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学"指的是私塾吗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4 07:55
- 提问者网友:星軌
- 2021-01-14 00:4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学"指的是私塾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荒野風
- 2021-01-14 02:01
“小学”最初是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小学”初见于《大戴礼记·保傅篇》:“及太子少长知(女已)色则入于小学,小学者所学之宫也。……古者八岁而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西周时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人分等级,当时能够接受教育的只是贵族。这类学校要教授学童识字,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段玉裁注云:“国子者,公卿大夫之子弟,师氏教之,保氏养之,而世子亦齿焉。六书者,文字声音义理之总汇也。”关于小艺,《周礼·保氏》上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之道,乃教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又“乃教之六仪:一曰祀祭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可见在周代教育中,小学本指学习六艺(小艺)和六仪(小节),后来小学含义逐渐缩小,仅指六艺之一的“书”了,即专指关于语言文字的学习。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上记载:“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太学,学五经,不见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小学”含文字之义始于此。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上记载:“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太学,学五经,不见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小学”含文字之义始于此。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1-14 03:37
不一定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