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句 5分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3 06:42
- 提问者网友:皆是孤独
- 2021-04-22 09:22
鉴赏诗句 5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平生事
- 2021-04-22 09:46
雨霖霖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②
都门帐饮无绪,③
留恋处,④
兰舟摧发。⑤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⑨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⑩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品评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确实,“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为名句,不仅在于虚中有实,虚景实写,更因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宋人论词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词一向被判为“俗曲”。此词上片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等语,确实浅近俚俗,近于秦楼楚馆之曲。但下片虚实相间,情景相生,足以与其他著名的“雅词”相比,因此堪称俗不伤雅,雅不避俗。
另类赏析:
【说明】这是一首离开京都,与情人话别的词作。通过秋天傍晚的江上景色的描绘,缠绵悱恻表达了惜别的心情。上片写送别的情况。“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深秋凄切的蝉声,雨后薄暮中的长亭,渲染出凄凉握别的气氛。“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一词,表明此词作于卞京;“帐饮”,写明是饯行的酒宴。“无绪”是即将离别时一种难言的情绪反映。“留恋”是主观的意愿,“催发”是客观形势的要求,这样就把不忍离别而不得不别的情景充分地写了出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极洗炼的文字,生动而又细致地描绘出与情人分手时那种依恋难舍的情状。“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楚天暮露,千里烟波,给天容水色涂上了一层阴影,有力地衬托出词中主人公的暗淡心情。
下......余下全文>>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②
都门帐饮无绪,③
留恋处,④
兰舟摧发。⑤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⑨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⑩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品评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确实,“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为名句,不仅在于虚中有实,虚景实写,更因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宋人论词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词一向被判为“俗曲”。此词上片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等语,确实浅近俚俗,近于秦楼楚馆之曲。但下片虚实相间,情景相生,足以与其他著名的“雅词”相比,因此堪称俗不伤雅,雅不避俗。
另类赏析:
【说明】这是一首离开京都,与情人话别的词作。通过秋天傍晚的江上景色的描绘,缠绵悱恻表达了惜别的心情。上片写送别的情况。“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深秋凄切的蝉声,雨后薄暮中的长亭,渲染出凄凉握别的气氛。“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一词,表明此词作于卞京;“帐饮”,写明是饯行的酒宴。“无绪”是即将离别时一种难言的情绪反映。“留恋”是主观的意愿,“催发”是客观形势的要求,这样就把不忍离别而不得不别的情景充分地写了出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极洗炼的文字,生动而又细致地描绘出与情人分手时那种依恋难舍的情状。“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楚天暮露,千里烟波,给天容水色涂上了一层阴影,有力地衬托出词中主人公的暗淡心情。
下......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