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制……凡民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授田之制,丁及男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及笃疾废疾者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户主)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余为口分。
——《旧唐书》
材料二: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绣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 ……凡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
材料三:(杨)炎疾其敝,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
——《新唐书》
回答:
(1)三则材料各记述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6分)
(2)材料一所记述的制度有何作用?(2分)
(3)材料二中的“若不役,则收其庸”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6分)
(4)由材料二制度转变为材料三制度的原因是什么?(4分)
(5)材料三中“以贫富为差”是什么意思?(2分)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制……凡民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授田之制,丁及男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9 12:52
- 提问者网友:wodetian
- 2021-01-29 00:29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1-29 01:21
(答案→) 解析: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1-29 01:47
就是这个解释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