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三星使书牍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0 23: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梁漱溟:胡同里走出的“中国的脊梁”

安福胡同,梁漱溟先生的摇篮。

一生放言无忌的梁漱溟先生,生长在一个清朝末年的民主家庭。父亲梁济对儿子完全是宽放的,从不干涉他的思想、行为。“父亲对我信任且放任,是由于我少年时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邀嘉赏而来。例如我极关心国家大局,爱读《三名臣书牍)《三星使书牍》等书籍,写日记,勉励自己。”

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梁济很有些西方化味道,不让其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古书,在读过《三字经》后,便让他读传播世界新知识的《地球韵言》。这在当时是一破例的事。

彭翼仲先生办报,经营蚀本,债台高筑,几乎自缢。父亲梁济先生慷慨解囊,拯救朋友于危难。儿子梁漱溟年龄虽小,却能见其大者:“见出当时艰难情形和他们做事动机之纯洁伟大。——他们一心要开发民智,改良社会。这是由积年对社会腐败之不满,又加上庚子亲见全国上下愚蠢迷信不知世界大势,几乎招取亡国大祸所激动的”。“大约从十岁开始,父亲和彭公的人格感召,使我幼稚的心灵隐然萌露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而鄙视那般世俗谋衣食求利禄的‘自了汉’生活。”

地安门中学,梁漱溟先生的母校。

1906年夏天,13岁的梁漱溟考入“顺天中学堂”,地址在地安门外明清两代兵将局旧址。他在这里度过了美妙、充实的5年半的读书时光。

韶华壮志,书生意气。梁先生在国文课上,总喜欢做翻案文章,不肯落入俗套。一王姓老师年逾古稀,对其恼恨之余批语道:“好恶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但亦有一范姓老师对他赏识有加,曰:“语不惊人死不休。”

关于中学时期的自学,梁先生深有体味:“学问必经自己求得来者,方才切实受用。”“到十四岁以后,我胸中渐渐自有思想见解,或发于言论,或见之行事。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他不同意的,让我晓得他不同意而止,却从不干涉。十七八岁时,有些关系颇大之事,他仍然不加干涉,而听我去。就在他不干涉之中,成就了我的自学。”梁漱溟先生认为,“自学的根本,是一片向上心。所谓自学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要紧在生活中有自觉。有智慧识见发出来,就是生命向上自强之效验,就是善学。因此,一个人必须力争上游,倾所谓一片向上心,大抵在当时便是如此。向上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二足社会问题(即中国问题)。”

也许人们难以预料,为了研究、解答以上这两个问题,梁先生所用的自学资料,不是图书馆诸多名家的皇皇巨著,竟然是社会上热门的维新派报纸。“无论在人生问题上或在中国问题上,我在当时已能取得住在北中国内地的人所能有的最好的自学资料。我拥有梁任公先生主编的《新民丛报》《新小说》《国风报》和《民立报》等。这都是当时内地寻常一个中学生所不能有的丰富资料。”

西海西沿2号,梁漱溟先生的老宅。

梁漱溟先生的旧居遗址,垂柳、碧波、山石、小桥,叠加成画;一片祥和。秋天的阳光如同那成熟的智慧,并不刺人眼目,和煦、熨帖地照在身上,冷暖适中,不卑不亢。

正是在这里,父亲梁济于1918年投湖自尽前几天,曾问过只有25岁的儿子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先生回答父亲:“我信任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父亲梁济在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投积水潭自尽。遗言:“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他更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懂得了国事大于家事、国家命运重于个人生命的人生道理。

人们很难想象,猝然失去挚爱的父亲,梁漱溟先生是怎样平复内心伤痛的。就在父亲沉湖一年之后,他开始写作为其奠定学者地位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如果说今日中国不少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自信,持有自尊,倡导自强,那一点儿不奇怪。但是,生逢乱世,饱经扰攘,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却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者,乃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是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父亲的信任且放任只是建立在梁漱溟少年时的一些思想行径很合父意,很邀嘉赏的基础上,可见这个“民主家庭”奉行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

B.梁漱溟先生的父亲梁济亲历清末、民国时期的动荡,在60岁生日前写下《敬告世人书》后,带着对旧世界的眷恋投积水潭自尽。

C.旧居遗址的描写,在一片祥和的秋日景象中,烘托出梁漱溟先生的成熟智慧和不卑不亢,并引出后文先生对未来人生的思考。

D.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梁漱溟先生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认为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更“深厚”。

E.安福胡同、地安门中学、西海西沿2号,这一个个地方勾勒出梁漱溟先生的生命轨迹,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代大师的成长。

2.梁漱溟先生对自学有怎样的认识?请简要概括。(6分)

3.在梁漱溟先生的人生里,父亲对他有哪些影响?请简要概括。(6分)

4.生逢乱世,父亲梁济带着“这个世界会好吗”的疑问投湖自尽,梁漱溟却坚信世界一天一天往好里去。做法不同,但都称得上“中国的脊梁”。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理解。(8分)

最佳答案
【答案】

1.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B得1分。

2.通过自学获得的学问才能切实实用;开放民主的教育氛围方能成就自学;自学的根本是向上心。(每点2分,共6分)

3.民主宽放的家庭氛围,使得梁漱溟先生思想开放,也成就了他的自学;西方化的教育理念,使梁漱溟先生从小就接触世界新知识;父亲的言传身教,使梁漱溟从小萌露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懂得了国事大于家事的人生道理。

(每点2分,共6分)

4.示例: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国家积弱、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下,梁漱溟先生仍然坚信中华文化伟力无穷,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自信,持有自尊,倡导自强,堪称“中国的脊梁”。是父亲梁济的言传身教教会儿子国事大于家事、国家命运重于个人生命的道理。父亲的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是以身殉国,是舍生取义,父亲也是“中国的脊梁”。

(观点2分,能结合文本分别从梁漱溟先生和父亲梁济两个方面阐述6分,共8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再细读,A项“这个‘民主家庭’奉行的并不是真正的民主”理解错误;B项父亲的自尽“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D项“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更‘深厚”’属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仔细研读第八段,从梁漱溟的话语中可总结出三个方面的认识。组织语言即可。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仔细研读文章内容,可把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父亲的教育、梁漱溟的学习、父亲对与他的对话给他造成的影响,可概括出三个方面:民主宽放的家庭氛围、西方化的教育理念、父亲的言传身教,合理组织语言即可。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解答探究类题型,一定要明确思考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同时联系相同或相似的事例加以佐证。文中梁济父子都为中国的变得更加美好做出了贡献,尽管方式不同,这足以证明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在组织语言时要思路清晰,有理有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全部回答
我检查一下我的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沈阳市阳光百货里面的有氧书吧,进去需不需要
请问,我交电话费的时候,有个写着 综合信息
长春市法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地址在什么地
什么牌子汽车坐垫好
裕兴烟草店怎么去啊,有知道地址的么
谁有目田门啊?
河中石兽中的阅十余岁阅什么意思
捡了个iphone4s怎么防止别人找回
玉皇大帝现在在哪,怎么才能联系到?
剖腹产对孩子和妈妈身体有何影响?
BOSS ORANGE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个地方
玫瑰花怎么晒干
36V无刷电机和48V无刷电机有何区别?
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
吃货是什么意思?
推荐资讯
如何去法院起诉
喂猪被猪咬了一下有事吗?
2013广东省中考分数是怎样计算的?
寻一湾碧水,钓几尾闲鱼 出自哪里
「Dogme 95 宣言」在电影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
鲁伯斯什么时候能学那个什么加攻击的咆哮?怎
宁海哪里可以一日游
先化简,再求值:(1)6x+2x2-3x+x2+1,其中x
玩FIFA16 ut的进来 这个任务怎么完成
浙江农村医疗保险丙类自费是什么
九年级数学名师测控答案
——What about job? ——It’s too diff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