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先圣堂 然后 被告陈述 之类的 .有 具体点的 吗 ?
还 有 封建社会 皇帝上朝时候的 具体 礼仪是 什么 ?包括大臣们的
封建社会衙门审案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3 17:46
- 提问者网友:凉末
- 2021-02-03 12:01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02-03 13:09
审案时,堂役击堂鼓三声,三班衙役两厢伺立,齐声高叫“升堂”。知县身着官服从暖阁东门进来,坐上大堂。然后原告、被告被带上来,分别在大堂的原告石和被告石上跪下。退堂时也击鼓三声,叫做退堂鼓。“退堂鼓”后来成为日常生活用语,可见衙门文化的影响。
唐初,皇帝每月朔、望在太极殿坐而视朝,两仪殿则为常日听朝视事之所。据新旧唐书的《职官志》说,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入朝;文官五晶以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参,称为‘嘴参官”;武官三品上,三日一朝,称“九参官”(每月九次上朝);武官五晶以上五日一朝,称“六参官”;弘文、崇文馆、国子监学生四时参,各按品级高下有不同的上朝规定。贞观十三年(639年),鉴于当时天下太平,政简事少,故常朝改为三日一朝,后又改为五日一朝。
中书省的知府算京官,要上朝.
唐初,皇帝每月朔、望在太极殿坐而视朝,两仪殿则为常日听朝视事之所。据新旧唐书的《职官志》说,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入朝;文官五晶以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参,称为‘嘴参官”;武官三品上,三日一朝,称“九参官”(每月九次上朝);武官五晶以上五日一朝,称“六参官”;弘文、崇文馆、国子监学生四时参,各按品级高下有不同的上朝规定。贞观十三年(639年),鉴于当时天下太平,政简事少,故常朝改为三日一朝,后又改为五日一朝。
中书省的知府算京官,要上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