夜祷的时刻,并且描述天狼星是呈现弥散的红色。作者据此提出天狼星 B当时是颗红巨星的说法 。但是,其他的天文学家回应圣葛利格里所描述的应该是大角星。
用天狼星A或天狼星B恒星演化的可能性来解释颜色争议这个理论已经被天文学家推翻,原因是几千年的演化时间太短,并且从星云的分析并没有看出曾发生过这种演化过程的迹象。与至今还未发现的第三颗星的交互作用也是天文学家提出的可能性之一。其他解释也有:被描述成红色在诗词里有隐喻凶兆的意思,或是升起时强烈的闪烁使人们以为天狼星是红色的。用肉眼来看,天狼星在地平线不远处的时候似乎闪烁著红色、白色和蓝色的光辉。 [编辑本段]双星系统 天狼星A
艺术家对天狼星系统的想象图。天狼星A是较大的一颗。天狼星A的质量约是太阳的2.1倍。光学干涉仪量度出此星的半径,估计角直径为5.936±0.016mas。它的恒星自转速度为较慢的每秒16公里,因此并没有有效地把星体压扁成圆盘形。织女一和天狼星B的体积相近,以更高速的每秒274公里自转,使其在赤道处向外拱起。
天体模型指出天狼星A形成于一次分子云坍塌的时候,到了1千万年之后,其能源的生成已经完全由核聚变提供。其核心成为了对流层,并利用碳氮氧循环制造能量。人们预测,天狼星A会在其形成之后10亿年(109)之内用尽储存在核心的氢。此时它会经历红巨星阶段,然后再温和下来,成为一颗白矮星。
天狼星A的光谱又著很深的金属线,显示出一些重于氦的元素的增强(如铁)。相比于太阳,天狼星A大气层里相对于氢含量的铁含量为,也等于100.5,意思是说它大气层中的铁的含量是太阳的316%。不太可能整颗恒星都富有金属元素,而其实这些金属元素都可能是悬浮在位于表面的一层薄对流层上。
天狼星B
天狼星B的质量几乎相等于太阳的质量,并且是已知最大质量的白矮星之一。它差不多有平均的0.5至0.6太阳质量的两倍。然而这么多物质却被压缩成约为地球的大小。其目前的表面温度为25,200 K。但是,由于在内部已经没有能量的生成,剩余的热量会以辐射的形态放射出外太空,天狼星B终究会逐渐冷却,需时多于2亿年。
一颗恒星要经过主序星和红巨星阶段才会成为白矮星。天狼星B成为白矮星时的年龄比它现在的年龄小一半多一点,约为1亿2千万年前。还是一颗主序星时它估计有5个太阳质量大。and was a B-type star (roughly B4-5)天狼星B是红巨星的时候,可能增加了其伴星天狼星A的金属量。
天狼星B最初由碳及氧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是形成天狼星B的已死亡恒星里的氦核聚变产生的。这些元素被更轻的元素覆盖,并根据质量来分层,因为天狼星B有着高表面重力。因此,天狼星B的外层大气层几乎为纯氢,宇宙中最轻的元素,光谱中也找不到任何其它元素
天狼星超星系团
在1909年埃希纳·赫茨普龙是第一位提出天狼星是大熊座移动星群之一的人,他在观测天狼星系统在天空中的移动路径之后得出这个结论。大熊座移动星团是由220颗恒星组成的,并在太空有相同的移动路径。其最初形成时是疏散星团的一部分,从此便逐渐脱离引力的牵引。不过,在2003年和2005年作出的分析却表示天狼星未必属于这一星团。大熊座移动星团估计年龄为4到6亿年,而天狼星的金属量和太阳的相似,因此年龄只有2亿多年,对于这星团来说太年轻。天狼星可能属于一个提出的“天狼星超星系团”,另外可能属于这个星团的疏散恒星有御夫座β、北冕座α、巨爵座β、波江座β和巨蛇座β。此星团是太阳附近500光年以内的三个星团之一。其余两个为毕宿星团和昴宿星团,都各有几百颗恒星。
天狼星如此之亮除了因为其原本就很高的光度以外,还因为它距离太阳很近。天狼星距离我们2.6秒差距(8.6光年),并是最近的恒星之一。天狼星A的质量为太阳的两倍,而绝对星等为1.42等。它比太阳亮25倍,但光度明显比其它亮星较暗,如对比老人星或参宿七。此双星系统约有200到300万年老,并且一开始是由两颗蓝色的亮星组成。更高质量的天狼星B耗尽了能源,成为一颗红巨星,然后又渐渐削去外层,约在120万年前坍塌成为今天的白矮星状态。 [编辑本段]星体概述 1844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根据它的移动路径出现的波浪图形推断天狼星是一颗双星,因为该星在附近空间中沿一条呈波形的轨迹运动,从而得出它有一颗伴星和绕转周期约为50年的结论。这颗伴星于1862年被美国天文学家克拉克(A.Clark)用他自制的当时最大的口径4.7m折射天文望远镜最先看到。天狼星及其伴星都在偏心率颇大的轨道上互相绕转,绕转的周期是49.9年,平均距离约为日地距离的20倍。尽管亮星光芒四射,用大望远镜还是不难看到那颗7等的伴星。伴星的质量与太阳差不多,它的半径却只有太阳的1/50,密度则比太阳大得多,平均密度为30㎏/立方厘米,是第一颗被发现的白矮星。
双星相距约20天文单位。双星中的亮星是一颗比太阳亮23倍的蓝白星,体积略大于太阳,直径是太阳的1.7倍,表面温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2倍,高达10000℃。天狼星在天球上的坐标是赤经06h 45m 08.9173s赤纬-16°42'58.017"(历元2000.0),赤经自行-0.553,赤纬自行-1.205。 天狼星系统
甲星是全天第一亮星,属于主星序的蓝矮星。乙星一般称天狼伴星,是白矮星,质量比太阳稍大,而半径比地球还小,它的物质主要处于简并态,平均密度约3.8×106/立方厘米。甲乙两星轨道周期为50.090±0.056年,轨道偏心率为0.5923±0.0019。天狼星与我们的距离为8.65±0.09光年。天狼星是否是密近双星,与天狼双星的演化有关。古代曾经记载天狼星是红色的,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线索。1975年发现了来自天狼星的X射线,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乙星的几乎纯氢的大气深层的热辐射,有人则认为这可能是由甲星或乙星高温星冕产生的,至今仍在继续研究。据1980年资料,高能天文台2号卫星分别测得甲星和乙星的0.15~3.0千电子伏波段X射线,得知乙星的X射线比甲星强得多。 [编辑本段]名称来源 天狼星西名sirius,来源于希腊语Σείριος,有“烧焦”的意思,古人认为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升起时正是夏季,天狼星的光和太阳的光合在一起,才是夏季天气炎热的原因,因此才把天狼称为sirius。古埃及人称天狼星为Sothis,是“水上之星”的意思。天狼星的英文正统名称来自于拉丁语Sīrius,又来自古希腊语Σείριος(Seirios是“热烈”或“炎热的天气”之意),但是这古希腊词也可能在希腊古风时期之前从某处发展过来。最早发现使用这个名称要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赫西奥德的诗作《工作与时日》中。
天狼星还有另外超过50个编号和名称。在阿拉伯语里,天狼星被称为الشعرى(拼音:al-ši‘rā或al-shira,中文:“首领”),英文的另一称谓Aschere就从其而来。在梵语里,天狼星是Mrgavyadha(“猎鹿者”)或Lubdhaka(“猎人”)。当被称作Mrgavyadha时,天狼星代表楼陀罗(湿婆);称作Scandinavia时,天狼星就被视为Lokabrenna(“Loki放下的火”或“Loki的火炬”),日本土语称之为青星(Aoboshi)。在中世纪的占星术里,天狼星是一颗Behenian fixed star, associated with beryl and juniper. Its kabbalistic symbol Image:Agrippa1531 Canismaior.png was listed by Heinrich Cornelius Agrippa. [编辑本段]相关文化 中国古代星象学说中,天狼星是“主侵略之兆”的恶星,象征侵扰。屈原在《九歌·东君》中写到:“举 长矢兮射天狼”,以天狼星比拟位于楚国西北的秦国。所以苏轼《江城子》中会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词句,以天狼星比拟威胁北宋西北边境的西夏。
在古埃及,每当天狼星在黎明时从东方地平线升起时(这种现象在天文学上称为“偕日升”),正是一年一度尼罗河水泛滥的时候,尼罗河水的泛滥,灌溉了两岸大片良田,于是埃及人又开始了他们的耕种。古代埃及人认识到池该星偕日升起,即正好出现在太阳升起之前时尼罗河三角洲就开始每年的泛滥。而且他们发现,天狼星两次偕日升起的时间间隔不是埃及历年的365天而是365.25天。古埃及把黎明前天狼星自东方升起的那一天确定为岁首。可以说,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这种历法的前身,最早就是从古埃及诞生的。
我们知道,金字塔都是从天文学的角度构思建造的。天狼星是少数与金字塔相关的星球之一,不过,恰恰是这种对天狼星的关注倒使人感到相当奇怪。因为,人们要从孟菲斯城观察天狼星时,只有在尼罗河泛滥初始,贴近地平线的茫茫晨曦之中才能见到它。在埃及有一本内容详细的历书——公元前421年的,够让人感到迷茫的!这本历书以天狼星升起(初显为7月19日)为准,并且确定年周期为3.2万多年。 ( 争议:《天狼星历书》看来完全是一种纯粹假定的产物,一种概率计算,因为它确实从来没有能预报过尼罗河泛滥和与之相关的现象,即天狼星在晨曦笼罩的地平线上出现,纯系偶然.尼罗河不是年年泛滥的,况且尼罗河不总是在同一天泛滥的.究竟为什么出现一本《天狼星历书》呢?这方面也再次出现一种古代的文献资料?有没有被古代祭司作为秘密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的经文资料或者承诺呢? 我们无从得知。 )
天狼星在许多的文化上都有特别的意义,特别是代表狗。事实上,他是大犬座中最明亮的星,在口语上最常被称为"犬星"。他也是传统的猎户神话中的狗:古希腊人认为天狼星的光芒对狗有不良的影响,使它们反常的出现夏季热("犬日"):它们过度的喘气导致过份的干燥和置身疾病的危险中。在极端的例子中,口吐白沫的狗也许有狂犬病,可能导致被咬的人受到传染和死亡。古罗马人知道这些日子是三伏日并称这颗星是小犬(Canicula)。在中国天文学,这颗星称为天狼星(天上之狼);中文的罗马拼音:Tiānláng;日文的罗马拼音:Tenrō;韩国的罗马拼音:Cheonlang),在中国的星官是井宿。在更远处,许多北美洲的原住民也将天狼星与狗连结在一起;在西南方的原住民Seri和托赫诺奥哈姆族注记这颗星是跟随着绵羊山的狗,黑足称之为'狗脸',柴罗基族将天狼星和心宿二配成一对,做为灵魂之路两端的看守犬。内布拉斯加的波尼族有几种联想;狼族视它为'狼星',而其他的部落认为是'郊狼星'。到了更北方的阿拉斯加白令海峡的Inuit称这颗星为'月之犬'。
有些文化将这颗星与弓和箭联系在一起。古代的中国人将之与船尾座和大犬座结合想像成横跨在南天的一把大弓,在这种组合下,箭头正对着天狼星。相似的组合也出现魏在埃及丹德拉(Dendera)的哈索尔神庙壁画上,沙特女神(Satis)将她的箭画在牛头人身的女神哈索尔(天狼星)之上。在后期的波斯文化,这颗星称为Tir,并且被当成一支箭。
也许是历史文化的原因,也许是个人心情的原因,天狼星注定是无法与浪漫、热情相联系的星,可以和恋人、朋友,一同看月亮,看流星雨,看金星或是火星,但是,苍白并带有蓝色光亮的闪烁的天狼星却无法让人心情愉悦,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他吸引了无数孤寂的心。 [编辑本段]研究历史 天狼星在最早的天文记录中就已经出现,并被古埃及人视为“索普代特”(希腊语:Seirios)[埃及语]:Sothis。在中王国时期期间,埃及人的历法开始于天狼星的偕日升那天,那天早晨,天狼星由于离太阳足够远,能比太阳更早升起,避开强光,在70天的消失之后重现天空。这一天在历法中的重要性是因为它也是尼罗河周期泛滥和夏至之前不久。 索普代特的象形文字是一颗星星和一个三角形。天狼星消失在空中的70天,在神话中象征著索普代特和艾西斯渡过埃及地府的日子。
古希腊人相信,天狼星的出现代表着干热的夏天及所带来的植物枯干、男人软弱和女人烦燥。由于天狼星十分明亮,因此它在初夏的不稳定天气下会闪烁的更厉害,表示了不好的事件将会发生。受到其效应牵连的人被称为患上“astroboletos”(αστροβολητος)或称“star-struck”。在文字记载里会被写作“燃烧”或“火焰”。此星出现之后的季节被称为夏天的“狗日”。爱琴海基亚岛的土著人会为得到凉风而祭祀天狼星和宙斯,并会等待天狼星翌年夏天的出现。如果其明亮地升起,就是发财的好兆头;相反若其升起时浑浊或昏暗,则预示了瘟疫的到来。从岛上发掘出的公元前3世纪钱币上刻着散发著光芒的狗只或星体,显示出了天狼星的重要性。罗马人于4月25日前后庆祝天狼星的偕日落,在当日向罗马的五谷枯萎之神(Robigo)奉上一头狗、点上香、祭上酒和一只羊,希望能阻止那一年星光带来的锈菌。
亚历山大的托勒密在自己的《天文学大成》中的第7及8卷所谱写的星图里,以天狼星作为天球的中线。他把天狼星描绘成六颗红色恒星之一(见以下的红色争议部分)。其余五颗实际上为M型和K型恒星,如大角星和参宿四。
亮星对古波利尼西亚人十分重要,因为他们要在太平洋众多小岛和环礁之间靠天象导航。当亮星位于地平线上小许的时候,这些星体就被水手们作为星象罗盘,从而找到指定的地点。这些星体也可作纬度标记,天狼星的偏差和斐济岛相符合,因此,它每晚都越过斐济岛的正上空。天狼星是“巨鸟”星座“Manu”的身体,老人星是南边的翅膀,南河三是北边的翅膀,一共将波利尼西亚的夜空刚好分成两半。天狼星的偕日升标志著希腊夏天的开始,因此它相反地标志了毛利人冰冷冬天的开始,Takurua在当地语言代表天狼星和冬天。
在1676年,爱德蒙·哈雷于大西洋南部的圣赫伦那岛上度过了一年,目的是要研究南半球的星空。约40年后,于1718年他对比自己的天体测量和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之后,发现了一直都被当作是“固定的”恒星的自行运动。大角星和天狼星都有显著的移动,而当中天狼星更在之间1800年内向南移动了30分角(约为月球的直径)。
于1868年,天狼星成为第一颗被测量出运行速率的恒星。威廉·哈金斯爵士仔细检查了天狼星的光谱,并观测到一个显著的红移。他因此得出结论:天狼星以大约每秒40公里的速度远离太阳系。虽然对比今天测量出来的每秒7.6公里速度数值过大,不过那次的测量却开始了天体径向速度的研究。
伴星的发现
A simulated image of Sirius A and B from Celestia在1844年,德国天文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从天狼星自行运动的变化中推断出天狼星还有一颗当时未发现的伴星。将近20年之后,也就是在1862年1月31日,美国望远镜制作者和天文学家Alvan Graham Clark首次观测到这颗暗淡的伴星。这伴星被称为天狼星B,或亲切地称“小狼”。较亮并能被肉眼观测到的那一颗恒星现在有时候会被称为天狼星A。从1894年起,人们观测到了天狼星系统里一些明显的轨道不规则性,因此大家认为当中还有第三颗很小的伴星,虽然此假设未被确切证实。数据指出,第三颗星围绕天狼星A的公转周期为6年,其质量只得0.06太阳质量。它会比白矮星天狼星B要暗5到10级,因此很难被观测得到。最近的观测数据虽然证实不了它的存在,但是仍然有可能是其太接近天狼星A,以致观测不到。1920年代发现的“第三颗星”似乎只不过是一颗背景天体。
1915年,沃尔特·亚当斯在威尔逊山天文台使用一座60英寸(1.5米)反射器观测天狼星B的光谱,并确定其为一颗暗淡的白色恒星。就此,天文学家们就断定它为一颗白矮星,并是有史以来第一颗发现的白矮星。Robert Hanbury Brown和Richard Q. Twiss于1959年在Jodrell Bank天文台使用他们的光学干涉仪首次测量出天狼星A的直径。在2005年,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确认天狼星B的直径几乎相等于地球的直径(12,000公里),不过其质量达到太阳的98%。
天狼星的伴星β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白矮星.它体积很小,跟地球差不多,肉眼看不见;但密度特别大,比水星大了三万倍,质量跟太阳差不多.这颗星是1862年天文学家用望远镜观察到的,1915年才确定它的"白矮星"身份,从而引起天文界的高度重视。然而,至少在一千二百年前,非洲马里的多贡部落,就开始祭祀这颗星,并且知道它的体积,密度,轨道形状(椭圆)和它围绕天狼星运行的周期(四十九个地球年),把这些记载到这个原始部落的木刻,壁画和纺织品上。
提到天狼星伴星β星,不得不说从它身上发生的故事,因为不少重大的发现,往往是从一些小的"偏差"开始的。
公元八世纪,我国唐朝的天文学家一行把他的观测同古时候的记录对照,发现星星的位置改变了。一千多年后,十八世纪,英国的哈雷也独立地看到了同样的现象。原来,所谓不动的.不变的"恒星",叫错了.天上的星星是在运动的、变化的。
1844年,天文学家贝塞尔注意到天上最亮的恒星——天狼星的运动比较奇怪,它的路径波浪起伏,不像一般的恒星总是沿着一条直线均匀地移动.这位天文学家由此断言,天狼星不是一颗星,而是一个双星系统,另外一颗星是一个"看不见的"伴星;波浪起伏的的路线,正是天狼星一边移动一边饶转的结果。后来,又有一些天文工作者研究了天狼星的运动,并且根据万有引力定律,预言了天狼星的位置.事隔二十八年,到了1862年,终于在望远镜里找到了这颗"看不见"的天狼伴星.这颗"看不见"的伴星同天狼星相比实在是太暗了,在望远镜里看起来好像是望远镜的缺陷所引起的假象一样。可是在观测另外的对象时,这个"缺陷"没有了,大家才相信自己找到了天狼星的"看不见"的伴星。
组成双星的两颗恒星都称为双星的子星.其中较亮的一颗,称为主星;较暗的一颗,称为伴星。主星和伴星亮度有的相差不大,有的相差很大.有许多双星,相互之间距离很近,即使用现代最大的望远镜,也不能把它们的两颗子星区分开.但是,天文学家用分光方法得到的光谱,可以发现它们是两颗恒星组成的.这样的双星,称为分光双星。于是,上面说的可以用望远镜把两颗子星分辨开来的双星,相应地就称为目视双星。
有的双星在相互绕转时,会发生类似日食的现象,从而使这类双星的亮度周期性地变化.这样的双星称为食双星或食变星.食双星一般都是分光双星.还有的双星,不但相互之间距离很近,而且有物质从一颗子星流向另一颗子星,这样的双星称为密近双星。有的密近双星,物质流动时会发出X射线,称为X射线双星。
在银河系中,双星的数量非常多,估计不少于单星.研究双星,不但对于了解恒星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多样性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了解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天狼星外观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天狼星A和天狼星B,白矮星天狼星B位于左下方。The diffraction spikes and concentric rings are instrumental effects.天狼星的视星等有-1.47,使其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几乎为第二亮的大角星的两倍。然而,它仍然不如月球、金星或木星光亮。水星和火星偶尔也会比天狼星更亮。天狼星几乎能从地球上任何有人的地方观测得到,只除了居住于北纬73度以北的人无法看到。可是,一些在地球北边的城市观测到的天狼星也并不会升得很高,如圣彼得堡的天狼星只会升到地平线上13°。天狼星、南河三和参宿四对于居住在北半球的人来看,组成了冬季大三角的三个顶点。由于天狼星的赤纬约为-17°,因此从南纬73°起它是一颗拱极星。7月初从南半球可以看到天狼星在太阳下山后下山,又在太阳升起前升起。在适当环境条件之下,天狼星甚至能在有太阳的时候被肉眼看到。当然,天空要非常清,观测地点的海拔必须要高,太阳要低低的挂在地平线上,再加上天狼星要在头顶上,十分难得。
基于天狼星双星系统的环绕运行轨道,两颗星的最小分距为3角秒而最大分距为11角秒。在他们相距最近的时候,要在观测时分别出两颗星体十分困难,因为白矮星天狼星B就在和它很近却有比它亮许多的天狼星A旁边。要清楚分开它们,除天气理想外,则需要一座口径至少有300mm的天文望远镜。1994年,两颗星到达了它们的拱点,从那时开始,这对双星开始远离对方,用天文望远镜分开它们就更加容易了。有着离地球2.6秒差距或8.6光年的距离,天狼星A和天狼星B占据了8颗最接近太阳系恒星之中的2颗,而且更是第5接近太阳系的恒星系。距离近是天狼星如此亮的原因之一,其他相似的星体有昏暗的南门二,对比于遥远却极亮的超巨星如老人星、参宿七或参宿四。但是天狼星仍然比太阳要亮25倍。[6]距离天狼星最近的大型恒星是南河三,距离为1.61角差距或5.24光年。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2号飞船,在完成了研究四颗类木行星的任务之后,预计将于大约296,000年之后到达4.3光年以外的天狼星。
红色争议
早在公元前150年,天文学家托勒密描述天狼星为一颗红色天体,其余5颗恒星:参宿四、心宿二、毕宿五和北河三都同时被记述作桔黄色或红色色调的天体。这个不一致性由拉特兰Lyndon Hall的乡绅、业余天文学家Thomas Barker发现,他于1760年在伦敦皇家学院的聚会中演讲。由于其他的星体许多都能转变光度,使人们相信这些星体甚至也能转变颜色。约翰·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在1839年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有可能是受他两年前观测过的海山二影响的。Thomas Jefferson Jackson See在1892年重新提起了红色天狼星的问题,他在1892年出版了几篇论文,并在1926年出版了最后结论。他指出,不只是托勒密发现天狼星的红色,连诗人阿拉托斯、演说家西塞罗、将军日尔曼尼库斯都认为天狼星是红色的,尽管这三位都非天文学家。塞内卡也把天狼星描述成暗红色的,还要比火星的颜色更深。虽然如此,并非所有的古代观测者都看到红色的天狼星,如公元1世纪诗人Marcus Manilius把它描写为“天蓝”,4世纪的Avienus也一样。在中国古代,白色是天狼星的标准颜色,早至公元前2世纪晚至公元后7世纪若干记录都记述天狼星呈现着白色的光芒。
于1985年,德国天文学家Wolfhard Schlosser和Werner Bergmann拿出了一件8世纪的伦巴第手稿,其中包含De cursu stellarum ratio 的圣葛利格里游记。这份拉丁文的文稿教导读者如何从星辰的位置确定夜祷的时刻,并且描述天狼星是呈现弥散的红色。作者据此提出天狼星 B当时是颗红巨星的说法 。但是,其他的天文学家回应圣葛利格里所描述的应该是大角星。
用天狼星A或天狼星B恒星演化的可能性来解释颜色争议这个理论已经被天文学家推翻,原因是几千年的演化时间太短,并且从星云的分析并没有看出曾发生过这种演化过程的迹象。与至今还未发现的第三颗星的交互作用也是天文学家提出的可能性之一。其他解释也有:被描述成红色在诗词里有隐喻凶兆的意思,或是升起时强烈的闪烁使人们以为天狼星是红色的。用肉眼来看,天狼星在地平线不远处的时候似乎闪烁著红色、白色和蓝色的光辉。 [编辑本段]双星系统 天狼星A
艺术家对天狼星系统的想象图。天狼星A是较大的一颗。天狼星A的质量约是太阳的2.1倍。光学干涉仪量度出此星的半径,估计角直径为5.936±0.016mas。它的恒星自转速度为较慢的每秒16公里,因此并没有有效地把星体压扁成圆盘形。织女一和天狼星B的体积相近,以更高速的每秒274公里自转,使其在赤道处向外拱起。
天体模型指出天狼星A形成于一次分子云坍塌的时候,到了1千万年之后,其能源的生成已经完全由核聚变提供。其核心成为了对流层,并利用碳氮氧循环制造能量。人们预测,天狼星A会在其形成之后10亿年(109)之内用尽储存在核心的氢。此时它会经历红巨星阶段,然后再温和下来,成为一颗白矮星。
天狼星A的光谱又著很深的金属线,显示出一些重于氦的元素的增强(如铁)。相比于太阳,天狼星A大气层里相对于氢含量的铁含量为,也等于100.5,意思是说它大气层中的铁的含量是太阳的316%。不太可能整颗恒星都富有金属元素,而其实这些金属元素都可能是悬浮在位于表面的一层薄对流层上。
天狼星B
天狼星B的质量几乎相等于太阳的质量,并且是已知最大质量的白矮星之一。它差不多有平均的0.5至0.6太阳质量的两倍。然而这么多物质却被压缩成约为地球的大小。其目前的表面温度为25,200 K。但是,由于在内部已经没有能量的生成,剩余的热量会以辐射的形态放射出外太空,天狼星B终究会逐渐冷却,需时多于2亿年。
一颗恒星要经过主序星和红巨星阶段才会成为白矮星。天狼星B成为白矮星时的年龄比它现在的年龄小一半多一点,约为1亿2千万年前。还是一颗主序星时它估计有5个太阳质量大。and was a B-type star (roughly B4-5)天狼星B是红巨星的时候,可能增加了其伴星天狼星A的金属量。
天狼星B最初由碳及氧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是形成天狼星B的已死亡恒星里的氦核聚变产生的。这些元素被更轻的元素覆盖,并根据质量来分层,因为天狼星B有着高表面重力。因此,天狼星B的外层大气层几乎为纯氢,宇宙中最轻的元素,光谱中也找不到任何其它元素
天狼星超星系团
在1909年埃希纳·赫茨普龙是第一位提出天狼星是大熊座移动星群之一的人,他在观测天狼星系统在天空中的移动路径之后得出这个结论。大熊座移动星团是由220颗恒星组成的,并在太空有相同的移动路径。其最初形成时是疏散星团的一部分,从此便逐渐脱离引力的牵引。不过,在2003年和2005年作出的分析却表示天狼星未必属于这一星团。大熊座移动星团估计年龄为4到6亿年,而天狼星的金属量和太阳的相似,因此年龄只有2亿多年,对于这星团来说太年轻。天狼星可能属于一个提出的“天狼星超星系团”,另外可能属于这个星团的疏散恒星有御夫座β、北冕座α、巨爵座β、波江座β和巨蛇座β。此星团是太阳附近500光年以内的三个星团之一。其余两个为毕宿星团和昴宿星团,都各有几百颗恒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5-11 15:36
晚上南夜空最亮的星是天狼星。
早上凌成最亮的星叫启明星。
- 2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5-11 14:16
不同时段南天空的星是不一样的,围绕北极星缓缓移动
天狼星(Sirius)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其视星等为-1.47,几乎为第二亮恒星老人星的两倍,绝对星等为+1.3等,距太阳系约8.6光年。天狼星根据拜耳命名法的名称为大犬座α星[1]。天狼星实际上是一个双星系统,其中包括一颗光谱型A1V的白主序星和另一颗光谱型DA2的暗白矮星伴星天狼星B。
天狼星如此之亮除了因为其原本就很高的光度以外,还因为它距离太阳很近。天狼星距离我们2.6秒差距(8.6光年),并是最近的恒星之一。天狼星A的质量为太阳的两倍,而绝对星等为1.42等。它比太阳亮25倍,但光度明显比其它亮星较暗,如对比老人星或参宿七。此双星系统约有200到300万年老,并且一开始是由两颗蓝色的亮星组成。更高质量的天狼星B耗尽了能源,成为一颗红巨星,然后又渐渐削去外层,约在120万年前坍塌成为今天的白矮星状态。
来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8237.htm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