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钥匙的句子,诵读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谁说的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6 02:44
- 提问者网友:我一贱你就笑
- 2021-05-15 12:36
关于钥匙的句子,诵读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谁说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拾荒鲤
- 2021-05-15 12:48
意象,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例谈中国古代诗歌的解读
方睿
无需否认,作为教者,我更偏爱古代诗歌的教学。不仅因为自己对诗歌语言的那份凝练、情感表达的那种含蓄、意境营造的耐人寻味的一份迷恋,还因为诗歌中所渗透的精神和文化。品读古诗,犹如徜徉在一个丰富的世界里,感受美,感受真,感受力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木兰“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纯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气魄,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语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品读诗歌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可以提升人的审美思维、审美能力,进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因此,尽管诗歌在初中教材中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在考试中占分的比值也不是很重,但我教得很认真,总希望学生也能陶醉于其中。
解读古诗,对话文本,是古诗教学的起点。
与散文不同,古代诗歌是有其独特的规定性的,对话文本,解读古诗,要从诗歌特质入手。诗歌的本质特征是内在的抒情性与外在韵律的结合。诗人的创作,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情与景、心与物构成了诗人创作活动的主客体关系。所以,体会物与景,体会心与情,是解读诗歌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入诗歌之“境”,领诗歌之“意”。
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寓“意”之“象”。《文心雕龙》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说明创作主体在构思时须对审美观照中的意趣、情志和浮现与脑际的外物形象相结合而成的审美意象进行加工。因此,品象,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步,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1、公共性意象
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钱林森在《中国文学在法国》一书中说:“中国古诗语言是由整个象征形象所组成的富于隐喻的语言,这种种的形象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想象和希望。”也就是说,我国古诗中的意象,大多都是公共性意象,是历史文化沉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规定和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领悟古诗中一些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对解读古诗非常重要。
例如李煜的《相见欢》(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的上阙用了多个意象写景——西楼、月、梧桐、深院。“西楼”多跟相思之情联系在一起,“月亮”在许多古诗中则是思乡的代名词,“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深院”则是已失去自由的词人的生活写照。如钩的残月,孤寂的西楼,词人形单影只的身影,透出的是那一份对家乡、对故土的无限思念;寂寞的梧桐,紧锁的深院,让这个秋天的夜晚更增清冷和凄凉。先人自古就有悲秋的情结,而在李煜的笔下,秋天的悲凉更加具体,更具艺术的穿透力。一弯残月映照着他的孑然一身,任凭西楼有多高,视线也难及他魂牵梦萦的“雕栏玉砌”,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了。下阙中暗含的核心意象“丝”,是绵长无绪的“思”的谐音,把词人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苦和思绪表现得更加凄婉动人。
可见,理解和体会古诗中这些常见意象的公共涵义,对体会诗歌的感情至关重要。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意象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约定俗成涵义的意象,如:“柳”是离愁别绪的象征,因为它不仅与“留”谐音,还因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客舍青青柳色新”、“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诗句中都弥漫着离别......余下全文>>
——例谈中国古代诗歌的解读
方睿
无需否认,作为教者,我更偏爱古代诗歌的教学。不仅因为自己对诗歌语言的那份凝练、情感表达的那种含蓄、意境营造的耐人寻味的一份迷恋,还因为诗歌中所渗透的精神和文化。品读古诗,犹如徜徉在一个丰富的世界里,感受美,感受真,感受力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木兰“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纯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气魄,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语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品读诗歌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可以提升人的审美思维、审美能力,进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因此,尽管诗歌在初中教材中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在考试中占分的比值也不是很重,但我教得很认真,总希望学生也能陶醉于其中。
解读古诗,对话文本,是古诗教学的起点。
与散文不同,古代诗歌是有其独特的规定性的,对话文本,解读古诗,要从诗歌特质入手。诗歌的本质特征是内在的抒情性与外在韵律的结合。诗人的创作,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情与景、心与物构成了诗人创作活动的主客体关系。所以,体会物与景,体会心与情,是解读诗歌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入诗歌之“境”,领诗歌之“意”。
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寓“意”之“象”。《文心雕龙》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说明创作主体在构思时须对审美观照中的意趣、情志和浮现与脑际的外物形象相结合而成的审美意象进行加工。因此,品象,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步,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1、公共性意象
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钱林森在《中国文学在法国》一书中说:“中国古诗语言是由整个象征形象所组成的富于隐喻的语言,这种种的形象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想象和希望。”也就是说,我国古诗中的意象,大多都是公共性意象,是历史文化沉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规定和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领悟古诗中一些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对解读古诗非常重要。
例如李煜的《相见欢》(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的上阙用了多个意象写景——西楼、月、梧桐、深院。“西楼”多跟相思之情联系在一起,“月亮”在许多古诗中则是思乡的代名词,“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深院”则是已失去自由的词人的生活写照。如钩的残月,孤寂的西楼,词人形单影只的身影,透出的是那一份对家乡、对故土的无限思念;寂寞的梧桐,紧锁的深院,让这个秋天的夜晚更增清冷和凄凉。先人自古就有悲秋的情结,而在李煜的笔下,秋天的悲凉更加具体,更具艺术的穿透力。一弯残月映照着他的孑然一身,任凭西楼有多高,视线也难及他魂牵梦萦的“雕栏玉砌”,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了。下阙中暗含的核心意象“丝”,是绵长无绪的“思”的谐音,把词人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苦和思绪表现得更加凄婉动人。
可见,理解和体会古诗中这些常见意象的公共涵义,对体会诗歌的感情至关重要。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意象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约定俗成涵义的意象,如:“柳”是离愁别绪的象征,因为它不仅与“留”谐音,还因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客舍青青柳色新”、“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诗句中都弥漫着离别......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