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子缨算皇帝吗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13:06
- 提问者网友:niaiwoma
- 2021-04-03 04:47
秦朝的子缨算皇帝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4-03 05:33
秦王子婴(? - 前206年),姓 嬴,名子婴。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
子婴在位时称“秦王”,但后世亦有人称之为“秦三世”,意指其实际上继秦二世为帝。
二世在位三年,被 赵高所杀。赵高欲自立为王,但发现群臣并不支持,于是迎立子婴继位。赵高声称民变起后,秦地比统一前更小,故子婴不能称“皇帝”,而只能称“王”。
子婴即位五天后便定计杀死赵高,并随即把他的家人全部处死。《史记》指赵高企图招引起义军到咸阳及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
率领其中一支秦末起 义军进入关中的刘邦在到达灞上后派人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物品 (包括玉玺和兵符) 亲自到刘邦的军前投降。
子婴共当了 46 天秦王。所以算得上是秦三世
子婴在位时称“秦王”,但后世亦有人称之为“秦三世”,意指其实际上继秦二世为帝。
二世在位三年,被 赵高所杀。赵高欲自立为王,但发现群臣并不支持,于是迎立子婴继位。赵高声称民变起后,秦地比统一前更小,故子婴不能称“皇帝”,而只能称“王”。
子婴即位五天后便定计杀死赵高,并随即把他的家人全部处死。《史记》指赵高企图招引起义军到咸阳及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
率领其中一支秦末起 义军进入关中的刘邦在到达灞上后派人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物品 (包括玉玺和兵符) 亲自到刘邦的军前投降。
子婴共当了 46 天秦王。所以算得上是秦三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04-03 07:31
算,因为是秦二世后的皇帝
- 2楼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4-03 06:52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生病,七月丙寅在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去世,终年五十岁。秦始皇死后,中车府令行符玺事赵高与秦始皇少子胡亥、丞相李斯秘不发丧,并诈称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长子扶苏及大将蒙恬死。扶苏受诏后即自杀,胡亥袭位于咸阳,为二世皇帝。
关于沙丘政变的细节,这里主要说到三个人,一个是赵高,一个是胡亥,还有一个是李斯。当然,这三巨头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赵高了。
在沙丘政变之前,赵高还只是个管大印的小官,然而,赵高靠着他敏锐的政治感觉,成功施行了沙丘政变。当之无愧成为毁灭大秦的第一功臣。
然而,光靠他一个人,显然是不成气候的,但是沙丘政变的成功,正是由多种必然性和偶然性所致,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分析一下。
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在第七次大巡游途中患病,生病期间他叫赵高拟了一份诏书,估计内容是立长子扶苏为储君。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份诏书竟会成为他的遗诏。也不知道是不是嬴政他病糊涂了,在死前竟留下了这么一个政治漏洞:不公开宣布诏书内容,而是让赵高这么一个人品恶劣的人来写诏书,且知道此诏书内容的只有那么几个扳着手指都能数得出的人,胡亥、赵高、李斯和几个小太监。恰好蒙毅被始皇派出去为他祈福。最终因此沙丘政变发生了。
赵高在决定了要实行政变之后,他马上去游说胡亥,赵高心里很清楚,他可以用自己的权力改诏书,但这个诏书的受益人可得选好了,赵高几乎想都没想地,就决定将储君改为胡亥,这里实际上是有着深层的原因的。
首先,赵高是胡亥的老师(因为赵高的特长是书法和法律好,所以教胡亥的也是这两科),关系很好,而且胡亥对赵高是很信任的,其次胡亥这个人比较好忽悠,所以赵高决定去游说胡亥,让他加入政变行动小组。
赵高运用他娴熟的忽悠本领,用了三个回合,就说服了胡亥(按说胡亥也是努力了一把的,然而在权力的诱惑下,亲情显得是如此无力)。接下来一步,就是在去说服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斯。
李斯对这个沙丘政变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开国元勋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他说话的分量是很重的,只有说服了李斯,让他也参与政变,那么离成功是指日可待的了(因为除了这三人以及几个不成气候的小太监外,已没有人知道诏书的真实内容了)。
起初,赵高对李斯的劝说根本不起作用,李斯在与赵高的七个回合的较量中,立场始终坚定,不为所动,然而,在第八个回合的较量里,赵高以李斯家族的兴衰来威胁他,在这个时候,李斯屈服了,在对嬴政的忠诚和自己家族的兴衰这两者面前,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史书记载,李斯在大哭之后,屈从了赵高。至此,沙丘政变已经成功了一半。
之后,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李斯和赵高秘密修改了遗诏,改立胡亥为储君,秘不发丧。到了咸阳之后宣布秦始皇病逝的消息(在此之前,是秘密封锁了消息的),并宣布胡亥继位,且赐死扶苏。(扶苏后来是上吊自杀的)
到此为止,沙丘政变正式结束,以成功告终,由此也确定了赵高时代的到来
关于沙丘政变的细节,这里主要说到三个人,一个是赵高,一个是胡亥,还有一个是李斯。当然,这三巨头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赵高了。
在沙丘政变之前,赵高还只是个管大印的小官,然而,赵高靠着他敏锐的政治感觉,成功施行了沙丘政变。当之无愧成为毁灭大秦的第一功臣。
然而,光靠他一个人,显然是不成气候的,但是沙丘政变的成功,正是由多种必然性和偶然性所致,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分析一下。
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在第七次大巡游途中患病,生病期间他叫赵高拟了一份诏书,估计内容是立长子扶苏为储君。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份诏书竟会成为他的遗诏。也不知道是不是嬴政他病糊涂了,在死前竟留下了这么一个政治漏洞:不公开宣布诏书内容,而是让赵高这么一个人品恶劣的人来写诏书,且知道此诏书内容的只有那么几个扳着手指都能数得出的人,胡亥、赵高、李斯和几个小太监。恰好蒙毅被始皇派出去为他祈福。最终因此沙丘政变发生了。
赵高在决定了要实行政变之后,他马上去游说胡亥,赵高心里很清楚,他可以用自己的权力改诏书,但这个诏书的受益人可得选好了,赵高几乎想都没想地,就决定将储君改为胡亥,这里实际上是有着深层的原因的。
首先,赵高是胡亥的老师(因为赵高的特长是书法和法律好,所以教胡亥的也是这两科),关系很好,而且胡亥对赵高是很信任的,其次胡亥这个人比较好忽悠,所以赵高决定去游说胡亥,让他加入政变行动小组。
赵高运用他娴熟的忽悠本领,用了三个回合,就说服了胡亥(按说胡亥也是努力了一把的,然而在权力的诱惑下,亲情显得是如此无力)。接下来一步,就是在去说服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斯。
李斯对这个沙丘政变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开国元勋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他说话的分量是很重的,只有说服了李斯,让他也参与政变,那么离成功是指日可待的了(因为除了这三人以及几个不成气候的小太监外,已没有人知道诏书的真实内容了)。
起初,赵高对李斯的劝说根本不起作用,李斯在与赵高的七个回合的较量中,立场始终坚定,不为所动,然而,在第八个回合的较量里,赵高以李斯家族的兴衰来威胁他,在这个时候,李斯屈服了,在对嬴政的忠诚和自己家族的兴衰这两者面前,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史书记载,李斯在大哭之后,屈从了赵高。至此,沙丘政变已经成功了一半。
之后,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李斯和赵高秘密修改了遗诏,改立胡亥为储君,秘不发丧。到了咸阳之后宣布秦始皇病逝的消息(在此之前,是秘密封锁了消息的),并宣布胡亥继位,且赐死扶苏。(扶苏后来是上吊自杀的)
到此为止,沙丘政变正式结束,以成功告终,由此也确定了赵高时代的到来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