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年华和豆蔻年华各指多大年龄?
答案:6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9 20:26
- 提问者网友:骑士
- 2021-02-08 21:26
匿名回答者,您是不是有点“损”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2-08 22:25
1、青春年华,是指15周岁至20周岁。
柔石《二月》一:“我恐怕和在师范学校时大不相同,你是还和当年一样青春。”
2、豆蔻年华是指少年十三岁左右。
豆蔻年华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òu kòu nián huá,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扩展资料:
1、豆蔻年华的反义词:风烛残年、桑榆暮景、人老珠黄。
桑榆暮景,读音sāng yú mù jǐng,汉语成语,意思是落日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比喻老年的时光。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译文:人到了老年,更感到岁月的流逝很快,过去的日光和声音都无法追回。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垂老之年。
2、豆蔻年华的近义词:金色年华、黄花少年、锦瑟年华。
及笄年华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六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六年笄。”
译文:女子到了16岁行笄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春
百度百科-豆蔻年华
百度百科-桑榆暮景
柔石《二月》一:“我恐怕和在师范学校时大不相同,你是还和当年一样青春。”
2、豆蔻年华是指少年十三岁左右。
豆蔻年华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òu kòu nián huá,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扩展资料:
1、豆蔻年华的反义词:风烛残年、桑榆暮景、人老珠黄。
桑榆暮景,读音sāng yú mù jǐng,汉语成语,意思是落日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比喻老年的时光。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译文:人到了老年,更感到岁月的流逝很快,过去的日光和声音都无法追回。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垂老之年。
2、豆蔻年华的近义词:金色年华、黄花少年、锦瑟年华。
及笄年华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六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六年笄。”
译文:女子到了16岁行笄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春
百度百科-豆蔻年华
百度百科-桑榆暮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2-09 01:29
待解决
青春年华和豆蔻年华各指多大年龄?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2 小时
提问者:娟子13141314 - 秀才 二级
答复 共 4 条
豆蔻是多大
豆蔻年华的"豆蔻"仅指十三、十四岁的少女
“豆蔻年华”是指少女的青春年华。究竟用于多大年龄才合适,就是这里要探讨的问题。
“豆蔻年华”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虽然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年岁,但也有个大致的限度。
用“豆蔻年华”来描述“平均年龄”“22岁”的警花,毕竟“嫩”了点。芳龄“十三余”,就现在的学制计算,只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岁数,而平均22岁,已经是大学毕业的年纪了。两者之间,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不少差距。平均1.69米的个头,大多不会有“娉娉袅袅”的身姿。选拔警花毕竟不是选拔模特。
汉语中有“风信年华”一词,用来描述二十出头的女郎倒比较接近。“风信年华”一词本于“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也像“豆蔻年华”不囿于“十三余”一样,“风信年华”也并不囿于“二十四”这个数字,一般使用于二十挂零的妙龄的女郎。
我提出以“风信年华”来取代“豆蔻年华”,征求一位朋友的意见。他认为,语词的使用除了考虑语义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因素。在社交场合,要说人家年轻,让人听了高兴。从“公关”要求出发,说平均22岁的警花正值“豆蔻年华”,她们爱听;说她们已是“风信年华”,也许不大喜欢。如果其中有某位女秀才知道或者考出此语出于“二十四番花信风”,就会皱皱眉头。
他说,用“豆蔻年华”有点失实,用“风信年华”又怕不被接受,事在两难,不妨用“锦瑟华年”。宋代词人贺铸有“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就是用这四个字来形容那位使词人倾倒的女郎的美妙青春。“锦瑟华年”一语源于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原来出处没有明确标出“锦瑟”和年龄有关的数目字,使用起来也就可以不受这方面的拘束了。
回答者:xiaoxiaotim - 进士出身 九级 2-23 17:14
--------------------------------------------------------------------------------
豆蔻年华---十二、三岁
志学之年---十五岁(男)。
及笄之年---十五岁(女)。
二八年华---十六岁。
花信之年---二十四岁。
春秋鼎盛---壮年时期。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悬车之年---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回答者:06顺利平安 - 魔法师 五级 2-23 17:15
--------------------------------------------------------------------------------
“豆蔻年华”之“豆蔻”是从上述植物引申出来的意思,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处女而言。再加上“年华”二字,更清楚点明了这个令人喜爱、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的美丽的年龄时段。
青春年华指16到20岁。
回答者:残月栖鸦 - 秀才 三级 2-23 17:15
--------------------------------------------------------------------------------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年华---十二、三岁
志学之年---十五岁(男)。
及笄之年---十五岁(女)。
二八年华---十六岁。
花信之年---二十四岁。
春秋鼎盛---壮年时期。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悬车之年---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回答者:午夜的路灯 - 魔法学徒 一级 2-23 17:41
--------------------------------------------------------------------------------
我也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积分规则
回答字数在10000字以内
参考资料:
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匿名回答
©2006 Baidu
- 2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2-09 01:00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年华---十二、三岁
志学之年---十五岁(男)。
及笄之年---十五岁(女)。
二八年华---十六岁。
花信之年---二十四岁。
春秋鼎盛---壮年时期。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悬车之年---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 3楼网友:duile
- 2021-02-09 00:14
豆蔻是多大
豆蔻年华的"豆蔻"仅指十三、十四岁的少女
“豆蔻年华”是指少女的青春年华。究竟用于多大年龄才合适,就是这里要探讨的问题。
“豆蔻年华”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虽然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年岁,但也有个大致的限度。
用“豆蔻年华”来描述“平均年龄”“22岁”的警花,毕竟“嫩”了点。芳龄“十三余”,就现在的学制计算,只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岁数,而平均22岁,已经是大学毕业的年纪了。两者之间,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不少差距。平均1.69米的个头,大多不会有“娉娉袅袅”的身姿。选拔警花毕竟不是选拔模特。
汉语中有“风信年华”一词,用来描述二十出头的女郎倒比较接近。“风信年华”一词本于“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也像“豆蔻年华”不囿于“十三余”一样,“风信年华”也并不囿于“二十四”这个数字,一般使用于二十挂零的妙龄的女郎。
我提出以“风信年华”来取代“豆蔻年华”,征求一位朋友的意见。他认为,语词的使用除了考虑语义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因素。在社交场合,要说人家年轻,让人听了高兴。从“公关”要求出发,说平均22岁的警花正值“豆蔻年华”,她们爱听;说她们已是“风信年华”,也许不大喜欢。如果其中有某位女秀才知道或者考出此语出于“二十四番花信风”,就会皱皱眉头。
他说,用“豆蔻年华”有点失实,用“风信年华”又怕不被接受,事在两难,不妨用“锦瑟华年”。宋代词人贺铸有“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就是用这四个字来形容那位使词人倾倒的女郎的美妙青春。“锦瑟华年”一语源于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原来出处没有明确标出“锦瑟”和年龄有关的数目字,使用起来也就可以不受这方面的拘束了。
- 4楼网友:罪歌
- 2021-02-08 23:05
豆蔻年华---十二、三岁
志学之年---十五岁(男)。
及笄之年---十五岁(女)。
二八年华---十六岁。
花信之年---二十四岁。
春秋鼎盛---壮年时期。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悬车之年---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 5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2-08 22:45
豆蔻是多大
豆蔻年华的"豆蔻"仅指十三、十四岁的少女
“豆蔻年华”是指少女的青春年华。究竟用于多大年龄才合适,就是这里要探讨的问题。
“豆蔻年华”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虽然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年岁,但也有个大致的限度。
用“豆蔻年华”来描述“平均年龄”“22岁”的警花,毕竟“嫩”了点。芳龄“十三余”,就现在的学制计算,只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岁数,而平均22岁,已经是大学毕业的年纪了。两者之间,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不少差距。平均1.69米的个头,大多不会有“娉娉袅袅”的身姿。选拔警花毕竟不是选拔模特。
汉语中有“风信年华”一词,用来描述二十出头的女郎倒比较接近。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