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反应主要有哪两个类型
- 提问者网友:皆是孤独
- 2021-07-30 02:05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7-30 03:05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小学生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的教育和实践,可以提高他们对劳动意义的认识,逐步培养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初步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和建设人才.
八十年代,一提到“农村孩子”,给人印象是“朴实、勤劳”.那时,几乎所有的农村小学生都会干家务活,平时一放学和星期日,有的提着篮、背着筐、拿着镰刀去割草,有的喂鸡鸭放牛羊,有的还参加一些农田劳动.“劳动光荣”思想在社会上很盛行.九十年代以来,一方面由于教育发展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一方面重文轻劳思想作祟,社会上、农村中普遍存在着一股“望子成龙”、“跳农门”思潮.学校受应试教育束缚,明显存在片面讲分数、追求升学率倾向,忽视学生劳动教育.这个时期,农村小学生的劳动观念明显淡化,不爱劳动、害怕劳动现象很普遍.进入二十一世纪,不论是杜会舆论导向,还是教育部门对劳动教育宣传、领导力度都是不够的.学校对于劳动教育往往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农村小学生大多又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溺爱,滋长了他们“骄”“娇”两气.随着农村经济模式变化,相当一部分家长中存在不爱农、不学农、不务农的现象,对农村小学生影响很大,使农村小学生普遍缺乏艰苦生活环境的磨炼,缺少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少农村小学生也养成了讲吃穿、乱花钱、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爱护公共财物和好逸恶劳等不良习惯,不参加或很少参加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有的甚至连生活自理的简单劳动也依赖父母.现在,小学生的劳动观念渐渐淡薄,在劳动过程中斤斤计较的现象日益突出.面对这种现象,作为老师该怎么办?
为此,我们对学生的生活劳动习惯进行了调查,针对现状适时跟进,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育.
二、 调查对象与方法:
五(2)班全体学生,采用了书面调查法(见附后调查资料)
网络环境下学生生活、劳动习惯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