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呈文化,雅言沁润人生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5 22:57
- 提问者网友:末路
- 2021-03-15 13:12
在哪里有有关得文章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3-15 14:32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是文化艺苑经久不衰的瑰宝。它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它是历史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间凝聚的语言艺术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值得代代传承。因而,新课程改革中将学习古诗文作为每一个少年儿童的必修内容。为深入扎实的落实好古诗文的教学,我们开展“诵千古美文,享诗意人生”活动,尝试开展“读──悟──演──做”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古诗文的育人功能,让少年儿童在活动中品味古诗文的语言艺术,接受诗人高尚情操的熏陶,让诗路花语装点少年儿童五彩童年。
一、反复吟诵,陶冶性灵
诵读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这是古诗词学习的最低层次。古诗词中的修辞对仗、声调平仄,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韵律美。诵读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二、研读感悟,体会意境
古诗词语言精炼、含蓄、优美,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或是蕴涵深刻的哲理,或是流露作者的情感。实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明珠。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感悟其思想,探索古诗真谛。
古人对诗词用字十分讲究推敲、斟酌,历经锤炼的诗文处处饱含语言的艺术。《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妙,历来受人赞叹。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绿”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哪个字?这样换好不好?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来”、“到”、“入”、“过”、“满”等字都不如 “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有色,立刻可以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读着“绿”字仿佛看到了绿茸茸的细草铺满江岸。在品味中,学生自然而然会被诗人的精益求精精神折服。
三、拓展想象,创编古诗
创造源于想象,由于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在理解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的意境用现代文的语言来描述。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我们努力通过“诵读──感悟──演绎──创编”系列活动的开展,将古诗文的学习融入少年儿童的五彩生活,将古诗文的语言魅力绽放、将古人的高尚品格绽放,使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代代传承,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学生尽情享受诗意人生。
一、反复吟诵,陶冶性灵
诵读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这是古诗词学习的最低层次。古诗词中的修辞对仗、声调平仄,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韵律美。诵读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二、研读感悟,体会意境
古诗词语言精炼、含蓄、优美,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或是蕴涵深刻的哲理,或是流露作者的情感。实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明珠。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感悟其思想,探索古诗真谛。
古人对诗词用字十分讲究推敲、斟酌,历经锤炼的诗文处处饱含语言的艺术。《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妙,历来受人赞叹。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绿”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哪个字?这样换好不好?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来”、“到”、“入”、“过”、“满”等字都不如 “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有色,立刻可以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读着“绿”字仿佛看到了绿茸茸的细草铺满江岸。在品味中,学生自然而然会被诗人的精益求精精神折服。
三、拓展想象,创编古诗
创造源于想象,由于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在理解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的意境用现代文的语言来描述。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我们努力通过“诵读──感悟──演绎──创编”系列活动的开展,将古诗文的学习融入少年儿童的五彩生活,将古诗文的语言魅力绽放、将古人的高尚品格绽放,使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代代传承,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学生尽情享受诗意人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duile
- 2021-03-15 15:53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阅读一部智慧的经典》。 天地间有这样一部大气大成的经典:它以人类千年的文明为书页,以自然永恒的真理为书脊,以人与自然复杂的统一为线装订成册。 翻开第一章,标题是几个力透纸背的朱红篆字:阅读开启智慧之门。从悬梁刺股到囊萤映雪,从韦编三绝到凿壁偷光……正是凭着阅读这双翅膀,我们的思想才能穿过仁爱非攻的诸子百家,最后停落在中山先生那“天下为公”的博爱上;正是凭着阅读这双翅膀,我们的心灵才能飞过“关关睢鸠”的《诗经》,最后停靠在曹雪芹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红楼梦》里。慢慢合上这一章,我意识到:正是凭着阅读经典,文明得以传递,智慧得以传扬,自我得以成长! 再翻开第二章的封页,几个黑色正楷字凝重而醒目:小心阅读伤害智慧。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 我猛然警觉:不错,阅读经典可以将读者的思维点亮,也可以将读者的智慧埋葬! 继续翻到下一章,绿色的格调洋溢着清新的气息,封页上用行书题写着:阅读仍需行胜于言。下面是一串脚印伸向远方。此章显义:“阅万卷书,读万里路”。阅读不仅是读书,阅读,只有挣脱出书本的禁锢,与人生、与社会、与自然结缘,方能和智慧真正地牵手。 老师们,同学们,同胞们,合上这一部旷世经典,我不禁想起了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阅读,应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阅读,应是丰富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阅读,应是加深我们对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的,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经典吧! 谢谢大家!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