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提出的“格物”是啥意思?,怎么格?做到了没有?
答案:4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15:41
- 提问者网友:戎马万世
- 2021-03-09 00:26
朱熹提出的“格物”是啥意思?,怎么格?做到了没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余生
- 2021-03-09 01:00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这是儒学八目
格物很简单
格是衡量、研究、推敲之意
物就是实实在在的物质
本人认为“格物”应当与“致知”相连
大意就是观察研究事物的各种表象
从而进入深层形成理论
实践中获取然后上升到理论
总结成知识
这是儒学八目
格物很简单
格是衡量、研究、推敲之意
物就是实实在在的物质
本人认为“格物”应当与“致知”相连
大意就是观察研究事物的各种表象
从而进入深层形成理论
实践中获取然后上升到理论
总结成知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渡鹤影
- 2021-03-09 03:13
宋明理学在为学或修养之方上都讲格物,但含义各不相同,有于事事物物上求理的格理者,也有“发明本心”的格心者。总之,“格物”可以被视作理学在认识论上的关键词。
朱熹说:“格物之说,程子论之详矣。而其所谓‘格,至也;格物而至于物则物理尽’者,意句俱到,不可移易。……夫‘天生燕民,有物有则’。物者形也,则者理也。形者所谓形而下者也,理者所谓形而上者也。人之生也,因不能无是物矣,而不明其物之理,则元以顺性命之正而处事物之当。故必即是物以求之。知求其理矣,而不至夫物之极,则物之理有未穷,而吾之知亦未尽,故必至其极而后已。此所谓‘格物而至于物,则物理尽’者也。物理皆尽,则吾之知识廓然贯通,元有蔽碍,而意无不诚,心无不正矣。此《大学》本经之意,而程子之说然也。其宏纲实用固已洞然无可疑者,而细微之间、主宾次第,文义训访,详密精当,亦无一毫之不合。”(《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四《答江德功》二)
推荐你看:史少博著. 朱熹易学和理学的关系探赜. 黑人, 2006. 里面更详细。
- 2楼网友:荒野風
- 2021-03-09 02:13
格物致知,程朱理学提出。(分别指程颢、程颐、朱熹)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他们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认为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掌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朱熹更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沉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的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 3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3-09 01:07
朱熹提出的哲学思想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美学思想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