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评价提出哪些呈现方式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2-01-01 01:14
- 提问者网友:低吟詩仙的傷
- 2021-12-31 17:46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评价提出哪些呈现方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12-31 18:15
你好,参考如下:
新课标下实现小学生习作有效批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 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 评价。 ”对于这段文字,我是这样理解的:不要以专业论文的标准来看待小学生 作文,要让学生尽量淡化对分数的注意,强化对写作本身的兴趣和信心。特别是 在平时作文训练的时候, 因为不是选拔考试,所以就更应该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 趣,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使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综合上述理 念,我认为批改习作的方法可以多样化,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 生的写作水平即可。那么,如何使作文批改变得轻松而又有效呢?实际教学中, 我尝试使用了以下三种批改方法,供还在为作文批改发愁的同行们借鉴参考。 一、教师批改——指出需修改的地方,写上恰当的评语 教师批改,是我们最传统的批改方式。以往都是学生的作文收上来了,放 在案头,教师就一本一本去批改。我们的教师每翻开一个作文本,看到学生的字 写工整,语句通顺,就师心大悦,读一读作文内容后,觉得没什么好改的地方, 就打上“优” ,然后写上批语——这就是教师最高兴看到的作文;有些作文翻开, 读了觉得内容很好, 只是有些错别字或有些句子不通顺, 教师就去画出这些错字、 句,帮学生一一订正在本子上,然后打上个“良” ,写上“本文能围绕中心,表 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基本符合本次的习作要求,可错别字、病句较多,标点符 号的使用也欠妥当, 希下次注意修改自己的习作”等等之类的评语——这是教师 们认为还可以, 改改不怎么辛苦的作文; 而有些作文呢, 完全偏离习作训练要求, 且语句很多不通顺,错别字又多,甚至通篇都没有标点符号,教师想帮他批改, 就觉得非动全篇不可??这就是让老师最头疼的作文。 其实, 我们又何必如此修改作文,让自己感觉头疼呢?不管是字句通顺的还 是字句不通顺的作文,我们都先全篇读一下他(她)的内容,看看内容符不符合 写作要求,如果内容符合,我们就再重新阅读一遍,发现优美的句子或用得准确 生动的词,就用红笔勾出来,再在旁边写上激励性评语: “好句!、 ”“好词!。如 ” 果有错别字或哪个句子不通顺,我们也用红笔勾出来,再在旁边注上: “用词不 恰当。 ”或“句子不通顺! ”这类提示性批语。发现有好的过渡句或好的中心句, 也用红笔画出,写上“此过渡句用得好! ”或“此句子点明中心,效果很好! ”之 类批语,然后写上评语。发下去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批语自行修改(如果用钢 笔誊写的习作,改用铅笔修改习作) ,再通过展示台抽一些学生上来汇报他(她) 的修正结果即可。 这样批改老师又怎会觉得头疼呢?其实,我们教师根本没有必 要每个错字、每个病句都替学生修改,你只要指出文章的优缺点,然后指导学生 来修正就可以达到轻松、有效的效果(当然,一眼就能发现的错别字还是要替学 生改一下,或用红笔圈一下,让学生在修改习作时自行修改) 。如果有些学生的 作文内容偏离写作要求,教师也不必头疼,那只是个别的学生,而且可能是那些 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我们教师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准则来个特别“批 改”就行了。 所以,我们教师批改作文,应该“尊重个性差异,灵活批改,多些鼓励,少 些批评” 。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再觉得批改作文是很苦恼的事。我们教师应该 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学生的作文,理解学生的作文,这样,读学生的作文时我 们的心情就会是愉快的,而不是烦恼的。 二、 学生自改、 互改或组改—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或在评价别人......余下全文>>
新课标下实现小学生习作有效批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 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 评价。 ”对于这段文字,我是这样理解的:不要以专业论文的标准来看待小学生 作文,要让学生尽量淡化对分数的注意,强化对写作本身的兴趣和信心。特别是 在平时作文训练的时候, 因为不是选拔考试,所以就更应该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 趣,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使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综合上述理 念,我认为批改习作的方法可以多样化,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 生的写作水平即可。那么,如何使作文批改变得轻松而又有效呢?实际教学中, 我尝试使用了以下三种批改方法,供还在为作文批改发愁的同行们借鉴参考。 一、教师批改——指出需修改的地方,写上恰当的评语 教师批改,是我们最传统的批改方式。以往都是学生的作文收上来了,放 在案头,教师就一本一本去批改。我们的教师每翻开一个作文本,看到学生的字 写工整,语句通顺,就师心大悦,读一读作文内容后,觉得没什么好改的地方, 就打上“优” ,然后写上批语——这就是教师最高兴看到的作文;有些作文翻开, 读了觉得内容很好, 只是有些错别字或有些句子不通顺, 教师就去画出这些错字、 句,帮学生一一订正在本子上,然后打上个“良” ,写上“本文能围绕中心,表 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基本符合本次的习作要求,可错别字、病句较多,标点符 号的使用也欠妥当, 希下次注意修改自己的习作”等等之类的评语——这是教师 们认为还可以, 改改不怎么辛苦的作文; 而有些作文呢, 完全偏离习作训练要求, 且语句很多不通顺,错别字又多,甚至通篇都没有标点符号,教师想帮他批改, 就觉得非动全篇不可??这就是让老师最头疼的作文。 其实, 我们又何必如此修改作文,让自己感觉头疼呢?不管是字句通顺的还 是字句不通顺的作文,我们都先全篇读一下他(她)的内容,看看内容符不符合 写作要求,如果内容符合,我们就再重新阅读一遍,发现优美的句子或用得准确 生动的词,就用红笔勾出来,再在旁边写上激励性评语: “好句!、 ”“好词!。如 ” 果有错别字或哪个句子不通顺,我们也用红笔勾出来,再在旁边注上: “用词不 恰当。 ”或“句子不通顺! ”这类提示性批语。发现有好的过渡句或好的中心句, 也用红笔画出,写上“此过渡句用得好! ”或“此句子点明中心,效果很好! ”之 类批语,然后写上评语。发下去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批语自行修改(如果用钢 笔誊写的习作,改用铅笔修改习作) ,再通过展示台抽一些学生上来汇报他(她) 的修正结果即可。 这样批改老师又怎会觉得头疼呢?其实,我们教师根本没有必 要每个错字、每个病句都替学生修改,你只要指出文章的优缺点,然后指导学生 来修正就可以达到轻松、有效的效果(当然,一眼就能发现的错别字还是要替学 生改一下,或用红笔圈一下,让学生在修改习作时自行修改) 。如果有些学生的 作文内容偏离写作要求,教师也不必头疼,那只是个别的学生,而且可能是那些 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我们教师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准则来个特别“批 改”就行了。 所以,我们教师批改作文,应该“尊重个性差异,灵活批改,多些鼓励,少 些批评” 。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再觉得批改作文是很苦恼的事。我们教师应该 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学生的作文,理解学生的作文,这样,读学生的作文时我 们的心情就会是愉快的,而不是烦恼的。 二、 学生自改、 互改或组改—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或在评价别人......余下全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12-31 19:00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