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诞生水墨画,西方诞生油画?
答案:4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5 01:04
- 提问者网友:富士山上尢
- 2021-11-14 20:16
为何中国诞生水墨画,西方诞生油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怀裏藏嬌
- 2021-11-14 21:41
那些虚的就不说了,说了对解答问题也没有任何帮助,说实际原因:
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最初的绘画形式都是岩画和壁画,架上绘画出现都比较晚,成熟的架上绘画出现就更加晚,在壁画阶段,两个地域的绘画媒介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用水调和颜料粉末画在灰泥墙面上,工具也都是毛笔,没有差异,之后随着纺织业造纸业的兴起,才有了可以用来做架上绘画的载体,中国最早的架上绘画是战国时期的帛画,画在丝织品上的,西方最早的架上绘画是棺材面上的彩绘,两者的功能是一样的,战国帛画是用作经幡,随葬品,埃及棺板画也是殡葬只用,但是两者的载体不同,棺材是木制的,用水媒介调和颜料附着力很差,所以埃及人开始尝试附着力更加好的媒介,最早用于绘画的有蜂蜡和蛋黄,用这些东西调和颜料粉作画有个特点,就是干燥后媒介不会完全蒸发,会留下一层透明的膜,颜料粉固定在膜中,附着力比较好,色彩保持鲜艳,色层有独立审美价值,而水媒介的颜料干后会渗入基底,无法形成独立色层,这是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最初的差异。
之后,中国造纸业发达,纸和绢具有轻便,耐折叠,易存放易携带等很多优点,成为了中国绘画的主要载体,这种材料吸水性强,本身柔软,及其适合水媒介的颜料,所以中国画颜料一直是用桃胶调和的水性颜料,适合用水调和后薄施于画面,可以多次反复上色。虽然中国也有绘制于木材表面的漆画和棺板画,但这种工艺过于复杂而且技术限制太多,绘画表现力有限,所以始终无法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到了唐代以后基本就很少见了。水媒介绘画成为了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主体对象,逐渐培养了中国人对水媒介绘画的深厚趣味,加之笔墨也是文人日常必备的工具,中国人书写和绘画的工具都是毛笔,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文人画家凭借自己对笔墨的感情和绘画的趣味,发展出了水墨画这种形式,逐渐也成为了中国画的一大表现形式。
而西方人开始用纸是很晚的事情,在有纸之前出了埃及的纸莎草,再有的柔软绘画载体就是羊皮纸,制作成本比较高,产量低,不易用作绘画的主要载体,所以绘画的主流载体是延续了埃及法由姆棺板肖像的传统,使用木板作为基底,粘贴一层麻布,之后施用厚粉底,打平后用蛋黄调和颜料作画,这种材料也是西方人摸索多年找到的自然界物理化学性质最稳定,保存时间最长,固色最牢固的媒介,这种技术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在西方使用了上千年,也成为了西方绘画的传统根源,形成了西方人对绘画的审美趣味,蛋黄调和剂的主要特点是含有水和油两种物质,可以用水调和,绘画比较方便,而且干燥后成膜,利于保护色层,色层透明,可以罩染,表现力非常细腻,可以实现画家的大部分造型需求,之后,为了改进这种颜料的一些技术性能,比如干燥太快,还有对基底要求太高等,画家也在尝试使用干燥较慢的干性植物油替代蛋黄媒介,这种实验在西方也进行了几个世纪,终于在十五世纪的尼德兰由范艾克兄弟找到了一套相对成熟的配方,于是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油画颜料与蛋黄媒介颜料有一个共同点是干燥后成膜,色层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这符合西方人对绘画的传统欣赏趣味,所以才渐渐成为西方绘画的主流。至于纸面绘画,也一直存在于西方,早期是纸莎草插图,中世纪有羊皮纸写本插图,文艺复兴时期也有纸面素描和水彩等,但是因为这种载体存在数量不占优势,始终没有成为西画的主流,而且表现力也比较弱,不会成为画家的首选,另外也因为西方书写工具是羽管笔和从羽管笔演进而成的钢笔,与绘画用的软笔差异太大,书画不同源,所以画家与文人的职业泾渭分明,和中国的情况非常不同。
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最初的绘画形式都是岩画和壁画,架上绘画出现都比较晚,成熟的架上绘画出现就更加晚,在壁画阶段,两个地域的绘画媒介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用水调和颜料粉末画在灰泥墙面上,工具也都是毛笔,没有差异,之后随着纺织业造纸业的兴起,才有了可以用来做架上绘画的载体,中国最早的架上绘画是战国时期的帛画,画在丝织品上的,西方最早的架上绘画是棺材面上的彩绘,两者的功能是一样的,战国帛画是用作经幡,随葬品,埃及棺板画也是殡葬只用,但是两者的载体不同,棺材是木制的,用水媒介调和颜料附着力很差,所以埃及人开始尝试附着力更加好的媒介,最早用于绘画的有蜂蜡和蛋黄,用这些东西调和颜料粉作画有个特点,就是干燥后媒介不会完全蒸发,会留下一层透明的膜,颜料粉固定在膜中,附着力比较好,色彩保持鲜艳,色层有独立审美价值,而水媒介的颜料干后会渗入基底,无法形成独立色层,这是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最初的差异。
之后,中国造纸业发达,纸和绢具有轻便,耐折叠,易存放易携带等很多优点,成为了中国绘画的主要载体,这种材料吸水性强,本身柔软,及其适合水媒介的颜料,所以中国画颜料一直是用桃胶调和的水性颜料,适合用水调和后薄施于画面,可以多次反复上色。虽然中国也有绘制于木材表面的漆画和棺板画,但这种工艺过于复杂而且技术限制太多,绘画表现力有限,所以始终无法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到了唐代以后基本就很少见了。水媒介绘画成为了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主体对象,逐渐培养了中国人对水媒介绘画的深厚趣味,加之笔墨也是文人日常必备的工具,中国人书写和绘画的工具都是毛笔,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文人画家凭借自己对笔墨的感情和绘画的趣味,发展出了水墨画这种形式,逐渐也成为了中国画的一大表现形式。
而西方人开始用纸是很晚的事情,在有纸之前出了埃及的纸莎草,再有的柔软绘画载体就是羊皮纸,制作成本比较高,产量低,不易用作绘画的主要载体,所以绘画的主流载体是延续了埃及法由姆棺板肖像的传统,使用木板作为基底,粘贴一层麻布,之后施用厚粉底,打平后用蛋黄调和颜料作画,这种材料也是西方人摸索多年找到的自然界物理化学性质最稳定,保存时间最长,固色最牢固的媒介,这种技术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在西方使用了上千年,也成为了西方绘画的传统根源,形成了西方人对绘画的审美趣味,蛋黄调和剂的主要特点是含有水和油两种物质,可以用水调和,绘画比较方便,而且干燥后成膜,利于保护色层,色层透明,可以罩染,表现力非常细腻,可以实现画家的大部分造型需求,之后,为了改进这种颜料的一些技术性能,比如干燥太快,还有对基底要求太高等,画家也在尝试使用干燥较慢的干性植物油替代蛋黄媒介,这种实验在西方也进行了几个世纪,终于在十五世纪的尼德兰由范艾克兄弟找到了一套相对成熟的配方,于是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油画颜料与蛋黄媒介颜料有一个共同点是干燥后成膜,色层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这符合西方人对绘画的传统欣赏趣味,所以才渐渐成为西方绘画的主流。至于纸面绘画,也一直存在于西方,早期是纸莎草插图,中世纪有羊皮纸写本插图,文艺复兴时期也有纸面素描和水彩等,但是因为这种载体存在数量不占优势,始终没有成为西画的主流,而且表现力也比较弱,不会成为画家的首选,另外也因为西方书写工具是羽管笔和从羽管笔演进而成的钢笔,与绘画用的软笔差异太大,书画不同源,所以画家与文人的职业泾渭分明,和中国的情况非常不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大漠
- 2021-11-14 23:22
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东洋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东洋艺术为诗的,西洋艺术为剧的。所以在绘画上,中国中神韵,西方中形似。中国画趣味深远,西方画趣味平易。
- 2楼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11-14 22:57
这是老祖宗的事了,咋去问…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