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用典,李白诗歌的用典 40分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9 23:53
- 提问者网友:十年饮冰
- 2021-04-19 20:15
高考诗歌用典,李白诗歌的用典 40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04-19 20:43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大,可以写成论文了,所以找了下相关的论文,觉得这一篇比较好,可以参考一下。当然这里是摘要和目录,要是觉得不错的话可以考虑去看全文。
李白诗歌的用典
韩建永
【摘要】: 李白研究历来是唐代文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无论宏观还是微观研究,均可谓已达到了极其全面和非常深入的程度。但对李白诗歌的用典,就已有成果看,只是个别研究者作了些较为零散的论述和感悟式的评述。本文在阅读《李太白全集》的基础上,以李白诗歌的用典为考察视角,通过对其诗歌用典的全面梳理,进行了分类研究,总结了其用典的特点,从而试图论证李白对前代文化的广泛继承及其对同时代创作的接受。并联系这一艺术表现,进一步探讨了其思想的发展变化。 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分四章: 第一章:李白诗中事典分类分析。文中将李白诗歌中的事典分为政治人物类、神仙类、具有“魏晋风度”的人物三大类。政治人物类事典包括:能够乘时建立功业且不慕荣利或审时度势、急流勇退的历史人物;隐士群体;“侠客”、“国士”。神仙类事典,从两方面考察,一方面是反映道家哲学思想的“神人”、“至人”等;另一方面是传达道教成仙思想的“仙人”等。“魏晋风度”类人物事典主要包括有着洒脱高妙的风神气韵,在生活中追求任意适志的人物;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有着举重若轻的恢弘气度的人物;不为身后名所累,能够即时享受现世生活的人物等。 第二章:李白诗中的语典运用极其繁杂,文中选取典型的个案,主要对《诗经》《楚辞》、魏晋南朝诗人诗作以及唐代诗人诗作中的语典化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而论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同样对《诗经》多所取法,他的诗歌创作艺术技巧,不少直接来源于六朝诗人,尤以鲍照、谢跳、谢灵运为典型,而他对唐代诗人诗作语典的化用,反映了李白对同时代诗人的尊重和对前代遗产不厚古薄今的公允态度。 第三章:李白诗歌用典特点的分析。李白诗歌所用典故数量很大,其运用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典故引出方式灵活。有同姓引出的典故,有古今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引出的典故,有情景近似引出的典故。二是运用方式多样。比如有明用、暗用、实用、虚用、正用、反用等。 第四章:李白诗歌用典与其思想变化。这一章主要是按照安旗先生对李白诗的编年,把李白诗中意义指向集中的典故作为探讨的依据,将其思想变化分为八个阶段:一、“莫谓无心恋清景,已将书剑许名时”的立志;二、“孤剑难托,悲歌自怜”的彷徨;三、“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的依恋;四、“巨鳌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的访仙与“想象东山姿,缅怀右军言”的寄托;五、“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的求索;六、“安能催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激愤;七、“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的壮怀;八、“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欲论文章”的执着。 余论是作者将李白诗歌用典与其人生悲剧联系起来所做的一点思考,有待进一步论证。
【关键词】:李白 诗歌 事典 语典 分析 思想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摘要5-7 Abstract7-9 绪论9-11 第一章 李白诗歌事典分类分析11-22 第一节 政治人物类事典11-17 第二节 神仙类事典17-21 第三节 “魏晋风度”类人物事典21-22 第二章 李白诗歌语典分类分析22-29 第一节 李白对“诗骚”语典的化用22-24 第二节 李白对魏晋南朝诗人诗作语典的化用24-27 第三节 李白对唐代诗人诗作语典的化用27-29 第三章 李白诗歌用典特点分析29-31 第一节 引出典故的方式29 第二......余下全文>>
李白诗歌的用典
韩建永
【摘要】: 李白研究历来是唐代文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无论宏观还是微观研究,均可谓已达到了极其全面和非常深入的程度。但对李白诗歌的用典,就已有成果看,只是个别研究者作了些较为零散的论述和感悟式的评述。本文在阅读《李太白全集》的基础上,以李白诗歌的用典为考察视角,通过对其诗歌用典的全面梳理,进行了分类研究,总结了其用典的特点,从而试图论证李白对前代文化的广泛继承及其对同时代创作的接受。并联系这一艺术表现,进一步探讨了其思想的发展变化。 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分四章: 第一章:李白诗中事典分类分析。文中将李白诗歌中的事典分为政治人物类、神仙类、具有“魏晋风度”的人物三大类。政治人物类事典包括:能够乘时建立功业且不慕荣利或审时度势、急流勇退的历史人物;隐士群体;“侠客”、“国士”。神仙类事典,从两方面考察,一方面是反映道家哲学思想的“神人”、“至人”等;另一方面是传达道教成仙思想的“仙人”等。“魏晋风度”类人物事典主要包括有着洒脱高妙的风神气韵,在生活中追求任意适志的人物;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有着举重若轻的恢弘气度的人物;不为身后名所累,能够即时享受现世生活的人物等。 第二章:李白诗中的语典运用极其繁杂,文中选取典型的个案,主要对《诗经》《楚辞》、魏晋南朝诗人诗作以及唐代诗人诗作中的语典化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而论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同样对《诗经》多所取法,他的诗歌创作艺术技巧,不少直接来源于六朝诗人,尤以鲍照、谢跳、谢灵运为典型,而他对唐代诗人诗作语典的化用,反映了李白对同时代诗人的尊重和对前代遗产不厚古薄今的公允态度。 第三章:李白诗歌用典特点的分析。李白诗歌所用典故数量很大,其运用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典故引出方式灵活。有同姓引出的典故,有古今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引出的典故,有情景近似引出的典故。二是运用方式多样。比如有明用、暗用、实用、虚用、正用、反用等。 第四章:李白诗歌用典与其思想变化。这一章主要是按照安旗先生对李白诗的编年,把李白诗中意义指向集中的典故作为探讨的依据,将其思想变化分为八个阶段:一、“莫谓无心恋清景,已将书剑许名时”的立志;二、“孤剑难托,悲歌自怜”的彷徨;三、“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的依恋;四、“巨鳌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的访仙与“想象东山姿,缅怀右军言”的寄托;五、“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的求索;六、“安能催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激愤;七、“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的壮怀;八、“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欲论文章”的执着。 余论是作者将李白诗歌用典与其人生悲剧联系起来所做的一点思考,有待进一步论证。
【关键词】:李白 诗歌 事典 语典 分析 思想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摘要5-7 Abstract7-9 绪论9-11 第一章 李白诗歌事典分类分析11-22 第一节 政治人物类事典11-17 第二节 神仙类事典17-21 第三节 “魏晋风度”类人物事典21-22 第二章 李白诗歌语典分类分析22-29 第一节 李白对“诗骚”语典的化用22-24 第二节 李白对魏晋南朝诗人诗作语典的化用24-27 第三节 李白对唐代诗人诗作语典的化用27-29 第三章 李白诗歌用典特点分析29-31 第一节 引出典故的方式29 第二......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