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文言文意思是什么,“而”在古文中的3种意思分别是什么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20 11:27
- 提问者网友:喧嚣尘世
- 2021-05-20 06:57
而文言文意思是什么,“而”在古文中的3种意思分别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梦中风几里
- 2021-05-20 07:52
1、而
(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3>表顺承 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4>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6>表因果 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
7>表方位 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 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3)语气词 用在句尾 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 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 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淮南子·原道训》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
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 状语后头表修饰。
(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3>表顺承 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4>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6>表因果 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
7>表方位 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 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3)语气词 用在句尾 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 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 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淮南子·原道训》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
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 状语后头表修饰。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