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学类选哪个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8 08:33
- 提问者网友:兔牙战士
- 2021-03-07 19:00
实用类文学类选哪个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狂恋
- 2021-03-07 19:45
一般是文学类的好一点,让我来用一个实际的例子给你说明语文的技巧你会发现特别简单:
碧云寺的秋色 (2008年北京卷)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土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的了。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有一些叶子渐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代替它,也不概括它。
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所谓“春秋佳日”,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繁荣。但是,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
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诗人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半江红树鲈鱼”……这些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大家知道,“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取材于钟敬文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对秋叶的描写采取了有详有略的技巧,着重描绘了得秋意之先的爬山虎,而对其它树种的叶子则点到即止。
B.作者对急速换上新装的爬山虎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意在对老柏和松树和“保守”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批评。
C.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用对比的手法具体描述了夏日花园之美,借此突出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与风格。
D.古代诗人写下了许多“悲秋”之作,从“满山红叶”中见出“离人眼中血”,这与诗人的生活背景有一定关联。
E.在结尾一段,作者援引了一系列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诗人见秋叶而伤情是完全不足取的。
答案解析:A D
深度解析:A项,文章第四段整段都在描写爬山虎,写得比较详细,其他树种的叶子则用几句话甚至几种树种的叶子用一句话概括描写,可谓有详有略;B项,作者并没有在文章中流露出不满与批评,在第六段中用“保守”一词来描写老柏和松树,并无丝毫不满与批评之意,而是为了展现多彩秋色的别样风格和情调;C项,通篇文章中,作者对夏日的着墨并不多,只有两句话而已;D项见最后一段;E项,作者在结尾一段援引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古代诗人都会“对秋感喟”“见黄叶而伤情。”
18.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回答下面问题。(5分)
①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3分)
②作者使用了“惊醒”一词,好在哪里?(2分)
答案解析:
第一问: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
第二问: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
深度解析:(1)关于“作用”问题的解答秘诀。一般来说,我们将分析文章中某句子作用一类题目视为鉴赏题类,这类题对同学们的要求比较高,不过只要抓住答题窍门,一般都会百发百中。具体到这道题来说,我们可以像做选择题那样,先把文章中某句话在文章中可能起到的所有作用到告诉给大家。这样,大家在做题时就可以按照句子所在的位置,从已知的这些作用中做选择了。这里,给同学们一张表格:
句子位置
可选作用1
可选作用2
可选作用3
文章开头
开篇点题(有时考)
总领全文(很少考)
为下文作铺垫(一般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具体的引起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二是与下文中某处内容形成对照等等,最常考)
文章中间
承接上文(仅仅是承上,很少考)
引起下文(仅仅是启下,经常考)
承上启下(两者兼有的情况也是经常考的)
文章结尾
点明中心(较常考,与作用2一起答)
深化主题(较常考,与作用1一起答)
照应开头(最常考,且容易被考生忽略)
特别提醒大家注意表格中括号里的说明,这是经过多次实践总结出的考察频率,很重要。现在我们归纳答结构作用这类问题的格式,简单的说,就是“骨头加肉”模式。先按照上表判断句子位置,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表格判断出句子作用,这个骨头,照抄上面的原话就可以了,再适当根据文章具体内容补充一点“肉”即可。比如,承上,承了上面说的什么内容;启下,开启了下面哪个话题,简单结合文章内容说一点即可,这样,题目就答圆满了。结合这道题来说,首先做判断,我们看句子不在开头而在中间,然后仔细看看是三个作用中的哪一个。句子开头即用了一个“它”字,是代词,说明与前文有关联,显然是承上;再看后半句则说“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而下一段开始接着就铺叙爬山虎如何换新装、叶子的颜色如何变样等等,明显是接续上文的“季节感”。于是判断,这是承上启下。起了怎样的下,再结合文章下文的内容添上一句:“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题目就答圆满了。
(2)对于词语好处一类题,也属于鉴赏,但相对来讲,容许有一定的发挥。不过,这类题仍然要把握一个基本的答题格式,就是比较古板的“这个词通过写……,表达了……”这个模式。要注意的是,通过写后面一般需要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重新概括一下词语的内容,切记不要就此论词,而要善于观察词语所在句子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一般就是添加文章主旨或作者观点即可,只要大方向不错,一般不会成为答题的障碍。以这道题目来说,“惊醒”一词是在句子“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中,因此我们判断惊醒一次与秋来的神速密切相关。注意,我们是在一个句子中去解释“惊醒”这个词的,概括来说,就是“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再加上表达作者赞美秋天之类的话,题目就答得差不多了。
19.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答案解析:
第一问: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
第二问:
在艺术效果上,则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
深度解析:
这道题目是比较精彩的,因此也不容易上手。如果题目单纯问文章主旨,或者是单纯分析色彩词语,可能同学们都能答上一些,但偏偏将两者混在一起。北京卷中经常出现这类词句理解与主旨混问、文章内容分析与主旨混问的“怪题”。不过这类题通常在做答案时也是极容易的,通常就是分开来答,然后进行拼贴就行了。大家记住一点,无论是词语还是文章中提到的某个内容,只要问这些东西与主旨有何关系,答案都只有一个,就是它们都表现了、深化了、突出了主旨。答上这句话,一半分数就已经入账了。因此,这类题的答题模式就是,首先概括提炼文章主旨,然后用自己的话简单分析一下,词语也好、句子也好、其他内容也好,它们怎样突出表现主旨的就可以了。像这道题,首先通过文章的中心段落(最后一段)的叙述归纳出文章主旨,即赞美秋天,同时又传达出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之关系的理解,然后再扣上帽子——色彩词语形象生动地表现深化突出了主旨,就可以了。
(2)词语的艺术效果,仍然是一个“骨头加肉”的答题模式。同学们只要把握住一点,即词语的艺术效果无非就是下面三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强化了文章的感染力、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有了这些“骨头”再结合文章的肉去分析一下,就可以得分了。
20.文章结尾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案解析: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
深度解析:这类题在近几年北京卷中屡见不鲜。出题规律往往是从原文中择取一个句子让谈谈理解。请注意,这类题所名曰谈理解,实际上并非真正让你去自由发挥,特别是当题干中出现“结合上下文”、“结合全段”、“结合全文”这样的字眼时,就更要特别注意。以这道题来说,题目4分,一般的话,4分意味着两点。其中一部分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是从上下文中概括出句子的含义。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概括的功夫。“‘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这个句子之前一部分,作者说了这样一段话:“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半江红树鲈鱼’……这些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再看原句之后,作者说:“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简单概括一下,就是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这就是一点。第二点则在此基础上做一些简要的分析即可。
碧云寺的秋色 (2008年北京卷)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土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的了。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有一些叶子渐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代替它,也不概括它。
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所谓“春秋佳日”,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繁荣。但是,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
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诗人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半江红树鲈鱼”……这些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大家知道,“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取材于钟敬文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对秋叶的描写采取了有详有略的技巧,着重描绘了得秋意之先的爬山虎,而对其它树种的叶子则点到即止。
B.作者对急速换上新装的爬山虎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意在对老柏和松树和“保守”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批评。
C.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用对比的手法具体描述了夏日花园之美,借此突出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与风格。
D.古代诗人写下了许多“悲秋”之作,从“满山红叶”中见出“离人眼中血”,这与诗人的生活背景有一定关联。
E.在结尾一段,作者援引了一系列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诗人见秋叶而伤情是完全不足取的。
答案解析:A D
深度解析:A项,文章第四段整段都在描写爬山虎,写得比较详细,其他树种的叶子则用几句话甚至几种树种的叶子用一句话概括描写,可谓有详有略;B项,作者并没有在文章中流露出不满与批评,在第六段中用“保守”一词来描写老柏和松树,并无丝毫不满与批评之意,而是为了展现多彩秋色的别样风格和情调;C项,通篇文章中,作者对夏日的着墨并不多,只有两句话而已;D项见最后一段;E项,作者在结尾一段援引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古代诗人都会“对秋感喟”“见黄叶而伤情。”
18.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回答下面问题。(5分)
①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3分)
②作者使用了“惊醒”一词,好在哪里?(2分)
答案解析:
第一问: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
第二问: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
深度解析:(1)关于“作用”问题的解答秘诀。一般来说,我们将分析文章中某句子作用一类题目视为鉴赏题类,这类题对同学们的要求比较高,不过只要抓住答题窍门,一般都会百发百中。具体到这道题来说,我们可以像做选择题那样,先把文章中某句话在文章中可能起到的所有作用到告诉给大家。这样,大家在做题时就可以按照句子所在的位置,从已知的这些作用中做选择了。这里,给同学们一张表格:
句子位置
可选作用1
可选作用2
可选作用3
文章开头
开篇点题(有时考)
总领全文(很少考)
为下文作铺垫(一般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具体的引起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二是与下文中某处内容形成对照等等,最常考)
文章中间
承接上文(仅仅是承上,很少考)
引起下文(仅仅是启下,经常考)
承上启下(两者兼有的情况也是经常考的)
文章结尾
点明中心(较常考,与作用2一起答)
深化主题(较常考,与作用1一起答)
照应开头(最常考,且容易被考生忽略)
特别提醒大家注意表格中括号里的说明,这是经过多次实践总结出的考察频率,很重要。现在我们归纳答结构作用这类问题的格式,简单的说,就是“骨头加肉”模式。先按照上表判断句子位置,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表格判断出句子作用,这个骨头,照抄上面的原话就可以了,再适当根据文章具体内容补充一点“肉”即可。比如,承上,承了上面说的什么内容;启下,开启了下面哪个话题,简单结合文章内容说一点即可,这样,题目就答圆满了。结合这道题来说,首先做判断,我们看句子不在开头而在中间,然后仔细看看是三个作用中的哪一个。句子开头即用了一个“它”字,是代词,说明与前文有关联,显然是承上;再看后半句则说“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而下一段开始接着就铺叙爬山虎如何换新装、叶子的颜色如何变样等等,明显是接续上文的“季节感”。于是判断,这是承上启下。起了怎样的下,再结合文章下文的内容添上一句:“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题目就答圆满了。
(2)对于词语好处一类题,也属于鉴赏,但相对来讲,容许有一定的发挥。不过,这类题仍然要把握一个基本的答题格式,就是比较古板的“这个词通过写……,表达了……”这个模式。要注意的是,通过写后面一般需要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重新概括一下词语的内容,切记不要就此论词,而要善于观察词语所在句子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一般就是添加文章主旨或作者观点即可,只要大方向不错,一般不会成为答题的障碍。以这道题目来说,“惊醒”一词是在句子“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中,因此我们判断惊醒一次与秋来的神速密切相关。注意,我们是在一个句子中去解释“惊醒”这个词的,概括来说,就是“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再加上表达作者赞美秋天之类的话,题目就答得差不多了。
19.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答案解析:
第一问: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
第二问:
在艺术效果上,则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
深度解析:
这道题目是比较精彩的,因此也不容易上手。如果题目单纯问文章主旨,或者是单纯分析色彩词语,可能同学们都能答上一些,但偏偏将两者混在一起。北京卷中经常出现这类词句理解与主旨混问、文章内容分析与主旨混问的“怪题”。不过这类题通常在做答案时也是极容易的,通常就是分开来答,然后进行拼贴就行了。大家记住一点,无论是词语还是文章中提到的某个内容,只要问这些东西与主旨有何关系,答案都只有一个,就是它们都表现了、深化了、突出了主旨。答上这句话,一半分数就已经入账了。因此,这类题的答题模式就是,首先概括提炼文章主旨,然后用自己的话简单分析一下,词语也好、句子也好、其他内容也好,它们怎样突出表现主旨的就可以了。像这道题,首先通过文章的中心段落(最后一段)的叙述归纳出文章主旨,即赞美秋天,同时又传达出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之关系的理解,然后再扣上帽子——色彩词语形象生动地表现深化突出了主旨,就可以了。
(2)词语的艺术效果,仍然是一个“骨头加肉”的答题模式。同学们只要把握住一点,即词语的艺术效果无非就是下面三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强化了文章的感染力、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有了这些“骨头”再结合文章的肉去分析一下,就可以得分了。
20.文章结尾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案解析: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
深度解析:这类题在近几年北京卷中屡见不鲜。出题规律往往是从原文中择取一个句子让谈谈理解。请注意,这类题所名曰谈理解,实际上并非真正让你去自由发挥,特别是当题干中出现“结合上下文”、“结合全段”、“结合全文”这样的字眼时,就更要特别注意。以这道题来说,题目4分,一般的话,4分意味着两点。其中一部分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是从上下文中概括出句子的含义。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概括的功夫。“‘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这个句子之前一部分,作者说了这样一段话:“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半江红树鲈鱼’……这些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再看原句之后,作者说:“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简单概括一下,就是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这就是一点。第二点则在此基础上做一些简要的分析即可。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