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有关李典的故事3个只写故事名就可以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1 10:41
- 提问者网友:wodetian
- 2021-01-31 16:14
【李典】有关李典的故事3个只写故事名就可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忧
- 2021-01-31 16:21
【答案】 礼贤下士
李典爱好学问,注重儒雅,从来不和别的将领争抢功劳.尊敬贤士大夫,恐怕有礼节不周的地方,军营的官兵都认为他是长者.三十六岁时去世,他的儿子李祯继承他的爵位.魏文帝(曹丕)即位,追思感念李典在合肥时的功劳,加封李祯封地住户一百户,赏赐李典另一个儿子关内侯的爵位,封地住户一百户;李典的谥号叫做愍侯.
良将之才
老《三国》中的李典,后来曹操攻击袁谭、袁尚,李典和程昱负责运军粮,当时走的是水路.袁尚既派高干率军驻守在河上断绝水道.运输队不得过,曹操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让李典水路走不通就走陆路.高干大概是看到对面的只是曹军的运输队,没有放在眼里,又有地利,防备比较松懈.李典由此看出了敌军有可乘之机,认为敌军自峙地利,防守松懈,装备少,攻之必破.说服程昱及其他将领渡河进击高干,大破之,打通了通往曹军主力的水路.按年份算,当时李典也就是二十出头一点,有此胆色,有此敏锐的观察力,可以说已是良将之才.在演义中有一场著名的博望坡战役,而历史上确实是有这么一场作为原型的战役,不过主角并非诸葛亮,而是刘备,这场战役里面获胜的是刘备军.但可以说,如果领兵的是李典而不是夏侯惇,获胜的也许是曹军.刘备北侵,李典跟随夏侯惇对付刘备.刘备见大军到,遂把军营烧掉退兵.夏侯惇领兵追袭,李典看出其中有诈,劝道:“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惇以及曹营里另一位著名的智将于禁却都看不出如此浅显的道理,想是恃着兵多,以为可以用大石压死蟹的方式把刘备军打垮,傻乎乎的就猛追了下去.于是毫无悬念的就中了埋伏,最后还是李典带着兵去把夏侯惇救出来.
大公无私
逍遥津之战中抛弃与乐、张的不和,道:“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遂与张辽精选八百人,攻击吴军,一度逼退东吴军.
李典爱好学问,注重儒雅,从来不和别的将领争抢功劳.尊敬贤士大夫,恐怕有礼节不周的地方,军营的官兵都认为他是长者.三十六岁时去世,他的儿子李祯继承他的爵位.魏文帝(曹丕)即位,追思感念李典在合肥时的功劳,加封李祯封地住户一百户,赏赐李典另一个儿子关内侯的爵位,封地住户一百户;李典的谥号叫做愍侯.
良将之才
老《三国》中的李典,后来曹操攻击袁谭、袁尚,李典和程昱负责运军粮,当时走的是水路.袁尚既派高干率军驻守在河上断绝水道.运输队不得过,曹操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让李典水路走不通就走陆路.高干大概是看到对面的只是曹军的运输队,没有放在眼里,又有地利,防备比较松懈.李典由此看出了敌军有可乘之机,认为敌军自峙地利,防守松懈,装备少,攻之必破.说服程昱及其他将领渡河进击高干,大破之,打通了通往曹军主力的水路.按年份算,当时李典也就是二十出头一点,有此胆色,有此敏锐的观察力,可以说已是良将之才.在演义中有一场著名的博望坡战役,而历史上确实是有这么一场作为原型的战役,不过主角并非诸葛亮,而是刘备,这场战役里面获胜的是刘备军.但可以说,如果领兵的是李典而不是夏侯惇,获胜的也许是曹军.刘备北侵,李典跟随夏侯惇对付刘备.刘备见大军到,遂把军营烧掉退兵.夏侯惇领兵追袭,李典看出其中有诈,劝道:“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惇以及曹营里另一位著名的智将于禁却都看不出如此浅显的道理,想是恃着兵多,以为可以用大石压死蟹的方式把刘备军打垮,傻乎乎的就猛追了下去.于是毫无悬念的就中了埋伏,最后还是李典带着兵去把夏侯惇救出来.
大公无私
逍遥津之战中抛弃与乐、张的不和,道:“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遂与张辽精选八百人,攻击吴军,一度逼退东吴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1-31 16:32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